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医联体后,牵头医院的专科医生1年至少4次对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服务。

河南岸市场“三角区”整治后。

河南岸市场“三角区”整治前

近日,惠城区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会议精神,听取改革工作落实情况汇报,讨论审议有关改革事项,谋划和部署惠城区下一阶段工作。

党员责任岗

入选惠州市“十佳改革案例”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5年来,惠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 “上接顶层设计,下推基层创新”为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部署的改革任务和举措,扎实推进全区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审议通过并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任务,在司法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改革等诸多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连续4年党政正职工作考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都获得绿牌奖励,基层党建的强村固组模式等改革工作得到 《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肯定推广,党员责任岗改革工作今年入选惠州市“十佳改革案例”,这些成效有力地传播了改革好声音,充分激发了改革正能量,推动了惠城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95%

过去5年,惠城区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截至今年3月底,该区共29个区直部门341个事项 (217个行政许可事项、124个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区网上办事大厅,其中335项在线申办,占比98.2%。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理率100%,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95%,镇(街道)、村(居)网上办事站实现100%覆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制度,行政审批事项从154项削减到126项,审批效率大幅度提高,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市推广,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体现惠州改革实践中的惠城担当。

“红黄牌”警示

多项重点项目在黄牌发出之前完成任务

为推动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特别是重要工作、重点项目落实和重大事件处置(下称“三重”工作)的落实,在一线工作中发现干部、培养干部、爱护干部,惠城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在“三重”工作实施“黄红牌”警示机制的意见》。

警示对象为负责或参与“三重”工作的干部(或工作人员),重点为各级单位相关责任人。警示范围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三重”工作。受到黄牌警示的个人,按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作出处理。受到黄牌警示的个人,采取函询、提醒谈话等处理,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和工作任务,经查实的可予以解除黄牌警示。

受到红牌警示的个人,作出书面检讨,取消其当年度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同时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处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章和有关法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黄红牌的下发,引起了相关项目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对日常工作起到了督促和推动作用。此外,“黄红牌”意见的实施对其他重点项目也起到了警示和督促的作用,如恩歌源项目、隆生大桥人民路、新寮北路、新岸路东延段、高布路等项目都在黄牌发出之前完成任务,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医联体

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惠城区卫计局自2017年6月起推进全区医联体建设工作,2017年11月起重点推进以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与横沥镇中心卫生院、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建设工作。目标是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探索适合该区实际的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和保障。

医联体建设的服务内涵,确定以“1+1+1”和“2+3+4”2种工作模式,即1个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个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的“1+1+1”签约模式。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1周至少2次对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1个月至少3次对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三级医院专科医生1年至少4次对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2+3+4”服务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此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如建立牵头医院院长负责制管理架构,不断加强医联体内部运营管理,截至今年10月15日,牵头医院接收桥东2名医生进修学习;23人到牵头医院接受专项培训10场;牵头医院派出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415人次,到医联体单位开展不同形式培训和专项指导共计61场次;下派专科医生16名进行长期帮扶;派出主治以上医师1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人),定期坐诊43次。

医联体建设工作还注重补短板提质量,建立了区域影像诊断中心所有报告均由牵头医院影像医生诊断、审核双签后发放,使医联体影像检查质量同质化;建立了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实现医联体资源共享、降低基层成本投入、提升消毒供应质量,达到同质化,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区域检验中心正在建设中,该中心建成后,除基础项目外集中检验,统一质控标准,减少基层医院设备投入,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网格化管理

建智慧城管网格化平台提升基层问题处理效率

为探索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的法治化、精细化、智慧化和社会化水平,2018年6月,市城管办联合惠城区政府、中国电信公司在河南岸街道启动 “智慧城管网格化融合试点工作”。此项工作打破 “多网并行”“各自为政”的现状,统一建立基层“一张网”,在原有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管人”“管房”的基础上,融合市数字城管平台的“管事”“管物”功能,将数字城管平台各市直行业部门人员和处置权限下放到基层,在街道指挥中心的统筹协调下,由村(社区)统一指挥调度,力争将大部分城市和社会管理问题解决在基层或萌芽状态。

试点期间,河南岸街道将辖区14个村(社区)统一划分为14个治理网格,并细化至73个责任网格。各网格按照“一格八员”的模式配备了233名网格员,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

平台在纵向上村 (社区)、街道、区、市四级联网,由村(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由城管、环卫、园林、市政、公安等市直行业部门的班/组长担任副网格长。网格长负责统筹协调、统一指挥,副网络长负责督促其单位入格网格员按系统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处理其职能范围事项。试点工作以前,这类问题,村(社区)只能向上汇报反映,如今处置主体变为村(社区),则可以直接统筹有关部门进行处置,提高了村(社区)的问题处理速度,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在横向上,居民可以上报综治维稳、城市管理、便民服务、违法犯罪、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家庭医生等各类信息。各相关部门可以在统一的大平台上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形成“多网合一”“一网多格”的格局。

该平台启动以来,收到了“呼应了群众诉求,改观了街道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的良好成效。截至10月21日,河南岸街道网格平台共收集事件总数4159宗,其中村(社区)上报至平台888宗,市平台下派事件3271宗,村(社区)自行解决事件691宗,结案率达77.82%。

未来工作

重点解决好五大突出问题

东时记者获悉,今年惠城区认真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改革决策部署,基本都已对应出台相关改革政策。下来,惠城区将统筹推进,抓好关键性、基础性改革落地生根,紧扣改革的“中梗阻”问题,围绕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好五大突出问题,把抓落实、见成效摆在更重要位置,带动各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是提升行政办事提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广网上行政审批,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措施;二是征地拆迁标准化,针对征地拆迁难度大的问题,探索建立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制度措施,完善征地拆迁政策标准体系;三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积极探索科学管理城市的新方法、新机制,重点制定符合惠城实际的城管队伍管理制度和有效解决流动商贩等问题的工作机制;四是村企合作透明化,在土地、资金、产权等方面深化改革,建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利益保障机制;五是基层党建重心下移,形成“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干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来源:东江时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