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表示,员工持股计划在成熟市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在A股市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自身进展前景具有信心,使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增强员工和企业凝结力的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进而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以最新收盘价与员工购买均价计算,今年实施的83笔员工持股计划中,有涉及36家公司的37笔员工持股计划处于浮亏状态,占比44.58%。

11月下旬以来持续下跌的游族网络在周四又遭打击,该股早间直接以绿盘低开,股价迅速跌至15.9元以下,这也意味着当初以15. 9元/股价格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游族网络员工已尽数被套,而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向游族网络这样深陷员工持计划亏损泥潭的A股上市公司还真是不少。

六成员工持股计划坑了自己人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涉足员工持股计划的热情高涨,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28日,今年沪深两市总共有77家上市公司完成了83笔员工持股计划。就具体上市公司而言,智飞生物的员工持股计划规模最大,实际成交总金额高达6.67亿元,覆盖员工总计800人,龙蟒佰利、分众传媒、海尔智家等另外13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也都超过1亿元。而在持股比例方面,海伦哲的员工持股比例最高,其员工认购比例高达100%,旗滨集团、杰瑞股份的员工持股比例紧随其后,分别占总股本的99.78%、96.64%。

一直以来,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持股成本,代表了公司内部对于公司股价的可接受程度,而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员工持股成本,是投资安全线的重要参考指标。然而随着近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反复,这一“投资安全线”已屡屡“失真”。

据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以最新收盘价与员工购买均价计算,今年实施的83笔员工持股计划中,有涉及36家公司的37笔员工持股计划处于浮亏状态,占比44.58%。其中有14家公司最新收盘价均跌破员工持股成本的20%以上。浮亏幅度最大的是贝因美,其员工持股计划平均购买成本为11.54元/股,但其最新收盘价却仅为6元/股,浮亏幅度高达48.01%;其次是浙江永强,浮亏比例达到45.06%。此外,火炬电子、上海新阳等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浮亏幅度也都在超过了30%。

最强员工持股计划浮盈近两倍

冰火两重天,就在贝因美等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沦为专坑自己人的陷阱的同时,涉及智飞生物、裕兴股份等41家上市公司的46笔员工持股计划为参与员工带来了高低不等的账面收益,其中水晶光电的员工持股计划平均购买成本为4.45元/股,其最新价为13.06元/股,这也意味着当初参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水晶光电员工都已经获得193.73%的账面浮盈,而裕兴股份、三七互娱、三棵树、杰瑞股份、帝欧家居等15家上市公司的最新价也都较其员工持股计划平均购买成本高出50%以上。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表示,员工持股计划在成熟市场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制度设计,在A股市场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对自身进展前景具有信心,使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增强员工和企业凝结力的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进而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同时部分员工持股计划选择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用来分配给员工,因而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刺激股价上涨。不过员工持股计划通常不会向股权激励那样直接设定业绩目标,因此不宜夸大员工持股计划成本价的“安全线”效应。

多要素掘金员工持股概念股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认为,如果投资者要在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掘金,那么需要注意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覆盖面大、以员工薪酬为资金来源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强化了员工与公司的联系,对自身未来成长业绩较有信心。二是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大股东或高管认购比例越高,反映出其对公司未来的股价更有信心。三是员工持股计划的优先资金如果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提供担保,那么杠杆率越高也体现出其对股价的表现更有信心。

华融证券投资顾问李佳表示,在布局员工持股概念股时,从时间节点上可以重点关注两个阶段,一个是股东大会公告后至完成实施前,此期间是公司股东或员工持续买入的时间段,如果此时并非处于市场系统性风险暴跌时期,此时投资者随之一起买入,往往会有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另一个投资时间点则是公司员工认购股份锁定到期之前,如果即将面临解禁时,公司股价仍相较平均成交价折价较高,上市公司也很可能通过释放积极信息促使股价回升至合理水平。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凌天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