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谈判中,美国方面突然提出一个要求:是否可以见见咋华川水库指挥战斗的中国军队指挥官。“狂暴作战”开始后不久,随着志愿军的撤退,美军陆战1师接近了华川水库。

美韩联军进占汉城后,又发起了“狂暴作战”。


“狂暴作战”开始后不久,随着志愿军的撤退,美军陆战1师接近了华川水库。为了能攻占华川水库,李奇微亲自批准陆战1师7团、外加一个特种兵连突袭华川水库。

驻守在水库的志愿军是39军115师344团,当美军袭击部队到达水库边,乘坐橡皮舟渡水库的时候,被志愿军发现立即遭到了猛烈的射击。美军留在北岸的两个连也同时遭到志愿军的反击。美陆战1师1营奉命强渡水库,但是他们找了一整天都没有找到他们认为合适的渡口,断崖上全是中国军队坚固的阵地。

就在美7团袭击水库的同时,为其掩护的3团开始向通往水库方向的一个高地进行猛烈攻击。坚守在这个高地上的是344团的一个连,连长赵志立。这场战斗打得昏天黑地,美军陆战1师3团连续以一个营的兵力一次次地进攻,每一次都被打了下去。为了夺取这个阵地,美军用了四天时间,伤亡了400多人,始终无法拿下这个小高地。


战斗的残酷和志愿军的顽强令美军万分震惊,使他们牢牢地记住了华川水库边上的这个小小高地。

以至于一年后,朝鲜战争进入谈判阶段。在谈判中,美国方面突然提出一个要求:是否可以见见咋华川水库指挥战斗的中国军队指挥官。美国人要“看看这个死硬的中国军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于是,344团1连长赵志立被打扮了起来,新军装、新鞋。为了表明中国军队的军官不是美国人说的那种“粗暴的家伙”,还特地为赵志立准备了一个公文包和一副眼镜,把他打扮成了一副文绉绉的样子。在政治部门交给他许多的历史知识后,赵志立来到了板门店。


面对美国记者,问题的核心是,美方不相信在华川水库那边那个小山头上阻击美军的仅仅是一个连,因为进攻的是美军最精锐部队的一个营。记者们说赵志立起码是个营长,中国人在说谎。

于是,赵志立详细地回忆了华川水库战斗的全部经过,甚至为证明战斗是自己指挥的,他还详细地叙述了那个小山头的地形地貌。

记者们似乎对这位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官的仪表表示出更大的兴趣。

于是,赵志立,一个中国军队中普通连长的名字和照片刊登在了西方国家的报纸上,报纸称他为“东方直布罗陀战斗的胜利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