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王牌特工的养成之路。
信仰与组织
1912年1月1日,菲尔比降生在印度安巴拉,他的父亲在印度政府内任官员,且有英国伯爵爵位 ,菲尔比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1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接触并阅读了大量的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此外还参加了社会主义者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逐渐培养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1933年菲尔比从剑桥大学毕业,他选择投身到奥地利维也纳火热的工人革命运动中去,也就是在这期间,他被苏联情报机关吸纳。王牌特工的养成总是会经历漫长的过程,在中欧地区从事情报工作1年多后,苏联情报部门安排菲尔比回到英国,他将得到更多的锻炼。
第一次危机
回到英国后,通过一系列运作,菲尔比成功隐藏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身份,他开始以自由党月刊《评论的评论》副主编一职活跃在英德两国政要中间。西班牙战争爆发时,菲尔比以英国《泰晤士报》驻佛朗哥将军部队随军记者的身份被安排到西班牙搜集情报,在这期间,他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危机。

菲尔比有一个习惯,他喜欢将一些联系密码写在纸上放于裤子的小兜里,这样便于紧急联系之用。有一次,在西班牙科尔多瓦地区活动时,菲尔比在下榻的旅馆中被国民警卫队紧急带走,在面临搜身时,菲尔比灵机一动将钱包扔出来,当搜查的人检查钱包时,菲尔比急忙将兜里的纸条吞进肚子里,这才免了一劫。
第二重身份
当战争的阴云笼罩到法国上空时,菲尔比又被派到了法国,他的身份仍然是《泰晤士报》战地记者。由于工作出色,1940年夏,英国国防部将菲尔比吸纳进入英国秘密情报局(军情六处),至此,菲尔比开启了他的双面人生。

短短一年时间,菲尔比就经历了破坏活动科、特别行动执行处、以及从事反谍报活动的第五科。二战期间,德国人发明了恩尼格码密码机,世界上只有英国将这个密码机破译了,菲尔比利用职务之便,将破获的大量情报传递给苏联方面。著名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期间,菲尔比将德军的作战部署以及作战计划及时传递给苏联,为苏联赢得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插进敌心脏
在对德战争将要结束前,英国人将情报工作的中心作出调整,他们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对苏联的渗透和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渗透的工作中。当传出军情六处要设立一个第九科来统领这一方面的工作时,菲尔比利用苏联情报机构的支持,最终坐上了第九科科长的宝座,此后,他又通过一年的时间将第五科与第九科合并,得到了更大的权柄。
在菲尔比任职期间,英国针对苏联情报机构布置的行动屡屡失手,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更要命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令菲尔比感到惶恐。

1945年8月,苏联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副领事伏尔科夫向英国总领事馆提出政治避难的请求,条件是提供苏联在国外间谍网及情报人员情况。菲尔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不妙,经过一番周旋,伦敦方面决定让菲尔比前往土耳其处理此事,可以想见的是,此番伦敦方面的安排使菲尔比暂时脱离险境。
伏尔科夫事件让菲尔比在伦敦方面备受质疑,但由于没有证据,伦敦方面只好将菲尔比外放,先后担任过英国秘密情报局土耳其站站长等。
美国与荣归
此后,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菲尔比被派往美国,担任英国秘密情报局在美国的负责人。当然,菲尔比在美国的处境也不是很美妙,由于1944到1945年间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严重泄密,美英之间进行了大量的反间谍工作,菲尔比不仅要隐藏自己,还要协助苏联方面营救自己的同志,可以想见其局势多么紧张。
但就是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菲尔比依旧策划了伯吉斯和麦克林出逃事件,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菲尔比策划了此次事件,但美国方面一致认定菲尔比是苏联间谍,并要求英国方面对菲尔比严惩,但伦敦当局由于种种原因,只是对菲尔比作出了辞退处理,那一年是1956年。

此后,菲尔比以记着的身份前往贝鲁特,继续从事情报工作,由于伦敦方面对他的处理没有完全公开,他得以继续用英国情报人员的身份开展情报工作。
直到1962年,苏联高级情报人员乔治·布莱克被捕后,菲尔比的身份才被真正确定。1963年,苏联方面宣布为菲尔比提供政治庇护,不久后,苏联授予菲尔比“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和“各国人民友谊勋章”,并被授予克格勃上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菲尔比在英国工作期间曾因成绩卓著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苏联1990年发行的人物邮票——菲尔比
几年后,菲尔比出版了《我的无声战争》一书,对英美情报机构进行讽刺挖苦。更具传奇的是,据说还有一位叫罗伯特·汉森的人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走上了间谍生涯。
总结
从菲尔比的情报生涯来看,一个优秀的特工的养成之路,大概可以有这样一个脉络:信仰坚定+处事机变+超凡忍耐+借势而为+天时人运。
限于笔力,希望各位读者可以多多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