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县驻村工作队扎实工作、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做出了积极努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各驻村工作队工作推进情况,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系列报道——《驻村进行时》。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天星乡寒峰村

去认识一下驻村第一书记陈洪森

从机关干部到扶贫一线,陈洪森始终坚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年徒步走访村民近5000公里,完善民情日志体系,开创管理云平台,听民声、记民情、知民意,为村里决胜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努力。 清晨

大山深处的天星乡寒峰村在第一书记陈洪森的脚步声中唤醒,他和村支两委带着医生,又一次前往二社村民冉晏平家中。

为何?

冉晏平外孙的右手意外烧伤,陈洪森便带人前去探望检查。 说起冉晏平

他今年50岁,遭受婚姻变故后常年酗酒,驻村以来,陈洪森一趟一趟的登门劝导,终于让老冉放下酒瓶,拾起信心,开始新生活。

在陈洪森的帮助下,冉晏平发展起山羊养殖,现在他的山羊从最初的5只发展到10余只,日子越过越有希望。

寒峰村村民 冉晏平

他在我心目中 是我们贫困农民的一个领头人 一个最亲的人

村里基础条件差、贫困户缺乏主导产业、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思考之后,他决定,先从走访这一最基础、最实在的方面下功夫。

寒峰村第一书记 陈洪森

我们想通过精细化的走访 精准的收集每一户的问题

然后把问题集中梳理后进行研判

研判之后 

通过找一些适合本地的产业

来解决产业问题

同时也是解决内生动力的问题

让老百姓看到致富的希望

寒峰村说小不小,足有7.04平方公里,村里共有69户245名贫困群众。因为山大坡陡,老百姓居住分散,要想挨家挨户走上一趟,谈何容易。

但陈洪森就是用水滴石穿的功夫,家家户户走了个遍,努力访民情、听民声、记民愿、知民意、解民情,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他记录民情的日志就达到厚厚的两大本。 掌握村里的情况后

陈洪森又挨家挨户上门,为贫困户规划脱贫产业,并多方对接龙头企业,抓住发展良机。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2018年,寒峰村成功发展订单中药材230亩、辣椒160亩。

根据群众意愿,还巩固发展生猪、肉牛、蜜蜂等传统产业,产业覆盖率达52%,群众参与度提升近2倍。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

他还发挥特长,为寒峰村开发出名为“不冷寒峰”的民情管理云平台,工作人员走访各家各户后,通过手机端就能及时更新民情信息,PC端则提供数据的维护、查询、统计等功能,实现村情、民情一站录入,智能分析,扫码展示,村务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相关福利政策也能够更精准、全面地落实到每个需要的家庭。

眼下,陈洪森的民情管理云平台正在巫溪陆续推广,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誓言,赢得村里人的认可。

寒峰村支部书记 冉隆光

才来的时候 我对他印象不大 因为他很年轻

反而怕他给我带来些麻烦

然而现在我觉得

好像离了他 工作还不知怎么来开展

今年10月,陈洪森驻村一整年,寒峰村整体工作由全乡倒数第一提升至顺数第一,在巫溪县2018年上半年脱贫攻坚考核中,寒峰村取得深度贫困村第一、考核组第一的好成绩,陈洪森也被评为“德润巴渝”人物

寒峰村第一书记 陈洪森

通过开展这种走访 能够拉近与贫困户之间的距离

也能够发现贫困户的困难和问题

那么接下来

我们想通过走访

把工作思路和贫困户的需求更好的结合起来

以此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