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存钱以后还是没钱?

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储蓄金额超过1万元。这其实是一个很矛盾的事实,一方面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国民储蓄率由高居世界第一。明明知道往银行存钱不能保值,大家为什么还要把钱存进银行呢?

这样的做法,主要是出于预防风险的考虑,即所谓的“预防性储蓄”。未来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而未来的收入也不一定稳定,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定的储蓄,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开支。存钱,更多的是出于防范风险而非投资增值的考虑。

但如果以为钱存在银行里很安全,那就大错特错了!拿到这点零头利息并不代表你赚了,准确来说,有可能是亏死了!因为:

负利率时代,利息赶不上通胀

从钱本身的属性来看,是有时间价值的,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往前走,钱的购买能力是会不断下降的,这也就是常说的货币贬值,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毕竟大家都会感觉到东西越来越贵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说到存钱,大家首先想到的事把钱存到银行里,虽然会有利息,但要注意的是,银行给的那点利息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据统计,2016年末的平均利率是1.93%,而2017年的CPI同比上涨2.5%。也就是说,假如你在2016年存了10万块钱,在当时这10万块钱能够买到一辆汽车,但是你选择将10万块钱存到银行,一年后本息共计101930元,然而汽车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02500元,你的钱已经不足以买一辆汽车了。

10万元存在银行,不仅没有升值,反而贬值了570元,很好地说明了这570元随着一年的时间消失掉了,这也就充分的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钱的购买能力会下降。

存的是钱,失去的是“钱生钱”的机会

在你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存到银行的时候,那些有眼光、懂理财懂投资的人已经把这些钱拿去钱生钱了,可能是买房子、可能是炒股买基金、可能是买P2P、可能是实体创业、网店、朝阳产业……

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而成功的原因之一,很大概率是时间正好:刚好正值壮年,精力旺盛创事业;刚好踩在风口上,顺势起飞……

所以说,赚钱的事不能等,机会来了就要抓住,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尤其是我们的时间成本。所以千万不能把钱都放银行,不然亏的只是自己。

只知道存钱却不知道理财

只知道存钱却不知道让“钱生钱”,这就是个严重的理财问题了。可以说,过去很多人都会把钱存银行,现在经过多年的财商教育,已经有很多人愿意用钱买入余额宝、零钱宝等货币基金。相比于纯粹的存银行,买货币基金算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理财方式了。

但是问题还会存在,这是因为中国其实一直处于一种负利率的状态中——就是无论你是存银行还是买货币基金,都是一种收益水平不高的状态,但货币的购买力却在不断地下降,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的财富却在实际的缩水当中。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并没有很好的给自己财富加杠杆的机会。从加杠杆的意义来说,买房可以说是中国人少有的能够用少量资金加大杠杆的机会,如果合理地利用加杠杆的机会,完全有可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甚至财富翻倍,但前提就是不能保守,再加上合理的杠杆。

小储的话:

喜欢存钱,是因为存钱能够带给自己安全感,而且看着银行卡里的余额逐渐往上涨会有自己更有满足感。有一部分人“存钱”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很富有,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陷入“越存钱越穷”的死循环之中。让钱躺着享受复利,坐等积累财富,走向人生巅峰在当下已经非常难了,适时的转变自己的观念,在京储街多学一些理财的知识才是财富自由路上的第一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