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13岁起为日军效力,起日本名字口语一流,真实身份却令人敬佩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人,此人名叫铃木三郎。看到这个名字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日本。但是大家想错了,这是一名中国人,而且还是一名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的抗日英雄。他的真实名字叫陈敏学。从十三岁开始便已经潜伏在了日军的司令部之中,充当一名翻译。他的主要工作便是给游击队员提供可靠的情报。13岁,这个年龄已经足以让人对他刮目相看了。

陈敏学出生在1929年的深圳,1939年日本军队入侵“深圳墟”一带。当时年仅十岁的陈敏学和其余四十多个孩子抓在一起,强迫学习日语。陈敏学人本来就聪明,再加上可能本来就对语言比较敏感,不过三年,日语就已经十分流利了。于是13岁的他便被日本人召进了司令部,为他们担任翻译工作,还为他起了铃木三郎这个日本名字。在1943年12月份的一个晚上,一个自称来自抗日游击队的神秘人物找到了陈敏学。

陈敏学知道了这人的身份之后很是高兴,游击队的大名他在司令部之中听到了不少,一直十分神往。现在听说这人说要自己的做卧底,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并且不断保证自己会尽快搜集情报并送出去。

第二年,在这里驻扎的日军部队经过了调整,原本负责这里的冈田部队被调离,陈敏学这个临时翻译也算是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陈敏学被日本人安排在了安东洋行,这里的基本组成人员都是日本的退役老兵,陈敏学的工作仍旧是翻译。到了安东洋行之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沙头角中队再一次找到他,希望他能够继续卧底工作,为组织提供情报。陈敏学又一次成了游击队的情报人员。但是陈敏学所做的事情还是引起了日军的注意,在连续好几次行动失败之后,日军终于将陈敏学抓了起来,送进了宪兵队的审讯室之中。

这里是很多中国人的噩梦,几乎很少有人完整的从里面出来。陈敏学一脸委屈的看着审讯官,直言若是不信自己的话可以直接杀掉,最终那名负责审讯的日本人还是将他放了。

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港九大队沙头角中队入驻沙头角,而陈敏学在这个时候跟着游击队员一同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个时候就算是游击队员们也才知道,陈敏学也是一个游击队员。他站在那些目瞪口呆的投降日军面前,用日语告诉他们:我是一名游击队员。尽管已经过去了几十年,陈敏学老人说起这件事情依旧带着一脸的骄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