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小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从古到今“孝道”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不论时间多么久远,孝一直扎根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
《二十四孝图》里面讲的就是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里面图文并茂讲述了一些孝感天地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之一
其中不仅有皇家子弟行孝道,也有普通老百姓行孝道。例如,汉文帝为母尝药。
汉文帝为母尝药
大概讲的是汉文帝的母亲生病了,他就亲自为母亲试药,他自己觉得药的温度以及苦味适中了就亲自给母亲喂药。
他甚至经常通宵达旦守在母亲的病床前,实在要是累了,就趴在床边小憩一会儿。等到母亲醒了,就继续照顾她。
汉文帝为母试药这件事情,传遍朝野,天下皆知。世人皆称他为仁孝之君。
大家可想而知,古代皇家帝王都能够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难道今人就做不到吗?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汉文帝为了笼络民心,在满朝文武以及老百姓面前做戏给他们看,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一位仁孝之君,以便于自己日后的统治。
但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大家都应该知道,在古代人们都把伦理道德以及人伦看得非常重要。
这一套思想理论都是古人用来教育自己孩子的教学方法,他们不可能连自己的孩子都欺骗吧?伦理道德以及人伦教育自儒家以来就逐渐扎根在人们的骨子里了。
现今流传一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
如果采用《二十四孝图》里面的汉文帝为母试药这件事情来和这句话进行对比,那将是何其的讽刺?
早在春秋战国年间,人们就将孝道看得非常重要了。
据《左氏春秋·鲁隐公元年》和《古文观止》都记载了一个历史事件。史称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的父母及弟弟
鲁隐公元年,郑国的郑武公在申国娶了妻子,名叫武姜。而武姜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共叔段。
郑庄公虽是长子而且也是下一任储君人选,奈何自己的母亲就是不喜欢他,反而喜欢自己的弟弟共叔段。
原因非常简单,当初郑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头后出来,这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难产啊!
所以,武姜非常惊讶,因此就给郑庄公取名叫“寤生”,意思就是难产,脚先头后出生。因为难产出生这个原因,武姜就非常讨厌这个倒着生出来的儿子,却异常喜欢共叔段。
郑庄公掘地见母
因为喜爱共叔段,所以武姜就想共叔段成为郑国储君。于是就去请求郑武公。
《左传·隐公元年》记载:
意思是屡次像武公请求,武公都不同意。
因为在春秋时期是宗法制社会,国家立储君都是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那个时候人们都是把礼教看得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轻易破坏的。
想要打破这个规矩除非这几点情况出现。
长子和嫡子都不是而成为储君这种事情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那是屡见不鲜呀!就比如秦始皇他老爹异人就是这样,这就要得益于吕不韦在其中运作,异人被华阳夫人认做养子,要不然根本就没有秦始皇什么事。
因为华阳夫人是秦孝文王的王后,所以异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嫡子。(《资治通鉴·秦纪》)
等到郑庄公继位国君之后,武姜就为共叔段谋求福利了。先是请求将制地封给共叔段作为其封邑,但郑庄公没有答应,让她换一个地方。
郑庄公图
于是,武姜又请求封京城,让共叔段享受哪里的食邑,号称京城大叔。
听说郑庄公把京城封给了共叔段,他的手下一个叫祭仲的说:“按照先王的制度,您这样会给国家带来灾祸的。”郑庄公说:“她要这样,哪里能避免灾祸呢?做多了不义之事,必然会自取灭亡。”
果然,过了没有多久,大叔就做了一件事情,他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即听命于郑庄公,又听命于自己。
公子吕对庄公说:“国家不能出现这种局面呀!您要尽快决定呀!”郑庄公也确实稳得住,他说:“他会自取其祸。”
又过没多久大叔就把西部和北部收到自己手下,作为自己的封邑,而且还扩大到一个叫廪廷的地方。到了这步田地,郑庄公还是不慌。
大叔整治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库,充实车兵步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而武姜则作为大叔的内应,偷偷打开城门。
郑庄公听说大叔起兵的日期后,就命令子封率领两百辆战场进攻京城,而京城的人都反叛大叔,大叔逃到鄢地。郑庄公又感到鄢地攻打他,五月二十三日大叔又逃到共国。
郑庄公克段于鄢
郑庄公得胜归来之后,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左传·隐公元年》这样记载:
但是没有过多久郑庄公就后悔了。
颖考叔当时听说了这件事,他就献给郑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但是,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了下来。庄公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原因。
郑庄公与颖考叔
郑庄公听从了颖考叔的建议挖地道进入赋诗,然后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姜氏也走出地道赋诗回应郑庄公。于是作为母子像从前一样和好了。
君子说:“颖考叔可算是真正的孝子,因为对母亲的爱,感动到庄公。”
《诗》也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感动他的同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参考文献:《二十四孝图》《左传·隐公元年》《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秦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