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华药海》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话说这生老病死,真真乃人之常情。

     可是,面对生命的消长,我们总会不停地追问,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寿命?

     是琅琅星辰?是神灵古怪?还是冥冥中我们未曾发现的,其他什么?

     对此,我们的古人自有一番思量。

     他们认为,维系我们生命的,乃是一股阳气。

     什么是阳气?它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切莫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而怀疑它的科学性。严格来说,这阳气的概念,是古人质朴、形象、整体思维方式的体现,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产物。

      有了阳气,我的生命,就生生不息。没有了阳气,生命也就戛然而止。

       对于这一点,祖国传统医学特别用“阳虚证”来进行概括和解读。

      什么是阳虚证?这就是怕冷,四肢发凉、精神萎靡,喜欢躺在床上,浑身没力气,也没有精神头。看小便,往往清长。看大便,往往稀薄。看面色,往往苍白。看舌头,往往舌质淡胖。看看脉象,往往微细,沉迟无力。

      看官,这光景,便是阳虚证了。

      当然,如果仔细辨别,这阳虚证,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症候。你来看——

     心阳虚,往往心悸怔忡、心胸闷痛、唇舌发青发紫。

     肺阳虚,往往咳喘无力,痰液稀薄,胸闷气短,说话的声音低微。

     脾阳虚,患者往往腹痛绵绵,吃得少,肚子胀,大便稀薄,身体略有浮肿。

     肝阳虚,患者往往两胁闷痛,头晕眼花,胆怯,容易惊慌失措,更甚者手足颤动。

    肾阳虚,患者往往腰膝冷痛、黎明时分拉稀,阳痿,女子不孕。

    胃阳虚,这类人往往胃部冷痛,不耐寒凉之物,喜温喜按,吃的不多却腹胀,甚至吐清水。

      而所有这些,往往也带这一组共同的特征,这就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倦卧嗜睡,面色晄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象沉迟无力。这是共同的表现。

      那么,面对阳虚的状态,我们怎么应对呢?

      古往今来,中华先民们总结出不少的方剂。但是在这里,本订阅号偏偏不说。因为一旦介绍成方,就引来做广告的嫌疑。这显然是费力不讨好的。

      我们今天偏说一个单方、验方,乃是当代医家的临床所得。它对于改善阳虚证,是非常有帮助的。组方如下——

      准备新鲜生姜1000克,蜂蜜100克。先将生姜去皮之后榨成汁,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来煮,使得生姜的水分蒸发大部分之后,慢慢加入蜂蜜,然后搅动均匀。最后放冷,入瓶,放入冰箱。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用1到2小匙即可。注意,热盛和阴虚内热者绝对不能用此法。

      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的拟制者,乃是武汉名医万仁全先生。此方,刊载于多部中医专著中。我们择选自《亲献民间验方与特色疗法》。此法对于阳虚证,证见四肢关节冷痛、屈伸不利、寒性胃脘痛和寒性痛经患者,十分有益。

      这里面主要应用的,就是生姜。可以说,用生姜来补阳气,是十分讨巧的办法。现在,咱们看看生姜这味药。

       生姜,最初载于《本草经集注》。但是它最早的出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里面,生姜和干姜是不分的。只是到了《本草经集注》里面,生姜才被单独提出来。此药性味辛温,入肺经、胃经和脾经。由于它辛温,故而可以升阳散寒,又因为入脾胃经,所以可以升脾阳和胃阳,因此对于提振中阳之气,至关重要。

       然而,这提振脾胃之阳,对于提振一身阳气来说,又是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其阳气的充足,可以增进气血生化之源,用于濡养周身。脾主四肢和肌肉。脾阳升,则四肢得以温煦。脾胃阳气足,则一身气血足。脾阳定生死,胃阳断寿夭,正是此理。同时,脾胃之阳,可以增进运化之功,使得水谷精微源源不断滋养肾阳。故而可以起到温补先天元阳的作用。这脾阳和胃阳,作为一身阳气的两根支柱,我们牢牢稳住一个,就有希望稳住全局。

       所以说,用生姜和蜂蜜来温煦中焦阳气,对阳虚证患者来说,是值得尝试的办法。尤其是脾胃虚寒,四肢发凉酸痛乏力者,更加适合。对此,验案是有明确记载的。

       总而言之,妙用生姜,可以大补一身阳气。这是当代医家的临床心得,同时也经得起中医理论的推敲。你说是不是好办法?

       末了,再把方法赘述一遍:准备新鲜生姜1000克,蜂蜜100克。先将生姜去皮之后榨成汁,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来煮,使得生姜的水分蒸发大部分之后,慢慢加入蜂蜜,然后搅动均匀。最后放冷,入瓶,放入冰箱。每天早晨和中午各服用1到2小匙即可。注意,热盛和阴虚内热者绝对不能用此法。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作者文君然个人微信公众号:jnym2016,国家级健康管理师,两性医学、中医养生学研究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