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特朗普一样,尼克松的这些做法也没有通知美国的盟友,因此需要承担可能招致报复性关税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抗议。【侨报记者陈沉4月10日报道】《外交学者》(The Diplomat)10日发表了 题为《美国如何赢得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从历史角度对特朗普政府如何从贸易战中获益作了深入解读。

【侨报记者陈沉4月10日报道】《外交学者》(The Diplomat)10日发表了 题为《美国如何赢得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从历史角度对特朗普政府如何从贸易战中获益作了深入解读。

全文摘编如下:

贸易战真如特朗普总统去年所说的那样好、那样容易赢吗?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和外交政策分析师都会给出了响亮的答案——“不是”。这些专业人士用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与珍珠港事件(Pearl Harbor)作类比,谴责特朗普为了达到自由贸易经济采取的贸易政策极为幼稚,并且夹杂着安全隐患。这些批评人士称中美两国会两败俱伤。

不过,从历史来看,只要美国制定了明确并克制的目标,采取目标明确的方案和进行目标明确的磋商,并避免置中国领导层于不是丢脸投降就是进行恶性报复的两难选择之中,那么结果一般都利好于美国。

1930年胡佛总统(Herbert Hoover)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已成为宏观经济分析师们默认的最糟案例。由1929年美国股市绝望崩盘引发的保护主义思潮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写入美国法律奠定了基础。它所引发的贸易战在1929年至1934年间将全球贸易削减了66个百分点。全球经济环境急速恶化,与此同时,危险的平民主义、国家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领袖纷纷浮现。

另一个贸易战的糟糕案例来自于引发1941年珍珠港事件的系列事件之一。当时,为了惩罚日本针对其邻国进行的侵略,美国发动了禁止向日本出口优质铁屑和航空燃料的举措。在这些也未能阻止日本的恶劣行径之后,华盛顿加强了对铁、黄铜、铜等重要原材料以及石油这一最为重要能源的禁运。

面对极具威胁性的军事对手和亚洲秩序安全的崩塌,这些做法从惩罚与威慑日本来看似乎是相对安全的。但1941年8月的原油禁运后来被证明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日本所使用的原油中有80%都来自于美国,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政府其实是逼迫日本在投降与冲突之间做出选择。

1941年12月2日,日本大使在国家被挤入边角的情况下回应华盛顿:“日本人认为……美国对他们施加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屈服于美国的立场。这种情况下,相比向压力屈服,更好的做法就是应声而战。”而在东京,绝望的日本领导人通过了一项先发制人的计划,即向美国停在珍珠港的海军力量发动袭击。贸易战将美国带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过,贸易战不只会导致战争,更近期的贸易冲突历史则向我们暗示了其他可能性,甚至能产生积极的结果。

1971年8月,时任美总统尼克松(Richard Nixon)发现自己的国家处在外国中央银行施加的压力之中,并对美国出口中高成本导致的贸易逆差感到不满。作为回应,尼克松突然禁止了美元对黄金的兑换,此举让整个战后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的全球货币体系置于危险当中。与此同时,尼克松还实行了为期90天的工资冻结,并向进口货品增加了10%的关税,以保证“美国货品不会因为不公平的汇率处于不利地位”。

同特朗普一样,尼克松的这些做法也没有通知美国的盟友,因此需要承担可能招致报复性关税的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强烈抗议。

如今,经济学家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看作是不好的经济手段。正如美国学者阿尔登(Edward Alden)所说,“如今的美国达不到1971年那时在经济上的支配地位;美国的盟友也没能准备好接受特朗普总统那些申诉的合法性;特朗普的团队相比尼克松的团队能力差距很远,后者包括经济学家沃尔克(Paul Volcker)、投资商人彼得森(Pete Peterson)、外交专家霍马茨(Robert Hormats)和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在这两场贸易战中,两位总统都执着于扭转美国的贸易平衡。1971年,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其他国家会为了避免长期风险转而选择与尼克松政府协商。那之后很快就达成了改变汇率、利好美国的《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 Agreement)。而如今,汇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也无法轻易被修改,其他可能的贸易妥协方案就是增加从美国的进口。

特朗普总统能从其共和党前任身上学到的,就是由白宫发起的贸易战不会自动以灾难告终。积极的贸易措施可以迫使对方做出实质性的让步,甚至会让全球经济体系处于更为可持续的基础之上。

特朗普与其顾问应该从这些史实中弄明白的是,他们需要的是制定目标明确的方案和进行目标明确的磋商,让对方看到美国的目标明确并且是有限度的。他们应该确定并选择足够尖锐的政策以让对方做出让步,但同时要有所节制,避免置中国领导层于不是丢脸投降就是进行恶性报复的两难选择之中。(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