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崆峒区团委、崆峒区妇联、崆峒区文联、崆峒区教育局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平凉分院、广成学校承办的“大手牵小手”共度记者节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媒介素养教育基校观摩活动”在平凉举行。中国网、兰州晚报、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新传媒在线网、平凉在线网、平凉微电视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少年新闻学院副院长张震方在广成学校报告厅举行了少儿媒介素养讲座,观摩了“中国小记者在课堂”系列活动的成果,为“中国小记者”,在记者节活动中免费颁发中国小记者证及装备。

讲座中,张震方问到,“你上网吗?玩网络游戏吗?”张震方的这一提问,200多名名同学举手的占大部分。张震方用信息海洋里的鱼儿来比喻媒介素养教育。他说,现在信息是海洋,面对这一现象,孩子们就好比一条信息海洋中的鱼。如何让青少年在成长中认识、解读广博的媒体信息,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信息的海洋是广阔美丽的,但“暗礁”“风暴”“冰山”“鲨鱼”也混杂其中,张震方说,每一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游泳”。

广成学校教务主任马正武在致辞中讲到,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积极运用新媒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认识、使用大众传播资源,更好地适应当今媒介环境的实际,提升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实效,开展了一系列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社会实践”,搭建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构建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格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之后,与会人员,观看了由甘肃天翼航空带来的科技进校园无人机表演,只见空中的无人机“砰”地一声,两条横幅标语“大手牵小手共度第十九个记者节”,“新闻路上中国小记者与您同行”从天而下,全场立即沸腾起来了。

据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15日,是经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人民大学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的一所对全国少年儿童进行新闻普及教育的学校。平凉分院成立于2017年6月26日,拥有独立的办公、教育场地,多功能厅、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专职教职人员12人,拥有占地500亩的拓展实训基地。一年来平凉分院为平凉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注入活力。(马来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