进入四季度,收益领先的机构为了保住排名,风格偏于谨慎。部分机构也开始研究明年的应对策略,并逐步开始布局。在此背景下,投资者的思维偏向防御,配置思路倾向于大消费领域。研究机构指出,在大消费细分领域中,医药行业的比较优势突出,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板块轮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比较优势突出

研究机构指出,今年生物医药行业指数涨幅超过50%,和同为大消费领域的家用电器持平,略高于食品饮料板块走势。从估值来看,生物医药当前的估值处于近10年估值区间中下位置,并且远低于近10年的估值中位数,在消费行业中具备较强的性价比。其次,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从2019年年中的基金持仓情况来看,剔除债基、指数基、医药相关主题基后医药生物占比处于近年相对低位的8.84%。

公募基金三季度整体医药持仓比例在12.37%,较前一季度上升1.32个百分点,剔除医药基金以后的持股比例约为9.31%,较前一季度上升1.29个百分点,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公募基金配置医药比重持续上升。拉长来看,目前基金持仓比例为2015年以来平均水平,但低于2013-2014年的中枢。也就是说基金对于医药股的关注度和配置都在提升,但是比例仍然较低。

从医药行业自身来看,随着医改的深入,各项政策已经落地或者全面铺开,政策的边际影响正在减弱。从"两票制"到"4+7带量采购",从核查药企会计信息质量到2019新版医保目录出台和医保谈判,市场对于医药行业政策已经有了足够的情绪免疫。国盛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在2019年Q1已经率先看到数据层面的"盈利底",Q2、Q3将会逐渐看到边际改善,而且医药行业作为刚需属性消费,具备长期的成长性,而大部分其他的行业可能在Q3左右再看到数据层面的盈利底。当前时点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值得关注。

关注板块轮动投资机会

近期,政策免疫力较强的部分龙头医药股表现突出。市场人士认为,在市场情绪转向防御,深度挖掘医药股的时候,医药公司有望轮番上涨,相关机会值得关注。

标的方面,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龙头是机构首推品种,比如延安首家上市公司延安必康。延安必康从最初的医药制造为主的地方药企,逐渐发展成为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并重的综合型集团,业务也逐渐向全国拓展。

从政策免疫角度来看,延安必康产品以OTC为主,处方药为辅,"4+7"带量采购向全国铺开对公司的影响有限。延安必康从2017年开始通过外延并购进军医药商业领域,逐渐构建和丰富自有的商业渠道和销售网络,"两票制"对公司的影响也在可控范围。

从研发角度来看,子公司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建立了一支稳定高效、创新进取的研发队伍以及在行业浸润多年、对行业发展有深刻认识的优秀管理团队。公司及子公司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陕西必康研发中心已被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同时,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西安交大必康药物研究院"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研发团队核心技术资源,提升公司在医药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水平。

从产品体系来看,陕西必康在医药研发制造领域,是目前国内制药行业拥有全剂型、品种数量最多的工业企业之一,产品涵盖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眼科、儿科、骨科、补益类、维生素类、抗过敏、抗感染、抗肿瘤、抗风湿、电解质等十多个常见医学临床用药类别的400多个品规。陕西必康及其子公司拥有片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软膏剂、煎膏剂、合剂、糖浆剂、搽剂、眼用制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灌肠剂、溶液剂、酊剂、大容量注射液、小容量注射液、中药饮片等产品剂型。同时,在山阳三期项目中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项目,积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工艺制法研究工作。此外,子公司西安康拜尔制药有限公司拥有24个药品批准文号,主打产品有"阿莫西林胶囊"、"甲芬那酸胶囊"、"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银翘解毒颗粒"、"心可宁胶囊"、等9个品种。参股的西安桑尼赛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在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研究领域走在前列。

综合来看,延安必康拥有丰富的产品品类和独有的研究优势,销售网络健全且想象空间大,有望在医药股风格切换的时候受到资金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