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根本上来讲,蒋介石这位中国总统,三军统帅,他的局限性在于:始终没有从军人和封建地主的纠缠中摆脱出来,有这些人的阻挠,完成不了根本性的改革。在主权上,蒋介石的想法,和中国大陆政权,可是说出奇的一致。

综合评价一下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他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人物,没有之一。作为中国的最高统帅,自然也谋划过中将来要走的道路,尤其是在日本侵华期间,他写了一本叫做《中国命运》的书,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的筹划。
1928年,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又统帅三军,可谓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可是他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国民党内部叛乱,反对军阀的混乱,苏维埃政权的发展,都是他要处理的问题。
一直到1931年,日本开始入侵东北,蒋介石才万不得已,停止对中共的围剿,一直到1937年,国共两党才达成协议,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
在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要牵制日本的大部分军队,人员的配置、军队的给养成为他最难解决的问题。然而美国的代表史迪威,不断地向其施加压力,希望国民党军队能够更加主动一点,重新组建军队,加大力度打击日本。
可是史迪威想象不到,蒋介石已经开始为以后谋划,他知道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和中共之间,肯定会有一场政权之争,必须保存大量的军队、武器装备,对付中国共产党。
在这样的想法趋势之下,蒋介石甚至提出,让美国把战争的重点,偏向于日本人,少一点放在德国。在这样的主动之下,蒋介石才从美国获得更多的武器装备、后勤援助。
一场抗日战争,让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之一,和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并列的政治人物。与此同时,蒋介石还是联合国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争取到常任理事国的位置。
丘吉尔甚至对其作出高度的评价:蒋介石在美国人的严重,是世界的一支主要力量,也是新亚洲的头号人物。
可是万般遗憾的是,蒋介石是中国的统治者,可是他并不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人。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事情和蒋介石的预料差不多,国共两党在争夺日本占领区的政权上,反动了内战。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民党军队还有300万人,在美国支持的炮舰、飞机的帮助下,国民党很快就占领三分之一的日占区主权。当时中共,只有100万人,武器装备落后,士兵大部分都是群众。
为了能够完成,国民党统一中国的决策,蒋介石毅然发动了内战,三年之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切都占据优势的蒋介石,竟然败北了。
蒋介石不得不像一个难民一样,退守台湾。
来到台湾之后,蒋介石励精图治,又发展了200万的军队,企图日后能回到大陆。可是悲催的是,蒋介石的表现,让美国大失所望,占尽了优势,最终竟然以失败告终,让美国对这个失败者,也失去了兴趣。
失去了美国的援助,蒋介石只能自力更生,在台湾期间,他在经济上作为远远超过政治上成绩。蒋介石反对台湾民众自治的想法,积极进行入地改革,为台湾拉来大量的投资,让台湾成为日本之外,亚洲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蒋经国接手台湾政治之后,彻底清除蒋介石迂腐的老部下,把蒋介石“反gong大陆”的梦想束之于高阁之上。
1972年,美国正式与中国建交,中国夺回安理会成员国资格,台湾的特使被驱逐出联合国,在国际上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
一直到1975年,蒋介石因心脏病去世之前,他都还是以中华民国总统的头衔自居。甚至把光复大陆,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更让人敬重的是,他坚持一个中国,谁敢提议台湾独立,蒋介石必杀之。
在主权上,蒋介石的想法,和中国大陆政权,可是说出奇的一致。
从根本上来讲,蒋介石这位中国总统,三军统帅,他的局限性在于:始终没有从军人和封建地主的纠缠中摆脱出来,有这些人的阻挠,完成不了根本性的改革。
与之相反的是,共产党彻底的摒弃了过去,很快的就找到了争取的发展反向,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将中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其实蒋介石的一生,功劳也好,过失也好,他对中国命运的影响,不能盖棺而论,争议之大,无出其右。
你说他是大独裁者,这也不准确,他缺乏独裁者的工具,你说他的民主斗士,可是种种行为拉看,就算他有这样的愿望,他没有机会施展抱负。
小编认为,对于蒋介石这个人物,不能单从一个失败者去研究,我首先把他当成一个中国人,一个简简单单的蒋先生去看待,在结合他为人处世所在的背景,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了解这个人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