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中国现代保安业在深圳起步,迄今走过了35个年头。

2010年,保安市场开放,民营、外资企业均可依法注册经营保安公司。

市场的开放带动了保安行业的高速发展。据统计,保安从业人员超过600万。

这个就在住房楼下,肩负着维护业主安全的特殊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渐渐露出了“恶”的一面。

贵阳的王女士,准备把一些日常用品搬到新家里。

没想到刚下到一楼,就被一个值班保安拦下询问: “这是什么,搬到哪里去?”

王女士急忙解释,并出示了门禁卡,没想到对方不仅不放行,还借着酒劲大声嚷嚷。

正赶上下班回家的时候,来来往往的人都看向王女士,让她觉得颜面尽失。

王女士的邻居从门口经过,急忙证实王女士确实是业主,但这时候,保安却非要王女士开“出门条”,才能放她离开。

足足折腾了两个多小时,王女士才终于获得了从自己家小区离开的权利。

有人戏称,在大城市,门禁卡才是身份的象征。

半夜回家的Jack,被拦在了门外。

保安的每个问题,都像是一个个巴掌,把他打回近期的痛苦:

你有门禁吗?

没有?你等一下住户吧。

不行,最近小偷多,业主都维权了。

房东没给你门禁?小伙子你们是群租房吧?找了黑中介吧?

......

物业开始严格实行门禁制度,小区越来越难进。

来自内部的伤害和矛盾却越来越多,这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地方。

如果说保安对待业主只是阻拦,那么对待搬家工人的态度,就更加恶劣:

《杨光的快乐生活》中,有一段保安万般为难搬家工人,到最后两拨人打起来的情节。

当搬家工人解释说,搬完家马上就离开的时候,保安队长拿出了威严,一定要登记才能继续搬运。

搬家工人同意去登记,保安队长却说,一定要把车先开出去,登记完之后再开进来。

如果说登记是为了保护小区居民的安全,那么把车开出去就是纯粹借着自己的身份为难了。

登记完之后开车回来,搬家工人却又被保安队以停车的地方是业主买的车位为由驱逐。

搬家工人倒车的时候,保安队把垃圾桶推到了车后面,偷笑之后反过来讹搬家人员。

保安队长更是说出了:“车撞坏了怨你技术不好,垃圾箱撞坏了得赔钱”的话。

终于,被百般戏弄的搬家工人向保安队长挥出了拳头。

如果换个角度看,电视剧的灵感往往来源于现实。

那么,现实生活中应该不缺乏搬家行业的工人,在正当工作的时候被保安百般刁难、呵斥、驱逐的例子。

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提出了平庸之恶(the banality of evil)的概念。

最极端的恶也许并不是来自变态或者狂热分子,普通人在日常心理驱使下也会犯同样的罪行。

从一个小矛盾演变成为暴力事件,也许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时间。

(频发的保安冲突事件)

如果能更关注进进出出的大门,更关注自己家门口的地方,也许就不至于出现这么多惨烈的事件。

过去我们总说要远离暴力,远离纷争,但当自己的家门口频发暴力冲突事件的时候,该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

总是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小区保安总是与各个群体产生摩擦?是他们生来好斗吗?其实并不是。

不完善的制度、单一的矛盾处理方式、保安人员职业归属感的缺乏,都是造成矛盾的原因。

有时候我们大概忘了,拥有合理证件的搬家工人进小区不再被刁难,拥有合法证件的业主不再因为各种理由被阻拦,才应该是一个小区的常态。

喊打喊杀、有仇必报确实大快人心,但在暴力之后吸取教训、善后和预防其实要困难得多。在一次次冲突之后,我们将渐渐看清自己与恶的距离。

蚂蚁搬家:搬家行业老司机,懂搬家,懂生活,更懂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