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是学期过半,各个学校进行期中考试的时候。

孩子的语文期中阶段测查,倒在了看图写话上面,让我是哭笑不得。

紧接着,隔了一天,语文第五单元测试,看图写话又出了纰漏。

啥也别说了,加强练习吧!

有的人要说了,怎么总是见你对孩子的学习这样分析那样分析的,老师呢?怎么没找老师问问呢?家长做这么多,还要老师干什么?

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找老师(丢不起人啊),偶尔一次的失手,老师能说什么呢?只能表示理解,毕竟孩子平时的表现也不错。

老师平时该讲的都讲了,别的同学也没错啊,咱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再加把劲儿!

通过分析孩子的错误,我总结了3点:

1.审题不认真,

2.看图不仔细,想当然。

3.每一幅图都要写到。

然后我找了大量的图片,做成了一本练习册,准备每天看1幅图,只练审题和看图,口头作文,不动笔写。

这个图集我放到了百度云盘里,可以自己下载。资源来自网上,请不要做商用(商用就是侵权啦)。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Iyx4T7BJhdsZkG_MZYRWQ

提取码:ce3f

关于看图写话,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戳这里读《低年级看图写话,要点在哪里?》现在我又经过了思考,补充了一些,形成此文。

看图写话可以分成3步。

一、审题

二、读图

三、下笔

一、审题

有的看图写话没有题目要求,就是一个大标题“看图写话”,接着一幅图。

有的看图写话还有文字要求,就需要先审题。

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真的有很多人做不到,很容易一眼瞥过去,就觉得掌握了全部信息)读题目要求,适当圈点、标记。

比如我家孩子错的这道题中,要求写出: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卷子不在手里,没拍图片)

想了什么这个点没写,扣3分。

想克服这个问题,一靠认真审题,二靠平时练写(比如我要求孩子,平时写看图写话,都尽量要写到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养成了习惯,就不容易落了要求)。

二、读图

简单概括就是:

1.如果是多幅图,先看图的顺序。

2.再仔细看每幅图。

3.把几幅图连起来想一想。

比如这幅图,是第五单元的看图写话。孩子说,老师强调:最后一幅图小兔子和山羊爷爷挥手告别,这一点一定要写到,否则就相当于这幅图没写。而他写的是:山羊爷爷说:“谢谢你,小兔子!小兔子说:“不用谢!然后高兴地走了。没有挥手,没有说再见,相当于第3幅图的画面没有写全。

三、下笔

1.开门见山,交代清楚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注意每幅图之间的衔接。

3.可以用一些过渡、连接词,如:这时、突然,接着、然后。

4.在描写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句式,最常见、也是低年级孩子最好用的句式首推:

  • 有的…有的…还有的…
  •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公众号“和松妈妈去游河”也写了一篇干货,(戳这里可读)《200字看图写话要写一小时?用上这些实战指导经验,变得so easy》,她家儿子上一年级,可见看图写话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这篇文章可供参考,里面有一些干货。但最要紧的,还是“功夫在平时”。

我最近开始读和听写作相关的书和课程,不约而同都提到“对生活的敏感性”——这是积累素材的方法。

而词语呢?也要靠平时积累,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