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桂林山水甲天下
但你知道吗?
曾经郭沫若到武夷山进行考察访问时
对武夷山的美景赞不绝口
当场就题下了这么一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虽说可能略有“夸大”的嫌疑
也可窥见部分武夷山的魅力

在国人眼中
武夷山除了秀美壮阔的山水之外
它还是大名鼎鼎的大红袍产地
是茶走向国际的出发点
清康熙三年
茶就是从武夷山漂洋到英国
成为了风靡世界的珍贵饮品

喝茶
对中国人来说可是个雅事
特别是在武夷山地区
你走进每一户人家
几乎都能见到一套完备的茶具
有客上门,泡上一壶茶
是最基本的礼仪

我们都喝过茶
但是茶其实还有很多种“玩法”
比如说:你喝过有图案的茶吗?
今天
李子璇和张晓谦就要带大家去见一位
隐藏于市井中的“高人”——章志峰
他可是能在茶汤上做出画的!

茶汤上作画的技术名为“茶百戏”
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
其特点就是仅用茶和水
就能在茶汤中显现出文字和图案
李子璇和张晓谦看到成品后
都忍不住“上手”亲自体验一下
茶汤上作画的感觉

猜猜这是谁的“大作”?
(提示很明显吧)

“茶百戏”始见于唐代,兴于宋代
连宋徽宗都大力推崇
他不仅撰《大观茶论》论述点茶、分茶
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
许多文人如陶谷、陆游、李清照、
也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
陆游就曾在《临安春雨初霁》中
描述了分茶的情景: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我们熟知的日本抹茶
其实就是由茶百戏的基础点茶法演变而来
从宋代传到日本之后
它的核心方法和工具
都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
可惜的是,中国的茶百戏
从元代后,分茶就逐渐衰落
清代后至今再未见分茶的详细文献记载

直到2009年
武夷山茶文化人章志峰
经过系统研究后
恢复了这一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重绽溢彩的茶百戏重新闯入人们视野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复刻这项技术的过程并不容易
没有原料
就从研膏茶开始制作茶饼原料
不知道具体的点茶程序
就从古籍中恢复整理出16道点茶程序
加上去日本“取经”
才让茶百戏成功地再现于世人眼前
目前茶百戏已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你来到了福建武夷山
一定不要错过这种
以茶为画布、以清水为颜料
在气体上作画的技术
正所谓:研膏化细乳,清水幻丹青
不同颜色的茶汤做出的画
感觉也很不一样哦
有机会亲自动手试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武夷山
这个回归自然的心灵休憩所
云海、九曲溪、古名居……
如果现在的你厌倦了城市喧嚣
特别想来一场远离纷扰的世外桃源之旅
不要犹豫,来吧!

东南卫视今晚21:20
《最美旅拍》
李子璇和张晓谦带你感受
不一样的武夷山水!

Thank you for reading.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