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吕布早年先后投靠过袁术和袁绍,皆被防范,后来得到陈宫辅佐,乘着曹操出征徐州,后方空虚的时候,一举夺了濮阳,并成为兖州牧。曹操和郭嘉,虽然亲密无间,但是终究是君臣。

在三国诸侯乱世中,有很多亲密无间的君臣搭档,现在主要列表其中五对;但是这些君臣搭档中,真正能算得上亲密无间的寥寥无几。
TOP、5 吕布+陈宫
如果没有陈宫,吕布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丧家之犬,无人会收留;吕布早年先后投靠过袁术和袁绍,皆被防范,后来得到陈宫辅佐,乘着曹操出征徐州,后方空虚的时候,一举夺了濮阳,并成为兖州牧;从此陈宫成为吕布谋士。陈宫表现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多番陷曹操于险境。
可惜吕布刚愎自用,多次不接纳陈宫的进言,又沉迷酒色,误信陈登父子,最后战败遭擒,陈宫亦于下邳城南门被曹操部将徐晃擒获。白门楼前,曹操劝降陈宫,陈宫不肯屈降,曹操忍痛下令斩首处决陈宫。
TOP、4 董卓+李儒
李儒作为董卓麾下首席谋士,总共出场了十次,每一次都对董卓产生了极大影响。第一次劝谏董卓进京勤王;第二次劝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第三次对董卓进谏袁绍不可杀;第四次劝董卓擢用名流,以收人望;第五次劝董卓杀帝夺权;第六次识破曹操献刀之计;第七次劝董卓示弱退兵,迁都长安;第八次设计埋伏曹操。
但是在第九次和第十次的时候已经预见董卓必亡了;分别是识破连环美人计和料定败亡;开始董卓还能对李儒言听计从,无奈后期的董卓太过骄傲自大,逐渐开始忽视这位对自己至关重要的谋士。
TOP、3 刘备+诸葛亮
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就不用多说了,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虽有雄心壮志,奈何身如浮萍;在后期天下大势将定之前,还困守小小的新野城;但是在刘备终于得到诸葛亮后,形式发生了变化,先是赤壁之战中夺得荆州南部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然后又西进巴蜀以为大后方。
短短数年间,刘备治下无论疆土还是人民,都仅次于曹魏,成为天下第二的诸侯,大有潜龙升天之势;奈何这对君臣也只是面和心不合而已,否则在刘备出兵伐吴的时候,诸葛亮为何劝谏不住?为何刘备白帝托孤的时候那般惊心动魄?
TOP、2 曹操+郭嘉
据说郭嘉是曹操最重要的一个谋士,也被誉为三国第一谋士,民间一直流传着“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的话语;郭嘉前期由荀彧推荐给曹操,再让程昱加以肯定与推举;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锐的谋士,深得信赖,自身也曾经推举过参谋刘晔。增加遗计定辽东的剧情,成功让公孙康斩杀二袁并降曹,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兼领辽东。
曹操如此枭雄,郭嘉却能与之亲密无间,但是郭嘉的确早死了,总有天纵之才也无可奈何;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都还在哭郭嘉,可见对于曹操来说,郭嘉究竟有多么重要,意味着什么。
TOP、1 孙策+周瑜
曹操和郭嘉,虽然亲密无间,但是终究是君臣;而孙策和周瑜,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小说《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并虚构了较多的情节,如赤壁之战,周瑜的主张不太明确,是战是和踌躇不定,诸葛亮借曹操修筑铜雀台欲夺小乔之事,智激周瑜,坚定周瑜抗曹的决心。
但是正史中的周瑜,却是在孙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的,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可惜在周瑜准备伐益州的时候,病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