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序雨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1992年北京,随着一声拍卖槌敲击音的落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幕就此拉开,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拍卖,那一场拍卖,共计拍得艺术品总价300多万元。
25年后的2017年,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总值已近640亿元。
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改革开放容纳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从计划经济的凭票消费到现金消费,再到如今移动支付,变化的不仅仅是支付手段,更是消费的方式和结构,如今的中国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物质消费领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或深或浅的参与进了精神文化消费领域,千家万户墙壁上悬挂的绘画便是佐证,哪怕此幅绘画来自于南方某地的机器大规模生产。
而在这其中,艺术品消费,更是精神领域消费的金字塔尖,一件件“天价”艺术品的拍出,一次次的刷新着世人的观念和想象空间。
根据2019胡润百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艺术品百富榜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虽然延续了今年来下降颓势,但仍旧保持在年成交563亿元的市场总额,并且传统水墨书画日益日渐成为拍卖市场中的宠儿,传统书画在所有艺术拍卖品种占比61%,遥遥领先于油画36%的市场份额。
拍卖占据艺术品交易的绝对份额,从时间节点上划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从1992年到2003年为初期的探索与发展阶段;从2004年到2008年为快速增长阶段;从2009年至2012年顶峰阶段,也是从此开始进入了分化与整合阶段,具备投资价值的真正艺术品开始被市场所热衷,而价值低下的艺术品逐渐降温;而2013年至今,市场渐渐恢复到了理智与反思阶段。
不可否认,艺术品投资与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的说法人尽皆知,高端净值人群更加具有购买和投资艺术品的需求,这不仅仅是精神需求,更是身份与品位的外在表达,国内王健林、马云、王中军等企业家更是在近年来斥重金购买艺术品,从印象派的梵高、莫奈,到民国时期的黄宾虹,再到草间弥生,艺术品塔尖顶级作品,近年来不断刷新着拍卖市场的神经。
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始于1992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交易,两者仅仅相差一年的时间,与证券市场颇为巧合的是,艺术品拍卖市场大约也是在2011至2015年前后站上了历史最高位,最近几年一直延续缓慢下行的趋势。
但是两者的不同点是,艺术拍卖市场虽然整体规模在逐渐震荡下行,但头部空间却在始终不断的增大,也就是说,市场牺牲掉了部分体量,却赢得了质量。
这其中的原因,有整体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因素,有高净值人群增多的因素,也有民众艺术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的原因,而这所有的原因背后,都是民众收入以及投资、购买艺术品意愿的增强。
参考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路径,当民众收入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将迎来良好的发展环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艺术品作为一种具有投资属性的商品,具有其他投资标的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例如世界上没有两件相同的艺术品,这种异它性决定了艺术品具有独一无二的保值和增值功能,但由于相当多数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上述的保值增值功能势必会在那些“真正”的艺术品上才能够发挥而出,也就是投资势必会向艺术品的头部塔尖聚集。
几乎所有的保值增值商品,都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尤其是在市场发展和规则并不十分成熟完善的国内市场,因此长时间内鱼龙混杂,将贻贝卖出珍珠价格的情况屡见不鲜,但同时可以十分清晰的预见,未来艺术品投资领域一定会像所有成熟发展的市场一样,渐渐回归理性和它应有的价值。
国外曾有学者(Baumol)对1650-1965近30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得出普通艺术品的收益率仅在0.2%左右,与同期的国债与银行存款收入相比,投资艺术品完全称不上“高明”的决定,但是艺术品的头部区域,却保持了5%-35%甚至更高的收益。
因此可见,只有那些真正具备投资价值的艺术品,才能够成为保值增值的工具,而能否将手中的艺术品卖出最高价格,考验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还有市场的环境和收藏者耐心等等诸多因素,例如当年作品送都送不出去的黄宾虹,几十年后将一幅留作后世的《黄山汤口》卖出了3.45亿的“天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