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一些印度学者却否认中国象棋的起源说法,甚至荒唐地认为是印度的发明,而给出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因为象棋中的“象”这个棋子代表的是大象的意思,而大象一直是印度皇家军的标配,是一种保卫皇权的专用军队,非常符合象棋中“象”这个棋子的作用,而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象,所以象棋不可能是中国发明。随后我国考古学家也马上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从我国出土的许多皇家陵墓的殉葬品看,古代的王侯将相除了喜欢围棋以外,象棋也是平时消磨时间的必备,因此就有许多名贵材料制作而成的象棋陪葬品,其中不乏有青铜质地、金银质地、象牙质地等象棋的棋子和棋盘,古代象棋文物的出土也是再次打脸印度发明说。


在古代那枯燥乏味的日常生活中,社会底层人士想要打发农忙以外的无聊时间,下棋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而象棋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款。

将军不离九宫内,士止相随不出官。

会下中国象棋的朋友们一定对这个口诀非常熟悉。没错,每每执棋者在棋盘上驰骋的时候,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血战沙场的绝世英雄,有一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壮志豪情。”


中国象棋的起源

然而大家虽然知道中国象棋是中国特产,但对于中国象棋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根据北宋文学家晃补之的说法,中国象棋最早起源于远古皇帝时代,而元代僧人念常却说是起源于神农家族。

另外还有纣王起源、春秋起源、楚汉争霸起源等等。其中以楚汉争霸起源的说法认可最广,因为棋盘上清楚地写着“楚河汉界”。

而中国象棋作为军事类游戏,却包含着中国兵法独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核心理论。因为中国象棋讲究的是“将军”制胜的策略,也就是把对方老将困死在九宫格内即可,并不提倡吃光对方棋子。

因此象棋文化随着几次民族融合以及贸易的流通而流传世界,特别是东南亚的各个国家,象棋更是一种比赛运动。

现如今也是跻身世界三大棋盘运动之一,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象棋的印度发明论

然而一些印度学者却否认中国象棋的起源说法,甚至荒唐地认为是印度的发明,而给出的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因为象棋中的“象”这个棋子代表的是大象的意思,而大象一直是印度皇家军的标配,是一种保卫皇权的专用军队,非常符合象棋中“象”这个棋子的作用,而中国古代并没有大象,所以象棋不可能是中国发明。

到了十七世纪末的时候,一位英国文学家也把中国象棋的起源归纳到了古印度,而他的理由和印度学者一样,他没有在中国看到大象,而在印度却随处都可以看到大象,因此他也就“自作聪明”的把中国象棋的起源交给了印度。

其实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出现这种误解我们尚可理解,但一个名叫方舟子的中国学者也表示支持印度学者的说法。


方舟子,有生物化学博士的学位,曾经出版过众多关于生物科学方面的书籍,而且他喜欢评判,言辞也非常犀利,对于大象也有独特的研究,因此他在研究中国生物历史后表示支持印度学者的说法。

就在他对自己的理论自信满满的时候,却被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典故狠狠地打了脸。

三国我们都很熟悉,魏蜀吴三国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特别是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存在的争议也最多,但争议归争议,在他的身上也却是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典故,而有一则典故就是他和儿子曹冲一起“秤象”的故事。


证据确凿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既然有这个典故,那也就说明三国时期的中国就已经有大象,那么印度学者和方舟子所谓的理论也就不攻自破。

随后我国考古学家也马上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从我国出土的许多皇家陵墓的殉葬品看,古代的王侯将相除了喜欢围棋以外,象棋也是平时消磨时间的必备,因此就有许多名贵材料制作而成的象棋陪葬品,其中不乏有青铜质地、金银质地、象牙质地等象棋的棋子和棋盘,古代象棋文物的出土也是再次打脸印度发明说。

历史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印度学者只是一味地追究“象”这个棋子,但是却忘记了还有“车马炮卒士”等棋子,虽然“象”确实是大象的意思,而且印度确实有许多大象,但是其他的棋子好像都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另外印度不论是从古籍典藏还是文物的出土,都没有出现过象棋,这也就足以说明问题。

反观中国,不仅有大量关于象棋的记载,而且还有出土的文物。

也许有人就要说了,那“炮”这个棋子如何解释?世界上最早的大炮也不过是明清时期。

其实这是对中国古代军事知识的一种极度缺乏,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拥有“投石炮”这种攻城装备,而象棋中拥有“隔山打牛”特殊走法的炮,也就是来源于此。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文化史》、《楚辞·招魂》、《广象戏格·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