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生报道网讯 2018年8月11日6:00,CCTV10频道《人物》播出了遂宁中学高78级校友、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孟凡超专访节目——《孟凡超》,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收看。

孟凡超--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他先后主持、组织、参加了20多项国内外著名的特大型桥梁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大桥连接珠海、澳门特区和香港特区,实现了三地1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登陆点如何选择

港珠澳大桥是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全长55公里,在大桥西岸的登陆点问题上,珠海与澳门特区各自提出了不同意见:横琴岛和情侣路。

2004年,孟凡超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天:他带领设计团队沿着伶仃洋西岸,一步一步去寻找最佳的登陆点,数次无功而返。有一天,他们心情沮丧地从澳门返回珠海,就在要进入拱北关口时,孟凡超突然发现,在澳门关和珠海关之间,有一个过渡地带。

中华白海豚如何保护

港珠澳大桥无论是规模还是所处环境的复杂程度,都是当今世界“无桥能及”的。就在孟凡超带领设计团队日夜奋战之时,一个有关中华白海豚的环保问题被提了出来。

环保专家提出,港珠澳大桥跨越的伶仃洋海域,正好经过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专家们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们建议大桥要么绕行,要么不要建。

环保是一道高压线,也是一个必须坚守的规矩。

孟凡超带领团队仔细研究白海豚的生活习性,不断思考如何尽可能减少工程对白海豚的干扰和影响。为此,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四化”建设理念,宗旨就是提高大桥建设的工业化水平。所有大型构件,全部在工厂完成,再运抵海上安装,最大限度减少海上作业的人员、时间和装备数量,从而把对白海豚生活的干扰降到最低。

设计方案如何确定

2006年,孟凡超带领团队完成了大桥三种总体设计方案,分别是全桥、全隧和桥岛隧组合方案,几年的可行性研究征程,似乎就要画上一个句号。

然而,令孟凡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总体方案论证会上,各类专家意见严重不统一,尤其是桥梁专家,一直坚持应采取全桥方案。原本是提供各种可能性的选择方案,反而成了专家们争论的依据。

在孟凡超心里,最可行的还是桥岛隧组合方案。所谓桥岛隧方案,就是把桥梁、人工岛和隧道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通道。在孟凡超的坚持下,桥岛隧方案得以通过,这也是孟凡超和他的团队集体智慧的完美呈现。(稿源 遂宁中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