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但他的名字却流传了千年。虽然不是青史流芳,但至少秦桧没有被后世忘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大清官,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是个大功臣,完全有资本彪炳史册的。但到了今天,他的名气完全比不上秦桧,甚至和西门庆比都十分“逊色”。某种角度来看,这似乎有些不公平。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大清官,曾经在我们的小学教科书中出现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位治水能手,没错他就是西门豹。看清楚了,是西门豹不是西门庆。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担任邺令一职。根据相关的历史记载来看,这个邺大抵是今天河北临漳县一带。邺地处魏国的东部边界,那里人烟稀少,土地多荒芜。毕竟是边塞之地,经济肯定好不到哪儿去,而且那里的人还十分迷信。
西门豹到了邺以后,满目的萧条让他决心在那里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西门豹立志要改变邺的现状,大力发展经济造福那里的人民,这样才不辱使命不负魏文侯的重托。西门豹到了邺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邺地年纪大的人聚集起来,从他们口中了解一些民生情况。
邺地的老者见了西门豹,起初吞吞吐吐,但后来还是一股脑把多年来的苦恼都吐了出来。多年以来,邺地的百姓可是被给河伯(河神)娶媳妇这事儿害苦了。当地的三老、廷掾和女巫勾结,打着为河伯娶媳妇的名义到处搜刮民脂民膏。
那是个遥远的迷信的年代,上层统治者尚且不乏许多迷信鬼神者,更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了。再加上当局者和女巫的宣传,说是不给河伯娶媳妇,河伯就会发怒大水淹了邺地。百姓为了生存活命,也只好顺着三老、廷掾和女巫的意愿办。
但是给河伯娶媳妇不是一锤子买卖,是每年都要娶一个。不仅给河伯娶的媳妇要从百姓人家选出,娶媳妇的花费也得老百姓掏腰包。每年给河伯办婚事,从老百姓那里收的钱有一百万之多,但实际上花费的也就二三十万。剩下的钱三老、廷掾和女巫,这些特权阶级就分了拿回自己的家了。
女巫负责从老百姓家为河伯挑选媳妇,被选中的女子虽然在结婚那天很是风光,但却要被活活淹死在河水中。如花的年纪还没有完全的绽放,就这样在强权的干涉下凋零了。每年给河伯娶媳妇是邺地的一大盛事,但也是一大悲哀。为了避免自己的姑娘成为牺牲品,那些家中有漂亮女子的人家便偷偷地逃到外地去了。所以,邺地的人越来越少。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西门豹并没有立马义愤填膺大骂一通,而是很平和地跟那些老者说:到了河伯娶妻那天,别忘了也喊上他去送送那女子。到了河伯结婚那天,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到了河边,西门豹也去了现场。婚礼开始前,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过来,我看看漂亮不漂亮。
西门豹话刚落地,就有人扶着一位漂亮的女子走了过来。西门豹看了后说,这女子不漂亮,河伯肯定不高兴。于是喊来了女巫说,让女巫去给河伯禀报一声,改日再挑选漂亮的送过去。说完,西门豹就命人将那位七十多岁的女巫抬起来扔进了河里。说实在的,七十多岁了还故弄玄虚当什么专家坑害老百姓,扔河里淹死也是活该。
过了一会儿不见女巫回报,于是西门豹又命人将女巫的一个徒弟扔进了河里。如此扔了三个徒弟进河,也不见有人回禀消息,后来西门豹又命人把三老扔进了河里去给河伯说明情况。这时邺地的官吏十分恐惧,急忙跪在地上磕头请罪,额头上血都磕了出来。这时西门豹看了看现场的环境,昔日的热闹非凡如今变得尴尬而紧张。
当时邺地的官吏和老百姓都非常惊恐,最后西门豹还不忘幽默,说河伯要留客吃饭,让大家先解散回家了。从那以后邺地的人再没有人敢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儿。剔除了邺地的这一顽疾,之后西门豹便带领邺地的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水渠,使邺地的农田旱可浇涝可排。在西门豹的治理下,邺地逐渐富裕强盛了起来。
西门豹身处东周王朝的末期,那个年代当官靠的不是能力而是手段。西门豹由于没给上头送钱,所以上级官员经常在魏文侯那儿说西门豹的坏话。魏文侯听了,后来决定亲自去邺地视察。魏文侯来到邺地,西门豹向他展示了什么叫“寓兵于农、藏粮于民”和“诚信于民”。
西门豹不仅带领邺地的百姓走向了富裕,而且在魏文侯视察完以后,还带领邺地的男人攻打燕国夺回了许多失地。但即便如此,魏文侯还是不能完全摆脱奸佞的蛊惑,后来还是要夺了西门豹的印信免了他的邺令一职。但都被西门豹巧妙地化解了。
西门豹无疑是两千多年前的难得的清官,但这位大清官却在历史上有些冷门,尽管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小学教科书,但今日还记得西门豹的估计不是太多,这便成了一种新的悲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