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54年,意气风发的曾国藩亲率新练的水陆军两万余人刚出师就被湘军摔了个跟斗,惨遭石祥祯和太平军的伏击,折将几百人。可以看出,三次的自杀都是由于兵败,所以,曾国藩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许并没有诸位所想象的那么突出。

对于曾国藩这个人的名字,想必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作为社稷之屏障,国家之篱藩,他在国家将要倾覆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作为一位权倾之大臣,他在朝廷已是满目疮痍之际励精图治,砥柱中流。毫无疑问,他对当时的中国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家风的形成和兴起,使曾国藩更是迅速地成为了万千中国人所推崇和模仿的一种文化典范:什么做人要学曾国藩,说话和做事要学曾国藩,教育也要学曾国藩,修身也要学曾国藩,理论行政要学曾国藩,治兵也要学曾国藩,打仗也要学曾国藩。总而言之,曾国藩已是个万能的“神人”,已经大抵圣贤。

是的,曾国藩读书的目标确实是成为像孔子一样的圣人,不过,根据事实来看,他离圣人还存在着些许距离。

首先,他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坚强。在对抗太平军的短短十几年间,曾有三次想要自杀的举动,此举也间接印证了其抗压能力的匮乏。

第一次发生在靖港:

1854年,意气风发的曾国藩亲率新练的水陆军两万余人刚出师就被湘军摔了个跟斗,惨遭石祥祯和太平军的伏击,折将几百人。当年湘军首战不利,正是曾国藩懊丧之时,又中了石祥祯的引蛇出洞之计。在第一次冒险往曾国藩以为无人可受的湖南靖港奔赴后,又被湘军发现中了石祥祯的空城计,湘军被团团围住。苦苦地准备了一年的太平军翻身仗,从曾国藩举起军旗出征到全线崩溃,前后不过一顿剩菜剩饭的工夫。曾国藩眼看着自己不顾反对不顾嘲讽一年来马不停蹄搞出来的千艘“争气”舰被打得七零八落,终于抗不住了,不由得万念俱灰,上一头扎进了江中的漩涡,准备一死了之,然而被部下救起。清醒过后,心里一片凄凉,写了一封曾国藩的遗折和对左宗棠的家书,准备再次自杀,最终结果若不是左宗棠及时赶到,使用了激将法将曾国藩激醒,恐怕这世上再也没有曾国藩。

第二次发生在湖口:

1855年,曾国藩率湘军水师再次进军江西湖口,遭遇了刚劲天才湘军少将石达开。没想到战争还没开始,石达开就已经洞穿了湘军水师不易移动不够灵活的特点,采用游击战法。两军相持半个月,曾国藩二百五十多条艘战船的粮草将消耗殆尽,军心浮躁,从而顺利中了石达开的圈套,之后自然就是遭到一顿痛打。不多时,石达开的士兵就已经杀到了曾国藩所在的战船上,眼看着就要被活捉。他一点也不愿忍受落到了敌军手中遭敌人抽筋剥皮的痛苦,便推开了舱门,滚进了江中。不过这次又好像是命运的安排,他再次被部下从水中救起。

第三次发生在祁门:

1860年,曾国藩已经正式受任为当时的两江军政总督,却再一次发现自己犯了政治和军事的错误,将其大本营的建立地点设在了安徽祁门。表面上的祁山是一个绝好的军事要塞,四面山势陡峭,易守难攻,但比较致命的是,只有一条出口,一旦被封住,整个营帐就好似翁中之鳖。

果然,战争刚刚开启了,唯一的生路就被敌人关闭了。情形十分危急。两军激战三天三夜,敌人越来越近,大军将营帐围得水泄不通,喊杀声震耳欲聋。其实这时整体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他明白,就算自己死了,太平军终究会败北。所以这次得曾国藩选择了要平静得死:白天看书下棋修身养性,夜里给皇上写一封遗折之后,又给曾国藩的儿子纪泽纪鸿写了一封简短的回家信。直到太平军杀到面前了,曾国藩已经握住了手中的宝剑准备自刎,但仿佛又有神力相助,在大营快要告破时,鲍照杀来,当然,太平军内部也有很多原因,此处不提……

可以看出,三次的自杀都是由于兵败,所以,曾国藩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也许并没有诸位所想象的那么突出。

不仅如此,曾国藩的自制力也似乎没有那么多畅销书所写的那么强。

曾国藩也像大多数的男人一样,有着淫邪之瘾,好逸恶劳之心,曾国藩用自己的日记详细记录了,曾经给一个名字叫大姑的风尘女子的日记写下了:”大抵浮生如梦,姑从此处销魂”。

故事的缘由是他偶然听到一个朋友说他娶的一个妻子很漂亮,于是就禁不住想入非非,最后让他下定决定戒色的是他父亲的一封家书,曾国藩的父亲去京城看他,小住了几天。估计是听见了风声,回家后就写了家书劝曾国藩要克制自己,不能太迷恋女色。通过坐禅打坐,通过抄书自省,虽然成效不大,但也倒收敛。在大败太平天国之后,51岁的曾国藩更是私藏19岁的小妾,虽说是以饶痒痒为由,但也有点牵强。

可惜这个小妾红颜薄命,一年就病逝了。然后他60多岁的时候还想纳妾,遭到儿子反对才不了了之了。这个时候,要是继续说是癣疾,还要挠痒痒,我估计没多少人继续信吧,反正我是不信的。

至于上文中所说的说话要学曾国藩,也是有点问题。年轻时的他,经常与别人因为一点小事而发生口角,有记载,在30岁时曾经与同乡的京官郑小山音口角而打架,既然可以被史料记载,说明其“排面”必然不小。

在以后的战争中,他那性格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否则,"曾剃头"的名号又从何而来?

文|南書房|清史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