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盈若缺 来源/圣布鲁诺的风

  法律读库编者按语

  戏剧治疗就是运用戏剧(排演) 手段来达到一定的身心治疗目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将古希腊悲剧的功能界定为对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净化或宣泄(Catharsis),这可以看作是戏剧治疗的一 个理论渊源。戏剧活动对于演出者和观看者都有不同的净化和宣泄作用。本文作者是旅居美国的戏剧治疗师,她在加州圣昆汀监狱招募囚犯,进行戏剧治疗的实践。法律读库播发了她的四篇札记,今天是第五篇。

  → 1.走过忧伤 | 圣昆汀监狱戏剧治疗札记

  →2.【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走过忧伤 | 圣昆汀监狱戏剧治疗札记

  →3.【报复、控制还是融合?】圣昆汀监狱戏剧治疗札记

  →4.她是旅居美国的戏剧治疗师,她在监狱招募囚犯一起演绎莎翁的名剧

  无法选择的出身,

  把他推向囚徒困境,

  即便有机会可以走出洞口,

  也只会因为先天条件的限制,

  再度被逼回囚室。

  犯罪从来都不只是个人问题,

  它是个人与社会的裂痕。

  只有教育得到了解放,

  不再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

  裂痕才有可能得到缩小,

  到达祥和的彼岸。

  1

  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中有个称作“4”的故事颇有意思。讲的是一群囚徒被锁住颈项困于洞穴,终日只能面对洞壁,无法回头。经年累月,当世间万物通过光影投射在洞壁上时,囚徒们便认定所见的影像即为实物。直到某日,其中的一名囚徒挣脱桎梏,走到洞口,希望亲眼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在洞口被强烈的阳光刺痛双眼,致使真实的世界在他眼前反倒成了虚幻。于是,他不知所措,万般无奈返回洞穴,并在痛苦中了度余身。

  表面上,柏拉图是想通过这则寓言告诉世人:真理固难求,但若就此放弃,那真理就永远成了彼岸之花,可期不可求。然而,谁又能断定何为真理,何为虚无?当习以为常的事物被理所当然地认作真理,又有多少人会放弃此岸,追求未知的彼岸呢?即便上下求索,到达了彼岸,那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孤独感以及对所谓真理的不确定性,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呢?

  2

  之所以提及这个寓言,是因为囚犯爱德蒙(出于保护隐私考虑,本文所涉所有姓名均为化名)。在报名参加莎剧工作坊的所有囚犯中,他是最先引起我注意的一个。卷曲的短发,褐色的眼睛,丰厚的嘴唇,拉丁裔及非裔血统的混杂,令他无论从五官还是从肤色上看,都透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独特感。然而,最让爱德蒙显得与众不同的是,他很少说话。每次排练,他都会在没有自己戏份的场次,登上房间里唯一的一把木制扶梯,居高临下洞察全场。

  “我能上来吗?有一段戏手戏,想和你讨论一下情绪的收放以及节奏的控制。”我找了个借口,希望可以坐到他身边,和他单独聊聊。

  “当然。”他挪了挪身体,给我留出一些空间。

  “你是因为什么缘故进来的?”聊完表演,我话锋一转,单刀直入切入他的个人经历。

  “黑帮。”他简短地回答。

  “黑帮?”我有些震惊。爱德蒙的身型,既不高大也不威猛,与我想象中的黑帮成员膀阔腰圆的总体印象有着很大的出入。很难想象,这样的体型,何以加入黑帮,又何以在帮中立足。于是,爱德蒙淡然一笑,给我讲了以下的故事。

  3

  八十年代初,爱德蒙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黑人单亲家庭。母亲14岁就做了单身妈妈,生下了爱德蒙的大哥。此后,她接连怀孕,到了28岁的时候,已是9位孩子的母亲了,却对大多孩子的父亲是谁一无所知。没有工作的她,终日买醉,全然不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以致爱德蒙和他的兄弟姐妹饥寒交迫,挣扎在果腹的边缘。13岁那年,爱德蒙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份为黑帮跑腿的小差事。因为干得不错,不久便被黑帮老大看中,正式纳入麾下,做了黑帮小弟。“自此以后,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忆起往事,爱德蒙不咸不淡,仿佛是在讲述他人的故事。“我再也没有饿过一顿肚子,很多时候,我还会在路过原来的那个家时,带些吃的回去分给弟妹。到了19岁的时候,我非但可以帮老大分忧,做些一般小弟做不来的事,还交上了女朋友,一位既漂亮身材又好的拉丁裔姑娘。可没过多久,我却因为她进了监狱。”原来,在一次帮派聚会中,爱德蒙的女友被其帮里的一位兄弟看中,争锋吃醋中,年轻气盛的爱德蒙话不投机,一枪击中了对方的左腿。对方忍着剧痛开枪还击,最终因激战过猛引来警察,被双双逮了个正着。

  4

  入狱后,爱德蒙的世界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虽然狱内的生活没有之前在帮会的时候那样多姿多彩,但稳定的三餐供应外加规律的作息制度,却给了爱德蒙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感。而狱内开设的各种补习班,更是为爱德蒙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有能力学习,且这么喜欢学习。”在之后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几乎从未上过学的爱德蒙进步迅猛,一路从最基础的小学课程修到了涉猎较广的高中领域。

  “出狱当天,望着高墙外的万里晴空,我觉得自己重生了,以为以后的路会有所不同。”说到这,爱德蒙顿了顿,扭头望向了窗外。可惜,命运之神并没有让爱德蒙就此一帆风顺。前帮会成员的身份,让爱德蒙在求职时四处碰壁、频遭冷眼,没有雇主愿意承担风险去招收一名与黑帮有关联的人。万般无奈下,心灰意冷的爱德蒙找到了原帮会老大,重新加入了那个也许是这个世界唯一欢迎他且包容他的集体。“当时的我真的很困惑。都说黑帮和监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何我却可以在那里安身立命?而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却让我感受不到一丝丝的温暖?”我注意到,在述说人生最低谷的那段岁月时,爱德蒙的眼睛一直注视着窗外,仿佛一碧如洗的天空,有着他想要的答案。

  “所以你这次重新入狱,还是因为黑帮?”我问。

  “是的,说来可悲。帮里的一个兄弟捅了个大搂子,需要有人去警方扛罪,我便向老大主动请缨。兄弟们都觉得我够义气,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就是想回到监狱。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能过上自己最向往的生活。”

  “最向往的生活?在监狱?”我不解。

  “嗯,我是因为主动帮人顶罪才入的狱,所以算是个英雄人物,不但在狱中受人尊敬,也没有人敢轻易惹我。这样我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过着在刀尖上讨生活的日子。加上监狱里三餐有保障,不用为生计发愁,心里就特别安定,可以好好静下心来学东西。所以这次“二进宫”,我不但把大学的课程都修了,还学了计算机编程。这样明年出狱,工作应该会好找许多。”说到这里,爱德蒙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5

  应该说,爱德蒙是不幸的。无法选择的出身,把他推向囚徒困境,即便有机会可以走出洞口,也只会因为先天条件的限制,再度被逼回囚室。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当他发现知识也许可以帮他改变命运时,他选择了择机把握。或许,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最想传达的是他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渴望。毕竟,犯罪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它是个人与社会的裂痕。只有教育得到了解放,不再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裂痕才有可能得到缩小,到达祥和的彼岸。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