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个难缠的对手,尤其是来去如风、弓马娴熟的草原骑兵,让步兵为主的汉族军队非常头疼。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唐朝就出现过一场”无厘头“的对决:几万草原骑兵野战对阵数千唐军,竟然主动下马步战,最后还因为兵器不够长吃了哑巴亏...

  游牧民族一般都精于骑射

  这就是 唐帝国 vs 薛延陀汗国 的“诺真水之战”。

  第一战:兵多的不如腿快的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东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接到战报,北边的薛延陀汗国起全国之兵20万,由可汗之子大度设率领,正气势汹汹而来。

  阿史那思摩是一代突厥名将,和唐太宗李世民谈笑风生过的,什么大场面没见过,更何况他早有准备,怕的就是薛延陀不来攻打。只见阿史那微微冷笑,眼中寒光闪过,当机立断道:

  

  “突厥将士听令!

  ——快跑!撒丫子跑!!所有人,跑进长城为止!!!”

  

  突厥人在前边跑,薛延陀人后边追,好几十万人在草原的夕阳下奔跑,直奔他们共同的宗主国,唐朝而来……

  薛延陀汗国的地盘

  薛延陀,铁勒诸部之一,匈奴后裔,是一个游牧于漠北的白种人部落。

  公元630年,薛延陀人受不了东突厥的欺压,跟随首领乙失夷男投靠唐太宗,第二年和唐朝一起灭掉了盛极一时的东突厥。

  过了几年,乙失夷男也开始不安分了,总觉得唐朝对突厥人比对自己好。李世民也发觉薛延陀坐大,开始进行打压,甚至命令阿史那思摩返回故地,恢复东突厥作为牵制。

  1为回鹘精锐骑兵,2为突厥达怛具装骑兵,3为东突厥部落骑兵

  死透的老冤家又回来了,可把乙失夷男恶心坏了,日夜盘算干掉阿史那思摩。虽然李世民严令两国互不侵犯,他还是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阿史那思摩也不傻,这时的东突厥全国才4万兵,够干什么的啊。所以他早就和李世民定好了"锦囊妙计":薛延陀来,我就跑,跑进长城算拉倒。

  长城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趁着唐太宗去泰山封禅,乙失夷男动手了。

  可惜突厥人有一个好处,跑得比谁都快。大度设的3万先锋骑兵(一说8万)日夜兼程,还是被突厥人躲进了长城里。他不甘心啊,隔着城墙“姥姥”、“祖宗”地问候阿史那思摩。但人家突厥一代名将心理素质杠杠的,你骂呗,再骂我也不出来。

  此时,唐朝的五路大军15万人早走在北伐的路上了。

  第二战:刀短的不如枪长的

  唐朝北伐军的总指挥,是朔州行军总管李勣,也就是评书演义里的徐茂公。

  五路军中,李勣率领的几万兵马最先赶到,大度设不敢交手,沿着赤柯泺向北撤退。

  李勣画像

  李勣当机立断,丢下大队步兵,带领唐军骑兵和突厥骑兵一共6千,翻过白道山紧追不舍。

  大度设一溜烟儿跑到诺真水(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发现实在躲不掉了,索性摆下阵势,准备交战。

  然后,拿错剧本的一幕出现了:蒙古草原上,薛延陀的3万草原骑兵统统下马,作为步兵结阵,而来自中原的6千骑兵,跃马扬刀准备冲杀…

  薛延陀人风俗、外貌和突厥人类似

  薛延陀人为什么要下马呢?原来,他们虽然是游牧民族,却擅长一种专克骑兵的步战战法:骑兵下马,五人结成一个小组,其中四人在前步战,一人在后面照看战马,如果取胜后,再骑上马追击。

  这种战法效果惊人。唐军的突厥骑兵先发起冲锋,很快被打败。大度设大喜,命令步兵阵向前,唐军骑兵再发起突击,步兵阵万箭齐发,战马纷纷被射死。

  李勣怒了,命令唐军将士全部下马,挺着长槊步行进攻。接下来的场面就很尴尬了:唐军用的马槊一般有2~4米长,薛延陀人用的刀不够长。短兵相接,薛延陀兵还没打到唐军,自己就成了糖葫芦,很快招架不住。

  壁画上的唐军士兵,唐军马槊的长度最长能够达到4米

  就在这时,李勣的副总管薛万彻带数千骑兵突然出现,直接冲向了薛延陀大阵的后方——那些没人的战马和牵马的倒霉蛋。

  一阵冲击后,薛延陀的步战骑士们都傻了眼,想前进打不过长枪,想逃跑马都没有了,当下军心溃散,四散奔逃…大多被唐军骑兵抓了俘虏。

  一战下来,李绩的部队斩首级三千多级,俘虏军民五万多口。唐军五路大军合击,大度设带余部逃往漠北,路上又赶上天降大雪,薛延陀人畜冻死者十之八九。

  此战之后,乙失夷男赶快认错、求和,还祈求唐朝和亲,但是,他的霉运还没走完,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为“堵车”被悔婚的可汗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