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著名男艺人高以翔在浙江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突然倒地被送到医院,经过抢救未能挽回生命。11月27日,节目组官方对外宣称,高以翔死因系心源性猝死。

高以翔猝死,每年54万国人心源性猝死,十分钟未除颤95%会死

这是近几年又一起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公众人物“心源性猝死”事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披露,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SCD)的人数估计为54.4万人。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对于心源性猝死的定义还有争议,但相对受到认可的是,心源性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非预料死亡,表现为症状出现短期内发生的突发意识丧失及循环、呼吸骤停。

死因多为心律失常,包括由心肌梗死造成的猝死,但不含如卒中、肺栓塞、大动脉破裂和药物或酒精中毒等原因导致的猝死。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一个多病因、多危险因素疾病,是65岁以下成年人最常见死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中心社区防治部的范国辉和张林峰曾在2015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文章称,心源性猝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

一方面由于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迅速增长,使得人群中心脏病或潜在心脏病患者的比例扩大,SCD的发病风险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大多为之前未被诊断过心脏疾病,也未达到高风险标准的“健康人”,使得防控变得更难。

中国的心源性猝死发病率如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曾在2005-2006年对东中西部四个城市超过67万人随访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共发生了2983例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共284例。该研究由此推断,中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10万。

此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男性的SCD发生率为44.6/10万,女性则为39/10万。

这是中国对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情况所做的第一个全国性研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2018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沿用了这一研究的结果并估计,中国每年发生的心源性猝死达54.4万例。

我国SCD发病率虽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40/10万至90/10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SCD致死人数也多。据估计,在美国SCD每年可造成18万至40万的死亡,占冠心病死亡的一半。

80%的患者在猝死前至少一小时出现过预警症状

已证实的SCD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冠心病家族史等。

北京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新超有关《心脏性猝死与危险因素的防治》研究中表明,男性猝死的发生率是女性的2-3倍,且多发与一年中的冬春季。猝死最常见的预警症状为胸痛和呼吸困难,约有一半的患者在猝死前4周有预警症状。80%的患者在猝死前至少一小时出现过预警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心病科主任医师张明海也曾向媒体表示,心源性猝死一般会经历不明显的症状期,身体会发出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或加重等信号,但这些信号容易被人忽视。

北京急救中心官网信息显示,一旦发生猝死,唯一且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第一时间心肺复苏。将患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跪在患者一侧,清理其口腔内呕吐物、痰液等异物,打开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医生到来前,持续进行抢救。

张明海还提醒说,约9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都有基础性疾病,所以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原有疾病。此外,预防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比如戒烟、防止超重肥胖等。

北京军区总医院老年病学副主任医师王军曾向媒体解释说,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一般都会有先兆症状。虽然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但冠心病是最主要的原因,约20%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

我国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

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柳叶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心脏性猝死的人数每年约55万,每日至少1500人心脏骤停,位居全球之冠。但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获救。在美国很多城市,这个数字可以达到15%。

急救有“白金10分钟”提法,因为猝死发生后,有效施救时间非常短暂,绝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是心室颤动导致的心跳骤停引起的,之后,心室无法有效泵出血液到动脉和外周循环系统,造成身体缺氧,不超过10分钟,生命的时间窗就会关上。

上海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曾提示,心脏性猝死的急救主要靠两个办法:一个是心外按压,一个是除颤。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病人抢救成功率很低,其原因一是病人心跳停止以后,几乎没有人上去按压;二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我国的使用还很不普遍。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中文全名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跳骤停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出现心室颤动,要挽救他们的生命,就需要除颤器给予救命“一击”。

高以翔猝死,每年54万国人心源性猝死,十分钟未除颤95%会死

当使用者打开AED开关按钮,就会有清晰的语音提示。使用者根据提示,将电极片贴在患者右胸上部和左胸下部,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只有当患者处于室颤的情况下,AED才会“建议除颤”。

范国辉和张林峰介绍,在无心肺复苏(CPR)和进行CPR下SCD患者的生还率分别为每分钟减少7%~10%和3%~4%;如10分钟内未进行除颤,95%的患者会死亡。我国的急救反应时间平均为16.5分钟,有些地区甚至超过30分钟,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

建议全社会普及AED自动除颤器

近几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曾提出推动公众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器、提升院外心搏骤停急救能力的提案,国家卫健委答复表示,已开展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管理应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和商业运作等渠道加强AED配置。积极探索城市公共场所配置和推广AED试点工作。

以上海为例,2015年,上海市红十字会系统启动试点设置AED项目,至2018年初已经在机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设置AED800余台。

高以翔猝死,每年54万国人心源性猝死,十分钟未除颤95%会死

至2018年初,上海已经在机场、体育场等公共场所设置AED800余台。

近期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也明确要求,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采写:南都记者吴斌 实习生马一潇 发自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