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些画曾是古老东方文化的“明信片”,记载了真实的街头巷尾与流年碎影

每日8点,文化早餐点击拾文化关注/置顶公众号

情感|新知|文化|生活|抟物馆

对于很多人来说,外销画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

明万历年间,中国宫廷里出现了以郎世宁为首的欧洲画师,创造出艺术性极强的清代宫廷绘画

在草野之中,中国士大夫推崇的仍是八大山人、石涛等人的文人山水画。

而从18世纪开始,在唯一通商口岸的广州,出现了一帮默默无名的民间画匠,因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和材料绘制,又反流到国外市场,这些画被后人称为“外销画”。

这些外销画如同今天的明信片一样,被销售给来中国做生意或旅行的外国人,远播世界各地,成为了西方人了解这个神秘东方国度的重要媒介之一

从内容看,这些外销画多是表现中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以及日常生活。另外,表现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的作品也比较常见,如耕织、采茶、养蚕,及家具、瓷器生产。

作为工艺品,外销画的异域神韵极大地满足了西人的好奇;作为绘画的载体,在摄影技术尚未发明之前,那些鲜亮的图景,多角度地描绘了中国的人文风俗,比如各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小贩在街上售卖各种食物、日用品……

这些清代生活的真实片段,通过外销画记录下来,是难得的历史图录,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价值、文献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对于研究清史、清代民间生活史甚至中国美术史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19世纪40年代,随着摄影术进入中国并广泛推广,兴盛了一百多年的外销画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些堪称“中国风物的手绘照片”的外销画被当时来中国的各国游客带走,庋藏于西方各国,现藏于欧美、日本及港澳的众多艺术馆、博物馆,被视为收藏珍品,而在中国美术界和学术界,外销画及其画师却一直被忽视,在中国的博物馆里也罕有收藏。

外销画的价值有待深掘,其特殊的艺术贡献和历史意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作为一个读者,《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传统文化和民族韵味的熏染与洗礼。

在出版物高度同质化的今天,能有一本这样有趣有料、可读可赏的书,是读书人的幸运。

这是一本可以打开历史记忆、可以触摸到时光肌理的书,品读中,好像那些慢悠悠的时光从未走远,仿佛在耳边,依然萦绕着一声声悠长的吆喝和叫卖声……

这本《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是由140多幅外销画为主体、将原版文字翻刻、配以极简译文加适当注释构成的。

曾经的外销画,是向西方展示古老东方文化的一面镜子。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外销画,现在又成为了我们可以了解那些逝去的光阴的最好媒介,因为它具有直观写实的特点,较大程度地保持了时代的风味。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画作,真正表现了街头巷尾,是琐琐碎碎的生活。就如推荐语写的那样“那些与我们不告而别的生活就这样与我们不期而遇了”。

确实,我们对于过往,对于历史的了解,往往缺少一些带着生活温度的渠道。或许生活才是能够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生动、最有趣层面的载体。

读着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清代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节选版”,小商小贩、小手艺人、衣食住行、民风民俗,都在这本书里,不但是一场视觉的饕餮,也是对古人生活智慧和态度的一次重温,也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味的致敬与寻找。

一本好书,除了能给人带来阅读的新鲜感和收获感之外,还应该能让读者打开思绪,积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并且能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回味悠长。

尽管这本《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相对离我们的生活较远,但有些职业依旧存在,依旧会让人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眼巴巴地在村头等着卖麻花的小贩带来的那股油香味;会让人们想起,奶奶笑呵呵地拿着攒下的鸡蛋,给小辈们换几个冰棍,那配料简单的冰棍,清算了所有的夏天……

那些日子就像是在昨天,所以说,这本书也满足了大家的怀旧心绪,在那些流年碎影中,找寻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最初的快乐

就像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结尾那一声“黑芝麻糊喂……”总是让我念念不忘,每当想起来,都会觉得很温暖。

愿能以微弱的力量为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略尽绵力。

【古老东方文化的“明信片”】

《街头巷尾:十九世纪中国人的市井生活》

真实生活 百年回味

原价 68元

现抟物馆八折开售

特价 54.4元

抟物馆带您一同回味悠长时光

长按下方二维码购买

.End.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