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李密不进关中未必失策,是他当时那个形势不允许,王世充太厉害了,他没人可用。当时王世充先是偷袭,在双方正打得火热时,王世充埋伏了两百骑兵冲击李密营帐,然后王世充找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绑出来大喊,李密已经就擒,就这样搞的李密的瓦岗军溃散。

李密的这个战略决策很奇怪,按理,当初他给杨玄感献计时就知道拿下关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临到他自己就犯糊涂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要从王世充说起。一般我们很多人看到后来李世民收拾王世充那么简单,所以就都以为王世充是个很平庸的将领,凭着政变上台成为一方诸侯而已。其实,在隋末,王世充也是个很有军事才能的将领。李密是隋末时刘邦一样的人物手上一堆的文臣武将,这样都被他收拾了。当然,李密败的有点冤。

但是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战例。

隋大业十年,齐郡义军孟让从长白山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很多郡县,到达盱眙时已拥兵十几万人。这时王世充奉命出兵保卫都梁山。当时孟让军队攻过来有五条路,王世充选择险要处全部建了营寨封锁路径,孟让军队过来,他只对峙不出战。

同时派人到处散布流言,说官兵不久就要撤退,每天派一点老弱残兵出来列阵,好像不堪一击的样子。这样搞了一段时间后,孟让那边一来粮食开始吃紧,二来确实也有些轻视王世充。所以开始分兵到处抢粮,包围王世充五个营寨的兵力越来越少。

王世充看准了机会,五个营寨同时出动,一仗下来消灭了孟让一万多人,俘虏了十几万。要知道这时孟让的军队也是打了很多仗的精兵,绝非一般草寇,一定要对比,瓦岗军未必就比他们强多少。那么你看他这种战绩可不可怕。若是在看看后来王世充干掉李密那仗,更是可以看出这家伙有着一种很邪门的用兵之法。

当时王世充先是偷袭,在双方正打得火热时,王世充埋伏了两百骑兵冲击李密营帐,然后王世充找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绑出来大喊,李密已经就擒,就这样搞的李密的瓦岗军溃散。所以,李密长期和王世充对峙拿不下洛阳就是其军事才能不足以对付王这样的人,同时在这种对峙中也领教了王世充的军事才能。说实话,瓦岗军这边,李密若是不在,其余之辈很快就会被王世充打败。

那你说那个徐世勣后来不是唐初的名将吗?他对付不对付得了,徐世勣当然可以,但是后来李密兵败时为何不去徐世勣那里而去投奔李渊呢?徐世勣是瓦岗寨原主翟让的人,李密杀翟让时,徐世勣也差点被杀,由此可见徐世勣是不被李密信任的,他怎么敢放兵权给他。

所以结论出来了,以王世充如此善战,李密若是分兵进关中,他自己带领吧,人少了那么洛阳这边估计很快就会有翟让旧部反水,人带多了,王世充很快就可以把他的留守部队吃掉。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败势很容易两边落空。

全军进关中吧,按李密自己说的,他的手下全是山东人,又全是些草寇组成,这些人你现在没拿下洛阳,让他们看到富贵的希望,就想让他们跟你那么老远的打进关中,恐怕很多人会当逃兵。

这是个道理,其实更关键的是李密手上握着隋朝兴洛仓、回洛仓、黎阳仓这三大粮仓,据记载,仅兴洛仓就有粮2400万担,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以隋末那种混乱加天灾的局面,谁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天下,那么这是不是一个思路。

而一旦他全军西进关中,这些粮仓对多半会被王世充夺回去,那么王世充占着洛阳,拥有全国资源储备粮仓,很快就可以扩军几十万,那么你占着关中也未必好到哪去。而想要大规模的全部的运走这些粮食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李密不进关中未必失策,是他当时那个形势不允许,王世充太厉害了,他没人可用。徐世勣信不过,其余人没能耐独挡一个战略方向,李密其实也一样信不过。

从他的角度不进洛阳,只要后面应对得当,照样是分天下的,只是他自己太轻敌而已。

单选 | 李密不进关中是对是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