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中,主角楚门是一档真人秀主人公,他自幼生活在虚假的世界——导演精心搭建的的摄影棚里。这三十年,克里斯托弗很成功,但成功不等于完全控制楚门的想法。

While the world he in habits……

Is,in some respects,counterfeit

there's nothing fake about Truman himself.

It isn't always shakespeare,but it's genuine.

It's a life.

楚门的世界,可以说是假的,楚门本人却半点不假。

未必是杰作,但如假包换。

是一个人一生的真实记录。——《楚门的世界》

1998年,《楚门的世界》这部黑色喜剧电影以一种新奇的展开方式,闯入了观众的视线。

影片中,主角楚门是一档真人秀主人公,他自幼生活在虚假的世界——导演精心搭建的的摄影棚里。

在这里,除了他自己是真实的,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但他本人却一无所知。

总的来说,父母是假的,妻子是假的,路人是假的,就连星星和太阳都是假的,只有他一个人被傻傻蒙在鼓里。

他每天的生活,通过5000多架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地向全世界播出

好在这个小伙一直坚定去斐济寻找初恋女友的决心,才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谎言,不惜一切代价离开,才最终走出困住他30年的摄影棚,过了一把“熊孩子”的瘾。

影片以“真人秀”的独特视角切入,以多重角度并行展开,在幽默氛围的烘托下,丰富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而其中作为搭设了楚门荒诞前半生的真人秀导演克里斯托弗,虽然镜头不多,但在楚门以及其它群演的衬托下,逐渐生动起来。

抛开楚门本人富有冒险精神和敢于突破的角度,我认为,克里斯托弗自以为是的控制欲,才是这一切的源头所在。

理所当然的控制欲—我是为了你好

影片里,克里斯托弗给所有观众灌输了一种思想——在这里虽然有欺骗,但远不如外界的现实来的残酷,外界满是欺诈、虚伪、肮脏。

像个大型的PUA现场。

楚门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件工具,一件满足他欲望的工具。

直至片尾,他都在用自己搭建出来的美好来试图留住楚门,留住观众,让人们认为他是正确的,伟大的。

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我做什么都是对的。

但是楚门的“叛逆”脱离了他的预想,让他意识到,有些东西,是自己无法全部掌控的

所以他开始了怀柔政策。

在影片的最后,在和楚门的对话里,他把自己标榜成了一位慈祥的父亲,掩盖起作为一个利己控制者的面具,来留住楚门,留住他所搭建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和这里一样虚假,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你,你就该乖乖回去完成我的安排”。

这句台词,有没有感觉和特某普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病毒”神似?

我想说,不好意思,你还真不了解。

现在总有那么一群人,觉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指点点,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

这所谓“理所当然”的控制欲,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也是为什么,楚门决心离开这个摄影棚,回到真实生活中的原因——就算虚伪、肮脏,我也要去闯一闯。

以“创世”为荣耀的自豪与偏执—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好

当你做了件艺术品被称赞了,你开心吗?

当然开心,不仅开心,还很自豪。

电影一开始,克里斯托弗就对着镜头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虽然镜头前的他苍老又憔悴,但他眼睛里透露出来的,却是满满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创建的世界足够独一无二,足够吸引眼球,特别是受到大众欢迎将近30年,进一步地助长了他以自己为豪的想法。

在这个世界,楚门——这个他一手“培养”成的“世界巨星”,近三十年的每一步都是在他的控制下完成。

这是个精细活,精细到行车轨迹,配角语言甚至于广告植入,都规规整整地一次又一次循环重复。

因为他的自豪不允许他的掌控出现差错,以至于在楚门遇到心爱的女孩时,强行拆散他们,为的只是不让楚门察觉到虚假,继续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像是一个在笼子里长大的小兽,我好吃好喝供着你,你就要一步一步按我的来,你敢出意外,我就敢打你。

然后,就有了整部影片的高潮,楚门为了初恋,为了去往初恋曾经和他透露过的斐济,毅然决定撑船离家的场景。

楚门出逃,众人遍寻无果,克里斯托弗把目光投向楚门最恐惧的那片海上,果然,楚门美滋滋地坐着船,“出海”前往斐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继续开动,中断的直播再度开始。

克里斯托弗的偏执与疯狂,在这里凸显的淋漓尽致。

为了阻止楚门,克里斯托弗开始了不计后果的极端阻挠,人工降暴雨,掀巨浪。

面对他人的劝阻,克里斯托弗无所畏惧,死就死了吧,完全没了最初老父亲的心理,也暴露出了他对楚门真正的态度——一个豢养的能带来利益的宠物。

但事实上,这种违背人伦的“世界”不属于任何艺术品,楚门也不是一个任由别人捏来捏去的软柿子。

迎合观众偷窥欲望的控制想法—我的理念有无数的支持者

说到底,所有的原因还是因为克里斯托弗的自以为是,他坚持了30年,有足够的底气

底气从哪里来?

观众,是他底气的第一生产力

影片中穿插了很多观众,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国内的,海外的,不同职业的,足见受众之广。

为什么观众几十年如一日地喜欢这部真人秀呢?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别人完整的一生是怎样的,即使是父母爱人。正是这种偷窥他人生活的欲望,让观众不愿意错过楚门的一点生活。他们以上帝视角,矛盾的希望能够骗过楚门一生,又希望楚门能够早日发现这个巨大的骗局。

观众们巨大的粘性市场让克里斯托弗由一个荒谬的想法尝到了无尽的甜头,也确定了这个“项目”带来的商机。

控制住楚门,瞒住楚门,他就等于拥有了一棵巨大的摇钱树,摇落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有权利和声望。

他还认为自己有责任。他认为痴迷这部真人秀的观众们,早已把这部真人秀融入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观众们离不开它。而自已在吃到红利的时候有义务把这份“责任”承担起来。

影片的最后一幕极具讽刺性。

追完这部真人秀的保安对身边的同伴说:看看还有没有好看的节目。

看,这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节目就是节目,不管看的过程中他们为楚门的遭遇多么欢喜或揪心,这个消遣没有了,还可以寻找下一个目标。

克里斯托弗盲目自信不说,还容易被自己的所作所为给感动到,不是搞笑吗?

意欲控制人的成功到失败—强行为你好不是真的好

不得不说,克里斯托弗的控制还是有成功部分。

因为楚门小时候说想做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就搞了一出幺蛾子,让还是孩子的楚门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在海里从此楚门对大海一直感到恐惧,直到得知真相前。

楚门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虚假里乐观地生活了三十年。这三十年,克里斯托弗很成功,但成功不等于完全控制楚门的想法。因为他从来没有在意过楚门的想法,控制就显得非常可笑

在这种本质不明成功的刺激之下,失败渐渐露出端倪,但克里斯托弗并没有意识到。

楚门在发现端倪之后一次又一次避开一切,试图逃离这个控制自己的诡异地方,试图抗争这种控制下的无形压迫。

但成功让克里斯托弗认为他是对的,楚门的抗争在他看来不过是迟到的叛逆期,过去就好了,这种想法也使得克里斯托弗引以为豪的控制理念的逐步崩塌。

楚门有一句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台词:如果再碰不见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这也是楚门在踏出摄影棚前对所有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楚门抗争的最后结果

他成功地走出了虚拟世界,不再被控制被支配,意像着“为你好”的对立观念的成功性。

楚门的抗争在20年,甚至以后无数年仍然拥有能够引起共鸣的现实意义

而克里斯托弗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千千万万个现实存在过的人,在此我想说,不要因为自己的利益,道德绑架别人,恶心别人,感动自己。

强行为你好,不是真的好。

后记

我们都不愿被当做楚门,这可能很难,那不妨换个角度,先从不做克里斯托弗做起吧。

愿所有人,都能被尊重,被温柔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