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当政的过程中,国家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后世也称她的统治期间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主。

在武则天当政期间,确实是做了相当多的事情,并且大部分都对国家有益,在武则天所做的政治举措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2、广开言路,注意纳谏;3、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4、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这些举措明显可以看出对于国家是大有裨益的,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武则天也确实是一代明主。 但是也正如有些人评价武则天一生是功过参半,虽然在政治上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的举措,但是在当政的过程中手段确实也非常的狠毒,近乎于残忍,杀的人也实在是太多。

除了上述在政治上的英明举措之外,武则天重用酷吏实在是让当时的人们苦不堪言,任用酷吏实行高压政策,让当时做官的人人心惶惶,整个朝堂处于一种白色恐怖之中。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要实行酷吏政治呢?这和当时武则天所处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性要当皇帝,难度可想而知,比一般的男性当皇帝困难大的多,因此武则天实行酷吏政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势力。

当然了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徐敬业的叛乱。徐敬业是大唐开国功臣李勣的孙子,当初武则天对待李勣一家人是非常好的,但是这也架不住徐敬业看不惯武则天当政而发动了一场叛乱,这件事自然让武则天无法接受,我对你那么好,你现在还要背叛我。这也让武则天更加下定决心一定要查出所有想要背叛自己的人。在这两个原因的促使下,武则天就开始实行了酷吏政治。而实行了酷吏政治之后,就连武则天心中最大的倚重者,心目中的能臣狄仁杰也未能幸免,狄仁杰甚至还因为酷吏的诬陷而锒铛入狱,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为读者介绍。

首先为了查出有多少心怀不轨的人,武则天专门制定了一套检举制度,或者说是告密制度,这就和今天的检举箱是一样的,如果你想要告密,或者是想要检举谁,是要把告密信塞到这个检举箱里面就行了,而且还专门任用了一个官员来检查这些告密信,武则天当时奉行的政策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而且对于告密的人来说,不管最后是不是诬告,告密的人都是无罪的,这让当时的朝廷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这种毫无成本的诬告方式也让很多人受到了诬告,有的锒铛入狱,更有一大批人被杀。而当时的很多大臣都感觉自己朝不保夕,出门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进行个告别仪式,谁知道今天出去了还能不能回得来。那么有人说了,做官都做到这个份上了,辞职不做行不行?答案是不行,你原来官做的好好的,现在辞职不做了,你是什么意思?那下场会更惨。

可以说这套高密制度是毫无下限可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不鼓励奴才告主人,也不鼓励下级告上级,但是此时这一切都不适用了,你尽管告,不用担任何的风险。除了这套告密制度之外,武则天还重用酷吏。这些酷吏都是什么人?基本上都是市井无赖,都是社会上的地痞流氓二流子,这些人干正经事是一个都不行,但是要是让他们做为非作歹的事情,他们一个顶一百个,而且这些人各个心肠狠毒。但是此时武则天面对巨大的政治舆论环境,果断的启用了这些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来俊臣。

这些酷吏们的“办案”手段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连狄仁杰也未能幸免,而锒铛入狱。当时的狄仁杰那可不是一般人,当时官居宰相之职,而且是武则天心中最为信赖的大臣,而且也正是半年前,武则天亲自提拔狄仁杰为宰相,但是这场酷吏风波也让狄仁杰遭了灾,仅仅半年,第一次出任宰相的狄仁杰竟然就变成了阶下囚,而让狄仁杰成为阶下囚的,正是半年前提拔自己做宰相的武则天。短短半年,狄仁杰的遭遇可谓是大起大落,冰火两重天。

那么狄仁杰为什么会锒铛入狱,这自然和酷吏的诬陷分不开。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的内容是什么?是谋反。试想一下,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就是怕有人谋反,而来俊臣诬告的事情也正是皇帝最害怕的,一诬告一个准。就这样,狄仁杰作为武周王朝武则天最信赖的大臣竟然在这种高压的政策黑暗中也未能幸免,锒铛入狱。虽然最后是有惊无险,狄仁杰平安出狱,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政治的可怕和残酷,作为当朝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除异己是势在必行的,即使是自己亲手提拔出来的人,只要是你有任何问题,作为统治着也会毫不犹豫的整治你,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武则天的做法,大家都怎么看呢?欢迎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