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屋外大雨如注,东坡区公安分局通惠派出所调解室内,一场因出租房屋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正在进行调解,双方情绪激动,互不退让,见此情形,该派出所民警杨志坚淡定自若,迅速稳定双方情绪,直戳核心问题,层层深入化解矛盾,就这样他开始了今天下午的第一起矛盾纠纷调解。

今年51岁的杨志坚,现在是该派出所的“金牌”调解能手,两年多前,因岗位调整,从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每年经他之手调解的案件多达100余起,包括家庭、感情、财产等纠纷,在他的印象中,至今只有1起案件没有调解成功。

别看他现在是一名调解能手,他曾在1986年11月入伍,是一名空军地警。1990年12月30日他从部队复原,已从警28年之久,期间辗转多个岗位,负责过治安管理、看守所民警、社区民警、办案民警再到现在专门从事调解工作。

两年多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杨志坚开始有自己的一套“诀窍”,他认为调解是一种心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全面分析案情,评估情况,找准矛盾切入点,全心全意用心用情调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以为只是调解现场的短短时间,前期与双方的沟通过程很漫长但很关键。”杨志坚说,前期沟通可以让我详细了解情况,找准切入口,为调解工作的成功做关键铺垫。

杨志坚正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

有趣的是,有些矛盾纠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还和杨志坚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向他请教事情,杨琳就是其中一位。2017年10月份,她与丈夫因家庭纠纷来到东坡区公安分局通惠派出所进行调解,最终在杨志坚的调解下,夫妻双方和好,家庭回归正常,“现在我跟我老公感情很好,不像以前那么冲动,遇事冷静分析。”杨琳说,这些都是杨警官在调解时,教给我们的,运用到生活中,很适用,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除了调解工作,他曾经也是一名出色的一线办案民警,说着,他回忆起曾经在一线办案的经历,2012年在办理一起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过程中,他现场摔了一跤,腰被闪了,整整在医院躺了20多天。

“当时我感觉到腰闪了,但是根本没有时间在意,等我反应过来时,腰痛得根本无法站立。”杨志坚说,当天他被送进了医院,加上多年的旧伤复发,当20多天才恢复出院。“以前办案时,经常熬夜加班,遇到有些案子,问材料、体检等,忙完都是早上7、8点钟,大家都在早高峰上班,而我们是早高峰下班。”

虽然熬夜加班是常事,但是28年的从警经历,他从不曾后悔。“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做出的最正确最不后悔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选择去当兵,另一个是选择当一名人民警察”。杨志坚感慨地说,从军装绿到警服蓝,虽然身上的颜色在变,但心中的责任却永远不会变。

从部队退伍后的杨志坚从警基础几乎为零,从基础的法律条文到从犯罪分子的审讯,再到老百姓纠纷的调解,杨志坚凭借着勤学善思、勇于担当的工作原则和责任意识,逐渐成长为公安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的能力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肯定。

杨志坚的调解工作还在继续,他说作为一名光荣的老兵,老民警,在一行爱一行,无论是军人还是警察,尽管身份变了,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份赤诚的情怀和初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