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法、军纪、军令历来被兵家所重视。有训练的军队战时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节制之师。为了让将士遵守军令,服从指挥,重要的一条在平日的教育训练中反复地申军法、习军令,使全军熟悉军法军令,平时恃强凌弱,酗酒忿争,喧骤无礼,蹂取果稼,作践人庐器,淫人妇女,偷盗人财物,无论大小过失,都要公开游营示众或处以重刑。向全军进行惩一儆百的军纪、军风及军法教育,逐步养成遵守军法军令的良好习惯,

先用礼义信用教育士兵,然后才赏予官爵奉禄;先进行廉耻道德的教育,然后才施用刑罚;先亲近爱护他们,然后才用法纪约束他们。倘若战斗意志不激发,那么精选的战士就不会为国献身;精选的战士没有为国献身的精神,那么广大士兵就不会奋勇作战了,对军队实施大义、忠心信用教育,宣传杀身以求仁,以退生为辱”的利害,使他们都能知道什么是荣耀,什么是耻辱。使人人知道耻辱之事切不可做,一心向荣耀之处拚死而为

与敌相互搏杀的战场是一着失手立即丧命的地方。抱定必死的决心反倒能保住性命,如果存有侥幸偷生的想法,反而会手忙脚乱必被敌人杀死,兵无胆气,虽精勇无所用也。胆识心气,是最重要的训练,但又是最难的训练。因为手足技艺是有形的,而胆识心气,却是无形之操,只能将帅身先士卒,倡忠义之理,以诚感诚。再加以明确而严格的赏罚,就能达到教育、感动、激励士兵,让他们奋不顾身、同心苦战的目的。如果将帅做不到身先士卒,那只能用严刑峻法管制下属了,效果是有的,但风险也是有的

参考:《管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尉缭子·制谈》《淮南子·兵略训》《孙膑兵法.簋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