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

淮上人家

昨天重看了上影老电影《51号兵站》,有场戏是仲星火等客串的那帮小特务,搜查“小老大”货物。其中有个一闪而过的特务(抑或鬼子,实在太快了)镜头,心中不禁一喜,那不是李镛吗?李镛是位被人遗忘的老演员,没人写过他。4年前,我曾在新浪博客贴过几张他演出的电影角色剧照,算是简要回顾,哈。那时候,有位上海某大报副刊部专门写影人的资深娱记,光临小博与我聊天。我曾发图片、向他请教过两位老演员生平情况,一是东影时期的老演员王利夫,他说是叶琳琅的爱人张辉;一个就是李镛,他不作声没回答。这里,我绝无贬低专业人之意,因为无人全知,专业者不知道某演员也很正常。只是说,很少有人关注配角类绿叶演员,以致一大批不知名老演员,连片言只语的介绍都没有,对于真心喜欢老电影老演员的影迷们来说,实在是件遗憾事。

《铁道游击队》(中)

《小白旗的风波》

今天聊几句李镛,我旨在抛砖引玉,希冀高手解惑,这是真心话。比如他具体生平,后来到底啥原因走上绝路的等等。目前为止,我只晓得李镛早年是山东济南中学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因家里给他定亲,有了老婆孩子,而辍学踏入了社会谋生。从影之前,他是华东大学文工团演员,跟冯笑、于明德、曹铎那批后来都转业为上影演员是战友。从资历角度讲,比冯笑那些人要老,他是文工团最早演员之一,演过《白毛女》黄世仁等角色,有一定知名度。据我看到的影片,他在上影厂期间大约演过10部左右电影,全是小配角或龙套类角色。比如《鸡毛信》《铁道游击队》《不能走那条路》《小白旗的风波》等片客串类的民兵、游击队员、老农、老社员之类无名无姓角色。《椰林曲》中演一个游击队员,也只有修录音机的镜头,哈。

《红色的种子》

《洞萧横吹》

有几部我还是有印象的。如影片《红色的种子》儿子被抓壮丁,忍声吞气、委屈求全;地下党“秦怡”发动群众抗税时,以为跟官府作对,那是鸡蛋碰石头,劝阻大伙参加,不吃眼前亏,性格逆来顺受、胆小怕事的农村大爷。《湖上的斗争》既在负伤情况下坚持战斗,又心中向往找到大部队,撤离湖上斗争;队员“凌云”叛变后,警惕性较高,马上建议“张军长”转移地方的游击队员。《大浪淘沙》面对林岚这个政客薛健白,先是面容阴沉,眼神游离不定,装作为难,闻听经费全出,立马笑逐颜开,爽快答应共同搜捕共产党员,醉翁之意在于“孔方兄”、几个镜头变色龙式的长沙军校教育长。《洞萧横吹》坏村长“仲星火”蛊惑下,跟于冲那帮老演员一起,对复员军人“张子良”办的典型社又怨又恼、怪话连篇,不信任组织,有时还造谣中伤的“黑社”社员等。

《不能走那条路》

印象比较深的是《林则徐》中的两广总督邓廷桢。赵丹神采威秀、顾盼风生上任,以晚辈之礼与之相见时,他白胡须一捻,谦恭中略显长者风范,笑脸相迎;陪同赵丹视察广州风情,闻听秦怡等群众吐真言,稍显不悦神色,看到鸦片鬼时,则是一脸无奈中透着尴尬;视察炮台,预见前途“逆风多于顺风”,忧虑中显露明哲保身,奉劝林则徐激流勇退;调往福建,惆怅张望,与林则徐分别,满嘴胡子颤抖,哆嗦的手轻拍对方肩膀,默默无言,情真意切。这是我个人感觉中,他戏份最多也是演得最好的角色,既有林则徐的知己和合作者一面,也有老谋深算、明哲保身的另一面,演出了角色的心态和神情。

《大浪淘沙》

《椰林曲》

50年代末,李镛离开上影调到安徽,先在安徽话剧团,演过《兵临城下》胡高参等话剧角色,后在安徽电影制片厂工作,影片《大浪淘沙》中的教育长,就是那时候应珠影邀请演的角色。文革中受到迫害,跳楼自尽。虽然不知道他具体走上绝路的原因和具体出生时间,但肯定属于英年早逝,可惜了。

《湖上的斗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