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生态逐渐成形

2004年,贾跃亭创立了乐视。2011年,凭借《甄嬛传》大赚一笔的乐视开启了“网络独播”模式,顺应版权时代的到来。早在2006年起就开始“正版收费+版权分销”的乐视网在BAT之外杀出了一条路,并在2010年就成为全球第一家IPO视频网站。

《甄嬛传》的胜利鼓舞了贾跃亭,促使其进军影视业,不仅自产自销多部精彩的影视剧,还开启了网剧时代。

乐视认为正版付费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进军付费意愿最高的体育直播领域,购买各大联赛版权,吸引了一批忠实的体育粉丝。

不满足于影视领域的乐视凭借硬件赔本、会员赚钱的策略制造乐视超级tv,一度威胁传统五大彩电巨头,挑起了一轮新的互联网电视变革。

乐视网致力于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独有五屏终端(院线屏、电视屏、电脑屏、平板屏、手机屏),实现品牌全覆盖。这一模式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即乐视生态。

“造车梦”拖垮乐视

当BAT旗下的视频网站也开始购买版权时,水涨船高的版权费击退了乐视;当彩电巨头联合内容商双面夹击时,乐视超级tv销量减少,成本居高不下;当体育直播领域的资金被抽走后,乐视接连丢失几大联赛的版权……

归根结底,乐视没有钱去支撑自己的业务才会导致接连失败。乐视的钱都去哪儿了呢?

在2014年的后半年,贾跃亭曾用5个月时间在美国筹备超级汽车项目,并亲自组建了核心研发团队。与此同时,贾跃亭秘密创办了法拉第未来公司(Faraday Future,即FF)。2016年4月,乐视的首款概念样车亮相。同年10月,原计划亮相的乐视概念车LeSEE Pro没有出现,引发大众质疑。随后FF被爆出拖欠工程尾款导致工厂停工,乐视汽车是庞氏骗局,贾跃亭宣布的很多扩张项目根本没有资金推进,不断在用一个项目融资的钱来补上其他项目的缺口。

从此,乐视进入困局。

结语

乐视生态如果能够实现,想来会不逊于小米,可惜贾跃亭执着于“造车梦”,罔顾乐视全局发展,将大笔资金挪用到盈亏未知的汽车上,造成乐视多个项目的资金链断裂。走到这一步,贾跃亭仍没有想到止损,而是拆东墙补西墙,倾尽资金造汽车。

乐视的失败在于贾跃亭过分相信自己的乐视生态,而忽略了维持生态系统的资金;将场面铺得太大,而没有能力实现,以至于捉襟见肘。事已至此,不知道贾跃亭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