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人无论忙闲,都会无所适从,没法领略生活的充实和丰富。一个人总是在忙,就会逐渐失去生活,丧失自我。

忙,是修行

曾国藩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人生一世,不能不劳动。

动漫大师宫崎骏先生有一部动漫叫《千与千寻》。

千寻误入汤屋,小白龙对她说,你必须去找汤婆婆要一份工作,不然就要被变成动物。

这一经典的设定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达芬奇说: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郑板桥说:“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曾国藩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当这个社会这个大机器转动的时候,对每个人来讲,忙,是不可避免的。见不完的客户,赴不完的饭局,刷不完的朋友圈......

其实,忙碌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是,别让你的忙碌失去了意义。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说:

工作可能仅仅是一种生计来源,也可能是一个人内心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要远离低质量的忙碌,真正地提高效率,才能在工作里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成长。

所以,即便忙,也别丧失基本的思考,如愚公一般,吭哧吭哧地忙着搬完一座山,却始终看不到一旁的康庄大道,这只是在用忙碌的幻象进行自我欺骗。

把忙碌的日子当成修行,有收获,有艰辛,有辛苦,也有快乐,这恰恰是生活的意义。

闲,是境界

梁实秋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忙,心亡也。一个人总是在忙,就会逐渐失去生活,丧失自我。

看过一个故事:

主人公天天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看父母。一天,他请客吃饭,对方却因故不能来,眼看一桌子菜要白白浪费,就把父母叫来吃。老人不知所以,吃得喜笑颜开,过后逢人便夸儿子孝顺。他突然想起:自己请过无数人吃了数不清的饭,却唯独没有请父母吃过一顿饭!

忙得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时间外出旅游,没有时间静静读一本好书,没有时间品一杯香茗,没有时间让身体调养生息......这样的忙,不是生活之道。学会“以逸待劳”,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真谛。

苏轼在担任杭州太守的时候,就喜欢在高山的亭子中办公,办公之后,一定要小酌一杯,看看满山风光,找个阴凉睡上一觉。

唐代诗人李涉的《题鹤林寺僧舍》写道: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所以,且从忙碌、烦闷中解脱出来,去弹弹琴、画个画、打打球,做一些看似无用但是有滋味的东西。就算周身物欲横流,也得保留一份闲情雅致。

悠闲,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舍与得的智慧。

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

大多数人忙起来便会废寝忘食,完全失去了自我;而当闲下来时,又会觉得无所事事,虚度光阴。

这样的人无论忙闲,都会无所适从,没法领略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忙与闲,大有学问。

蔡澜说自己是忙了40年以后才知道怎么闲下来,他的话说得很明白:基本功可没有不枯燥的。

林语堂,爱花爱鸟爱看电影,可100多万字的整部《京华烟云》都是他人在巴黎每日清晨6点-8点用英文写完的。

他女儿还说“其实父亲总是写字到深夜,饥饿难耐,有时候要连吃五个煎蛋”。

陶渊明,再闲适也是要种田耕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些生活家们,深谙闲与忙之道。为理想和兴趣而忙,因忙而快乐;借着闲暇暂时逃遁现实的利益世界,找回自我。

如此才是,闲有滋味,忙有价值。

有副对联说得好: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是的,生活本该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愿你能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做自己的主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