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

有没有注意到呢

其实今年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必看的艺术大展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当代

从现实主义到抽象主义

从亚洲到欧洲

下面是HAPPY MOMA为你整理的展讯合集

📍北京

达·芬奇的艺术:不可能的相遇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9.4.16-2019.5.23

今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全球已经刮起了一股关于这位画匠的艺术风暴。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达·芬奇的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想要一天之内看完达·芬奇的十余件作品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今年初夏,在中央美术馆,将这些“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天使报喜》约1470年 木板油画 弗洛伦萨乌菲齐馆藏

《最后的晚餐》 1498年 壁画 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餐室

本次展览将采用国际领先收藏级数码还原技术,对17件分别收藏于卢浮宫、乌菲齐美术馆等世界级博物馆级的代表作品进行高清晰度且等大的复制,高度还原画面质感与色调色温,集中重现达·芬奇最重要的艺术创作遗产。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9.6.15-2019.9.1

这是巴勃罗·毕加索在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展,展览囊括了103件作品,包含绘画、雕塑、以及纸上作品等。

展览中所呈现的三十年涵盖了青年毕加索的艺术发现与酝酿时期,其风格经历了从学徒时代的学院派现实主义,到立体主义的伟大冒险,再到战向古典风格的回归;从蓝色时期和粉色时期交替出现的忧郁和情感相关主题,到他具有开创性的原始主义探索等诸多变化。

《习作》 1920年 国立巴黎毕加索美术馆

《恋人》 1923年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

与惯常将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简化为一系列严格定义和相互封闭的创作时期的策展方式有所不同,此次展览在不同创作阶段之间保留了开放性和穿越性的视角,由此呈现同时存在于毕加索身上多种看似矛盾的艺术语言,也使观众得以体察这些艺术风格转变背后的历史与个人生活现实。

路易斯·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松美术馆 2019.3.24-2019.6.23

在布尔乔亚的全部作品中,最具意义的容器被理解为她对母亲的颂歌:巨大的蜘蛛雕塑《妈妈》高高耸立,参观者在蜘蛛腿间行走。如果《原始纽带》对母子关系的动态描述是图解化、原型化的,那么在《妈妈》中,布尔乔亚向我们展现了她母亲的所有特征。它不是抽象的反映,而是对她们关系的多方面的、具体的形式化展示。

《妈妈》1999年 泰特美术馆收藏

《歇斯底里之弧》1993年 青铜、抛光铜绿

对于布尔乔亚而言,双重性,是其与他人关系的本质,是一切的根本。在她的作品中,事物往往具有相反的表现形式:与对方保持联系的愿望永远掩盖了分离的现实;与其他人完全融合的愿望因害怕被吞噬而被击穿。

📍上海

觉色敦煌:1650敦煌大展

宝龙美术馆 2019.4.27-2019.7.14

大展采用全新造景,运用全息投影技术等多种创意多媒体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带您体会三千世界三千佛的净土世界,“迷失”在绚烂神秘的艺术迷宫,思过去、看现在、观未来;更有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高精度仿制敦煌洞窟、高精度复制壁画和彩塑,置身于多媒体光影打造的千年时空长廊,一心一身,流连忘返,沉醉于敦煌的绝美。

《金刚力士》 北魏莫高窟第251窟

《东方净土》 初唐莫高窟第220窟

大展现场将“重现”千年之久、莫高窟最大壁画——《五台山图》,首次打破敦煌壁画静态展览形式,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让其“活”起来、“动”起来,更有来自敦煌藏经洞的复制藏品——《放妻书》等26部遗书,以及敦煌供养人系列展品,带您穿越千年时空,感受中国中古代社会生活细节与世俗百态。

📍日本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

1900年代的维也纳和日本

东京美术馆 2019.4.23-2019.7.10

为了纪念Gustav Klimt逝世100周年,东京都美术馆将展出近20件他的画作,堪称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ustav Klimt回顾展。这位19世纪末维也纳艺术圈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在如今仍然拥有压倒性的人气。惊喜的是,展览除了有他为人熟知的华丽无比与感官大开的作品,还将展出他鲜为人知的自然主义作品。

《伦敦环球剧场》 1888年

从左至右:克林姆特《Sonja Knips 像》1898

惠斯勒 《白色交响曲二号》1864

在本次展览会上,不仅装饰维也纳分离派会馆的壁画得以精巧复制、完美再现,而且与克林姆特同时代活跃于维也纳的画家们的作品,以及受其影响的日本的美术作品也一并展出

第四届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

濑户内海岛屿群 2019.4.26-2019.11.4

每隔三年,日本濑户内海的十几座大小岛屿都会迎来一大批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他们来到岛上,和当地居民同心协力打造艺术作品,又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慕名而来,沉浸艺术世界的同时,跳岛欣赏独特的自然风光,这场艺术界盛会便是濑户内国际艺术节。今年是艺术节的第 4 届,4 月开始,11 月为止,错过此次,再等三年。

戏剧、舞蹈表演等多元化艺术项目,在艺术节中所占的比重也会逐渐增高。荷兰的 Christiaan Bastiaans 将麻风病做为主题的“贵重的行李”作品将装置艺术化,世界有名的女演员 Liv Ullmann 及笈田 YOSHI、大野庆人、石桥静河等人将进行演出。中国台湾的数百人阿卡贝拉合唱团Vocal Asia将在各岛演唱,展开新的尝试。

📍芬兰

赫尔辛基儿童设计周

赫尔辛基 2019.9.5-2019.9.15

2018年海报

每年九月在芬兰举办的赫尔辛基设计周是欧洲最大的设计节,横跨时尚、建筑和都市文化。从2013年起,The Children‘s Design Week成为每年设计周的常备项目。这个创新性的项目旨在传播设计教育以及儿童对于所生活环境的认知,除了赫尔辛基市博物馆、市政大厅,城市各处也会举行不同的儿童节目。

在赫尔辛基儿童设计周里,不同的场地也有着内容清晰分明的活动功用,如去年,市博物馆主要是提供设计、建筑相关的工作坊,市政大厅更为关注孩子们对于城市规划的想象和感知,而Kattilahalli则会变身成为一个“Magic Forest(奇异森林)”,让孩子们在其中与不同的动物互动,开展未知的探险。

📍 西班牙

贾科梅蒂在普拉多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2019.2.4-2019.7.7

展览现场,七个女性雕塑与丁托列托的作品 普拉多博物馆

2019年是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的两百周年纪念日,“贾科梅蒂在普拉多“便是配合博物馆两百年活动的展览之一,这也是普拉多博物馆第一次剧本贾科梅蒂的作品。策展人Carmen Giménez将这次展览视为贾科梅蒂逝世后对博物馆的一次访问。展出的20件作品中,均借展于西班牙和其他地区的公共或私人收藏。他的作品展示了无论艺术史发展到何种阶段,人都被作为有代表性的永恒的描摹对象。他一直关注人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形式。也因为他对造型问题的关注的变化,表达的方式也在变化,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种关注转而牢牢地依赖于超现实主义。

《战车》 1950 青铜上漆

《迭戈》 1953 布面油画

本次展览展示了他从1945年到1966年去世这段时期。这段时间中,他的艺术实践集中于表现人,特别是与他最亲近的人。作品展现了他不知疲倦地对超越了模特的肤浅外表的渴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可怕的战争经历对于艺术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肖像作品透漏出更多的激进本质,把这种痴迷地追求表现地更加明显了。本次贾科梅蒂的作品还将于2019.5.25-8.24于日本大阪国立美术馆展出。

📍 美国

胡安·米罗:世界的诞生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MOMA)博物馆 2019.2.24-2019.6.15

胡安·米罗:世界的诞生 MOMA展览现场

胡安·米罗经常被归类为超现实主义画家,虽然他从不把自己归属于任何派别,但作为一个少言寡语的人,他也从未做出过任何解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策展人凯若琳·兰彻纳(Carolyn Lanchner)和米罗的孙子曾一起呼吁艺术界重新认知米罗对现当代色域绘画艺术的超前探索。

《世界的诞生》 1925 布面油画

《猎人(加泰罗尼亚风景)》 1924 布面油画

米罗作品里的变形和符号化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实物,每一根线条和色块都是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反复练习,他对细节一丝不苟,是一种精心制作的非理性和非逻辑。他还喜欢当时的一种新涂料瓷漆,利用瓷漆在干的过程中流淌开来的效果掩盖绘画痕迹,《世界的诞生》背景里的黑灰涂色也是呈流淌状的刻意营造出来的无意识效果。

📍法国

弗朗西斯·培根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2019.9.11-2020.1.20

1929年,弗朗西斯·培根在伦敦找了一间工作室,边做室内设计师,边不断进行着水彩画与素描作品的实验性创作,在这个时期,培根的作品有着一种类似于立体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风格。1929年,他回到伦敦找了一间工作室,边做室内设计师,边不断进行着水彩画与素描作品的实验性创作,在这个时期,培根的作品有着一种类似于立体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风格。

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面目。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培根喜欢表现孤独和苦恼的主题。他所绘制的人物在画面上变成了一种令人不适恐怖,巨大的苦痛感撞击着观者的心灵。

再一次

一/ 起/ 发 / 现/ 美/ 吧

春季绘画书法课时惊喜价

9.9元===一个月4次体系课程

邀请你的小伙伴一起来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