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院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办了“材艺杯”文学艺术比赛。

评审兄弟社团:书山学社

你知道吗?书山学社是大工最老的读书类社团之一。这里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小哥哥小姐姐。欢迎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加入呀。

经过初审,现将成绩较高的小说及散文作品进行网络评审,得票成绩占总分10%,快来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一票吧!投票日期截止到12月17日24:00。

(向上滑动启阅)

1.火星水——火星的眼泪(节选)

穿梭于历史的洪流,遥望数十亿年前的茫茫宇宙,那是一颗美丽的星球,他黑蓝相间的绚烂犹如深遂的明眸,他穿过黑暗的寂然,默默守望着自己身体上一份生命的兴盛与灭亡。

在成熟的河谷网尚未出现的时期,由于火星南半球磁场较强于北半球的分布优势,它拥有了南北半球地形不对称的特殊结构,地表内部的对流更促使它产生不断变化的磁场。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与海底金属矿产生的涡流共同作用,大量的热能被海水吸收,其余的则挥散到大气中,如此往复几万年,火星构成了其独有的高温环境,并保持十分良好的稳定结构。

在这样一个高温的环境中,海洋深处渐渐形成一带生命群,他们随着洋流漂散到火星表面各处,历经几亿年的进化,各种不同形态的生命物种逐渐从海洋迁移到陆地,终于,一类具有动手能力的生命出现了,由于体内高量的金属元素与适合高温的特质而称为“金赤”,他们与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火星独特的生态系统,渐渐地,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他们走出狭隘的生活环境,以大部落的形式迁移到一些尚未被发现的陆地。那时的火星已存在繁密的森林,并协助顺应自然的调节,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气候。金赤们傍水而居,采伐植被与捕猎野生低等动物成为了他们更为普遍的物资来源,他们的部落内部分工明确,生活条理十分清晰。依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更是造就了一代代灿烂的金赤文明。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几万年,当科技的曙光照亮火星时,迅速发展的科技化产业与金赤高度分化的大脑构成一抹金属的底色,短短几百年,金赤已经能够在海洋中冲击出游离的离子,依靠火星磁场控制其定向移动为全部落提供必需电能,部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整个星球都弥漫着工业与科技的味道。恰巧,此时的火星已出现成熟的河谷网,金赤们巧妙地利用水资源满足工业上的必需。后来,金赤们将目光放到了未知的宇宙,为了能够发掘更有效的能源资源,各金赤部落决定开启“寻宇”工程。然而,全球的金赤纷纷为这项工程所需的超韧性材料而陷入迷茫。

2.反璞(节选)

Chapter 1 Bever

天历2795年7月26日,肃原①。

在阴云围困的城中久居,大概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阴郁吧。

不大不小的雨已经落了三天,李愔轻轻地敲着车门,“这次电网损失不小啊。”

“嗯。”司机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

适才的对话似乎只是李愔无意为之,他依然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手指轻敲着节奏。

“到了。”车停,“张经理在上面等你。”

“嗯,麻烦谢叔了。”李愔打开车门,任由雨水滴落在身上,就那样直直地站着,默默地看着眼前浮雕精致的镀铜大门。随后,缓缓走了进去。

一楼大厅服务台,中间那位看起来年龄稍长的女员工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李工?您这次来是……”

“我来见张诜云。王姐,不用传告了,是他约我来的。”说着,李愔径直朝楼梯走去。

被称为王姐的那个员工转头看到了身边小姑娘询问的目光,说,“刚才来的那位是李愔,环境工程师,原本是张经理最看重的年轻人,不过一年前辞职了。他这次来……应该不会是想回咱们公司,就先不必记了。”

李愔缓缓地在楼梯上走着,这楼梯他踏过五年,承载了太多的回忆,他不由得想到自己多年前面试的情景,也想到了,一年前……

“你疯了!”李愔站起来,对坐在对面的人大喊,神色间满是惊愕与随之而来的愤怒。

对面的中年人缓缓直起身,原本坚定锋锐的目光逐渐变得柔和,“你还是缺阅历,这就是世道本来的模样啊。”李愔冷笑,“这可不是公平竞争,不,应该这么说。”李愔直视着那个中年人的眼睛,“这比谋杀还可憎。”那个中年人皱眉,“只是一个设想而已,没想到你这么激动。”“一叶知秋,我只是个靠本事吃饭的,对这事没兴趣。”李愔说完便转身离开。

这么想着,李愔已然上到了第五层,宽敞的过道里人们匆匆走着,对这位来客毫不在意,只有一人看到他,笑着摆手:“哟,李哥,想我们啦?”李愔难得笑了,“别自作多情,我来见老张。”“哦?回来上班?”李愔面色微微一沉,“不,只是……有点事。”“哦。”打招呼的那人没再多说什么,走过来拍了拍李愔的肩膀,就向他身后走去。

李愔在原地站了片刻,转身望着那人的背影,叹了口气,继续向会客室走去。

会客室内空无一人,李愔刚坐下,就听到了细微的“嘶嘶”声。“哼,这老古董还没换。”只见李愔面前,缓缓出现一片自顶棚连到地板的环形水雾,组成一块弧形的水幕。

一位头发花白而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身影投射在水幕左侧区域,同时响起声音:“欢迎各位贵宾,下面请容许我介绍卧云公司最新研究成果。”说话间,那道投影又向水幕中央走了两步,站定后身旁亮起两行小字“卧云科技公司研发部经理 张诜云”。

“首先明确一下,记忆并非事件的连缀,而是一切感知和思考的存档。而且,它们的保存完好程度很可能远远超出你们的预想。”说着,投影微微向右侧身,停顿片刻又转过头面向水幕外,“因为,根据我们的研究,证实了中央脑系统学说,即,自记忆清晰稳定的某个时间点开始,它们,就全部存于你的大脑当中。”同时,投影向外伸出一根食指,正对着李愔。“我说的那个时间点因人而异,不过对正常人来说,最晚十岁左右。”说这句话的时候,投影缓缓收回手指,并将双手背在身后。“所以说,只要我们能使自己的意识沉入记忆存储库的某个十岁后的时间点内,我们就会完完全全地再次感受一遍曾经。”

说到这里,投影再一次停顿,目光扫视面前的沙发,仿佛在观察预想中“各位贵宾”的反应。“再给各位解释一下,就如我之前所说,记忆不止包括各种感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还包括思考,例如,你记得你在踏入这个房间前脑子里想些什么。那么,当你身处记忆中,你认为自己的意识在活跃,在感知、在思考,实际上你的意识仅仅承担读取记忆的作用,即,记忆中,就如当下一般真实。显然,你自己不会知道自己身处记忆中。也就类似于,穿越时空。当然,这里说的是真正的穿越时空而非影视中虚构的情节,即时间维度上永远只有一个你,回到过去,就是曾经的那个你,不会多出一个。”

“我们将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回忆起的内容,即我们一般认知中的‘记忆’称为显见记忆。它们,便是我们进入真正记忆的门窗。那么,经过如此多的铺垫,终于可以进入正题了——我们找到了打开那扇门的钥匙。我们将这项技术称为,‘反璞’。”

3.答案在风中飘荡(节选)

她的双眼总是迎着风落泪,情不自禁的。

她的生活是简单的,对她来说也是乏味的,而生活唯一的发自内心的喜悦不过是山风。

家是远离城镇的小山村,有一条小路能直接通往家门口,家中有个院子,是没有栅栏的,站在院子里,能望见不远处的山,一座连着一座,似乎触不到尽头,山底是水稻田,整齐划一,山并不高,也就成了她玩耍的天地,她总是喜欢站在山头,仿佛眼底的一切都如此的渺小,感受那轻柔的风,抚摸,慰藉,从指间,从脸颊,吹湿了她的双眼,化成眼泪,随着风去到远方,所以她是羡慕风的。有时,她会幻想自己是云,至少能够随风而去。

在她儿时的记忆中,似乎只有爷爷奶奶,他们是农民,能识得几个字,终日在农田与菜园里忙碌,儿时,她都是坐着爷爷的老式自行车去城镇的小学念书,自行车很大,很高,所以爷爷在车前面的横杠上固定着一张小板凳,那是她的位置,她坐在那儿,爷爷搂着她,上学,回家。后来,她不再念书,在家中帮着爷爷奶奶做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就是在不断重复中度过的,但不同的是,遇见了他。

她翻出了一张照片,这是唯一一张他的照片,她仍然保存着。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张照片,已记不清与他的相识,照片中的他,站在院子里,背对着山,手提袋子,微侧着身子,双眼注视着远处,荡漾着一丝的喜悦,手很不自然的微微提起,好似在挽回。他是在告别?是在留恋?而如今他是否满意,她不由的问。

他是她生命中的过客,却改变过她。她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但在她的心底,她也渴望追求与属于她的自由。她喜欢不远处的山,更喜欢山风。她望着它们,望得出神,好似一切美好的想象都呈现在山头,她伸手触摸山风,想象随着风去她想去的地方,她的追求,她的幻想,而风是她所有精神的寄托,羡慕能像风一样轻柔,像山一般的辽远,如果是云该多好。

快来为你喜欢的作品投上一票吧~

图文|材料学院社团联合会

责编|林鑫

校对|新媒体部 侯远迪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