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商务合作日益增加,除了会英语之外,还能熟练运用其他小语种的人才缺口日益增大,小语种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

“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短缺也使得国内教育缺口现象更为明显,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的2000+新增学科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小语种等成为重点新增专业。

公开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有53种官方语言,但截至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招生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语言。

教育部重点建设小语种 补足“一带一路”热潮下第二外语人才缺口

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匈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纷纷落地……小语种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这给许多中国企业快速开拓国际市场造成了严重困扰。

沪江网校通过调研发现,英语优异的人可以涉足许多领域,但具备2种以上外语语言能力的人群可以进入一些非常专业而且有趣的领域,比如说航空领域、奢侈品领域、珠宝领域、金融领域等等。一些大型的中国企业在为了新方案招募员工时,并不满足招聘只会英语的求职者。

除了应试考试、求职目的之外,其实多语种学习人群也有着多样化的学习目的。譬如有的用户就因为喜欢一首外语歌,然后才想学这门外语。有的用户因为感觉会几国语言的人特别牛,然后就特别想学这门外语课程……基于日益个性化的多语种学习目的新趋势,已举办八届的沪江语博会,今年主题就定为“语”众不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