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一:16岁男孩被巨大肿物堵住气管腔,右医附院呼吸内科医生群策群力妙手解危机!

新年伊始,右医附院呼吸内科接诊了一位气管内患有巨大肿物的患者,肿块几乎占满了整个气管腔。该肿块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已严重影响患者最基本的生命供氧需要,若肿物继续增大,患者极易出现窒息的情况,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12月26日,在家属的陪同下,患者去了昆明某医院门诊就诊,在持续吸氧的条件下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呼吸内科镜下患者气管内的纤维瘤肿物)

12月31日,报告显示“气管下段及隆突部见富含血管的肿物生长致管腔明显狭窄”,当地医生表示只有切除气管内的肿物,才能改变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但是肿物的位置贴近大血管,手术存在很大的风险,行腔内手术极易发生大出血而窒息死亡,当地医院不敢贸然进行手术。经介绍得知右医附院呼吸内科对于治疗该病例有丰富的经验,随后患者及家人来到呼吸内科寻诊。经过呼吸科医生们的全方位检查,及术前充分精密的准备,罗维贵主任带领下的团队为患者制定了措施严密的手术治疗方案。由于肿物的体积较大,且血运丰富,表面充血水肿,瘤体有较多血供,手术过程中极易出现大出血、窒息的风险,罗维贵主任决定将整个气管肿物摘除手术分二次进行。

1月5日第一次手术,经过术前周密的术前准并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历经3个小时艰苦奋战,罗维贵医生和他的团队铲除了肿物整体,减轻患者呼吸负担,病情得到了控制。

(1月5日第一次手术)

1月9日进行气道修复术的第二次手术。镜下可见肿物根部连接大血管,浸润气管后壁深层,极易大出血,手术不慎也极其容易造成气管食管瘘。肿物根部也意味着越来越贴近血管壁,手术风险增大。罗维贵主任以及他的团队,顶着巨大的压力,险境行刀,精心细作,团队默契配合,顺利完成了气道修复的二次手术。

(1月9日第二次手术)

经过二次手术治疗,在全体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配合下,该肿物被彻底铲除,全程未出现窒息、大出血、气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将肿物送至病理科进行活检,确诊为炎症良性纤维瘤。手术效果极佳,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渡过了危险期。气管内的堵塞感消失了,呼吸也顺畅舒适如初。

1月16日,经过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3月2日,患者及其父母亲给呼吸内科送来了锦旗,感谢呼吸内科团队给他第二次生命。长期以来,呼吸内科以“优质服务,技术强科”为科室发展宗旨,努力让患者“清新舒畅呼吸一生”为目标,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不论是市外省外的患者,还是本乡本土的病人,都纷纷称赞他们的精湛医术,颂扬他们的医德医风,一面面挂在墙上的锦旗是见证,一件件医护人员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深深烙印在广大患者的心里,为医院赢来了满庭芬芳。

锦旗二:80岁阿姨辗转多家医院未果,右医附院呼吸内科再显神通造福一方百姓!

2月19日,呼吸内科接收到了一位外院转来的80岁女性患者。腾阿姨在转来时诊断为“重症肺炎、脑梗死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并且带着气管切开套管,无法自主咳痰,血氧饱和度很低,生命体征不平稳,经气切套管可吸出大量浓痰。

据了解,腾阿姨此前曾辗转南宁市多家三甲医院,想要寻求拔管治疗。但她的病情一直未稳定,还伴有营养不良,呼吸道分泌物多,呼吸不稳定等临床症状,若以上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旦贸然拔管,病人就有可能出现窒息,甚至死亡。由于腾阿姨的拔管风险高,所以在南宁市多家医院一直无法成功进行拔除气切套管手术。辗转多家医院,却一直求助无果,在绝望之际,她听说了同乡人在右医附院成功拔管的案例,便慕名前往右医附院呼吸内科进行拔管手术。

(拔管前)

刚入院时,腾阿姨痰量特别大,每隔五到十分钟,就需要行气切套管内吸痰。但是由于当时负压吸引器无法满足运行需要,医护人员只能换成原始的机器,采用人工动力来保证患者气道通畅。因长期住院,患者还出现了多重耐药感染,这为后续的治疗、护理大大增加了难度。

病人如此棘手,但以罗维贵主任为负责人的呼吸内科医护团队却没有轻言放弃。罗主任时不时地就到病房观察腾阿姨的病情变化,耐心地对其病情进行分析,缓解她的焦虑情绪,根据其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不断调整抗菌药物,并多次为腾阿姨进行床边纤支镜下吸痰。在呼吸内科医护团队的齐心协力下,腾阿姨的病情明显好转,感染得到良好控制,痰量也慢慢减少。3月9日,腾阿姨气管切开半堵管成功,意识逐渐稳定,呼吸顺畅,痰液也减少。3月12日,腾阿姨又顺利进行全堵后可自主排痰。

(堵管)

3月17,罗维贵主任和罗梅银代理护长亲自对腾阿姨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决定给她拔除气管切开套管。

(拔管)

(拔管后)

拔除气切套管后,腾阿姨恢复良好。康复后的腾阿姨和其家人始终心怀感恩,3月27日出院时,特意给呼吸内科医生和护士们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金杯银杯比不上人民的口碑”,每面锦旗都是馈赠医务人员的无价奖杯。锦旗虽小,却分量不轻。锦旗的背后,饱含着患者对呼吸内科全体医务人员的真挚情感,是患者对呼吸内科每一位医务人员一点一滴付出的认可、信任和赞许!

图/呼吸内科

文、编辑/黄延俊、宾珏霞

审核/张明

主编:李俊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