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匹马来自武威,已经2000多岁

武威的名字来自于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败匈奴,为显示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汉武帝在原休屠王领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

2017年7月航拍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公园

2018年7月拍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公园

2018年1月拍于甘肃博物馆

武威,在二千年前既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曾经是中国第三大城市,也一度是西北的军政、经济 文化中心。有“五凉古都”、“河西都会”之称。

它位于甘肃省中部,扼守河西走廊的东大门,是天下粮仓,有“金张掖,银武威”的美誉,强大的匈奴以此为生息之地,成为威胁中原的主要力量。即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政权,也不得不以忍辱负重实施大臣娄敬的和亲策略,来维持政权的稳固。直到汉武帝时期,日益壮大的汉朝大军在霍去病的率领下不仅击败了匈奴,打通了河西走廊,开通了丝绸之路,同时设置“四郡两关”,大量的中原百姓被移民至此,带来了中原文化,也稳固了江山。

历史上的武威郡并不是现在城市所在位置,《后汉书·光武帝记》唐李贤在注释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武威郡自古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极其重视之地,过金城兰州翻过乌鞘岭入古浪峡到凉州就是一马平川的堆积平原。大量中原手艺人的进入,加上地处古丝路东端最后一城,这里汇集了中西方、多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这里有重大考古发现,有稀世珍宝出土,都不足为奇。

雷台之谜

武威市城北二公里,有一处高高的土台,台高8.5米,南北长106米,东西宽60余米。土台之上是二进院落的明清风格建筑,这里是河西走廊著名的道教胜地雷台观,因正殿供奉雷祖而得名,而雷台则因为雷台观而得名。据碑文记载:“雷台观之设历年久远无可考证,唯查大明天顺年间,冰雹伤禾,敕建重修,培助风脉”。

地处一马平川上的武威城突然出现这么一处高台不仅是醒目,还有许多让人猜测的迷。因为,修建雷台观没必要修建这么大的土台。

大跃进深挖洞挖出的国宝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为了防止苏联放原子弹,全国上下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深挖洞,广积粮”运动,运动刮到武威当然不能落后。那个时候的武威只是个很小的县城,地貌为堆积平原,想挖个洞谈何容易,但是不挖又没法交差,于是大家想到了城北的这处高台,最适合掏洞。

就这样,1969年9月,一队革命群众拿着锹镐奔向雷台,一座震惊考古界的东汉时期墓葬被发现,除了大量的金银随葬品,最令人惊叹的是99件铜车马武士仪仗俑。

今天,雷台已经辟为公园,除了文物保护的职责,还有一个普及文物保护的工作。走进公园,圆形的喷泉中间高高的纪念碑上就是出土于武威雷台的铜奔马。

在它的后面是按照1:16比例复制的铜车甬阵广场,再现了墓葬时铜奔马仪阵的壮观。

武威郡灿烂历史

武威郡历史悠久,但是过去仅仅停留在后人的史料和诗文中,随着雷台汉墓的发现,让这座丝绸之路上的最老古郡一下子有了活生生的实物依据。

武威,从此不再是沉寂的武威;雷台,从此也不再是仅供求雨的道台。改写历史的最有力证据,铜奔马,一下把雷台推向了汉文明的时代,使雷台罩上了浓浓的汉文化的光环。

汉武帝,武威,雷台,天马,这四个具像开始活了起来,活成了“汉文化”这道大餐中的四道佳肴。那场为争夺天马而起的战争影子,又在武威的荒野上由远而近,撕杀而来,上万将士的血一路流淌,映红了整个河西走廊。血泊中,天马从西域踏风而来,在武威定格成了历史的瞬间。

走进汉墓,触摸每一块砖的智慧

距离墓道入口2米处是一口井,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这口井并不是垂直,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

古墓里的古井有何作用呢?导游介绍说,墓室主人在墓道中凿井,寓意着富有和尊贵。我的感觉有些牵强!

这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墓,墓道长20米,墓门上方砌出 3米多高的照壁。墓室长19米,宽10米,高4.5米,包括甬道和前、中、后3室。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3个主室皆作 顶,顶部正中嵌方砖一块,有彩绘的莲花藻井;四壁用粉、墨涂绘花纹图案。甬道为拱券顶,耳室为四角攒尖顶。因遭多次扰乱,所葬人数不详。幸运的是,虽经盗掘,墓葬中依然出土了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钱币近3万枚。

雷台汉墓是“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墓室之间的券门高不过米,进出必须要低头哈腰才能移动。

墓室顶端呈拱形,由序列整齐的砖块堆砌而成,砖石之间未用任何粘剂,全靠力学的作用相互支撑。汉墓历经地震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每一块砖都凝聚着二千年前古人高超的智慧。

主墓室的后侧耳室就是出土铜车马俑的地方,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其中以排在第一位的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为了再现当时耳室内的场景,里面的铜车马俑均为复制,真品现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

天马的故园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冷兵器时代,马就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基础。为得到宝马良驹,汉武帝不惜通过战争进行争夺。

据《汉书》载,西汉武帝为了远征匈奴,开拓疆土,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兵西域,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1000匹威武高大的大宛马来到武威,武帝非常爱惜,赐名为“天马”。据传说,这种马流的汗为红色,像鲜血一样,所以人称“汗血马”。武威因“凉州畜牧甲天下”成了良马的交易、繁殖基地。后人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说。因此,在武威出土“天马行空”的铜奔马,并非偶然。

目睹国宝真身

没看到铜奔马的真身不甘心,为了给爱马的情节画上完美的圆圈,我三去甘肃博物馆,终于一睹铜奔马的雄姿。

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于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是风神,天马却足踏龙雀,显示了它一跃千里,风驰电掣的速度。其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艺术构思,给人带来无穷遐想。它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世界青铜艺术的极品。

面对这匹马,面对两千年前的无名之作,著名书法家、画马大师徐悲鸿不得不否定了自己一生所画的马,“我画了数以千计的马,但没有一幅使自己感到满意的行空马。”面对这匹马,最让西方的艺术家们大跌眼镜。被誉为雕刻大师的多那太罗塑造的格太梅拉达骑马像,出现在比铜奔马晚一千多年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当时被誉为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伟大作品。大师想让勇士所骑的大马前蹄离开地面,但又无法解决平衡问题,就在腾跃而起的马前蹄下,垫了一个圆球。这与铜奔马相比,简直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而西方另一表现天马行空的手法,是给马画上两支翅膀。但中国人则用一只马蹄轻踏飞燕,就解决了一切想象与设计的难题,以及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问题。

铜奔马之伯乐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古人的感慨。而武威铜奔马能被慧眼之人发现并成为国宝,他就是郭沫若。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西哈努克亲王视察兰州,当他在在甘肃省博物馆第一次见到铜奔马时,立即被深深的吸引了,他从各个角度反复咂摸,不断的赞叹,连声说“太好了,太美了,真有气魄。” “我到过很多国家,看到过很多马的雕像和骑士骑马雕像,那些雕像最古的也只有几百年,从未见过超过一千年以上的。而我们的祖先却在将近两千年前就制造出这样生动绝妙的铜像,无论从艺术构思的巧妙,工艺技术水平的高超,还是从结构力学角度来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回京后他立即起草报告请示周总理,调这批文物进京参展,从此,铜奔马以其自身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上的无数双眼睛。他还给铜奔马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马踏飞燕”。

展示中华灿烂文化,名扬世界

自1973年以来,国家先后在美、英、法、日本、瑞典、墨西哥、奥地利、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展出出土文物,都以铜奔马为代表,制作巨幅海报。在伦敦展出时,英报称:“铜奔马已成了一颗吸引人的名星。”英国观众说,铜奔马“简直是艺术作品中的最高峰”。一时出现了“四海盛赞铜奔马”的热潮。就连它的复制品和说明书,国内外人士也争先恐后购买。诗人臧克家在观看了铜奔马后,颇为惊叹,即兴作《踏燕迎风铜奔马》,称铜奔马“是条神龙,以世界为场所,飞奔绝尘,引人注目,博得喝彩。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它是优美的艺术杰作,它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它为社会主义大放异彩”。

1985年,国家旅游局将铜奔马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从此,铜奔马的形象被世界各地来华游客所熟知。在中国399个城市中如果你看到铜奔马与地球、长城组合成的雕塑标志,那么这个城市一定是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城市。

2002年1月,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全国有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出,其中就有甘肃省武威出土的这匹铜奔马。

遇见亦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