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运动员,都会要面对职业生涯临近尾声时的不舍。俄罗斯女排名将科舍列娃,在不久前与网友的互动中,透露了很多关于个人的想法。1988年的她,已经迈过了30岁大关,加上这几年的伤病影响,科舍表示已经开始规划退役后的生活,明年的东京将会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作为俄罗斯女排的双子星之一,科舍列娃在这个奥运周期鲜少在国家队效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年轻主攻还是无法对她造成有力冲击,她的奥运名额依然稳固。


在互动中,因为上赛季效力于广东恒大女排,所以科舍列娃特别提到了中国排球的训练模式。她认为,中国排球的训练模式并不适合其他地方。国外的职业运动员,崇尚个性和自由,不像国内球队过的是集体生活。两种模式并不能区别孰优孰劣,只能说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催生出来的差异化。科舍列娃认为,集体生活中条条框框是纪律化的体现,而纪律是进步的动力。关于中国俗语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她表示十分认同。


上个赛季,科舍列娃在西半球的联赛辗转多年后,终于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当广东恒大女排官宣她的加盟时,很多球迷感慨:继汤姆洛根之后,中国联赛终于又迎来了世界级的外援。虽然科舍列娃的伤病并没有康复,但是她在球场上的敬业精神,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的。特别在世俱杯上,作为球队当中进攻核心,队友基本没有顶级职业比赛的经验,科舍列娃在进攻上身先士卒,同时不断激励队友,俨然一副精神领袖的模样。在结束中国排超的比赛后,她二次转会回俄超,加盟了火车头女排,表现依然可圈可点。


关于在恒大效力的这个赛季,科舍列娃还强调了排超高质量的训练,帮助她在伤后依旧能够保持高水平。这个评价应该出乎很多球迷的意料,一般认知里我们的联赛训练水平是不如土超、意甲等真正的职业联赛的。不过,相比其他国内俱乐部,恒大女排从成立之初在训练和保障方面都走在了前列。不管是郎平还是方岩,都有欧洲联赛执教的经历,相当重视运动员的保护工作。世俱杯上,考虑到科舍列娃的伤病,方岩指导对于她的使用相当理性且克制。这一点,的确是值得学习的。


这些年,国内一直在讨论,要不要让联赛打破现在的体制化,彻底实现职业化。任何事停留在口头讨论时,似乎都是很简单的事,但是要落实到实际,却会发现困难重重。前文也提到了,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非常大,如果照搬西方联赛的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我们。科舍列娃点赞中国排球的训练模式,说明我们的模式下也是有可取之处的。现阶段,或许我们该做的不是选A还是选B的工作,而是找到合适的A+B模式,实现各方的共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