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邻居小丽说,他们家的孩子就是不睡午觉,"一到中午就开始来精神了,连大人中午都得睡一觉,这孩子中午不睡觉,会不会影响他大脑发育啊,睡眠时间少,会不会长不高啊。有的孩子的睡眠时间确实足够,家长就没有必要强烈的要求孩子一定午睡。

昨天邻居小丽说,他们家的孩子就是不睡午觉,"一到中午就开始来精神了,连大人中午都得睡一觉,这孩子中午不睡觉,会不会影响他大脑发育啊,睡眠时间少,会不会长不高啊?”

小丽的担心也是所有妈妈的担心,睡觉是大脑休息的一个重要渠道,没有充足的睡眠,是非常影响孩子的发育的。

于是为了让孩子健康的成长,许多妈妈们开始强迫孩子睡午觉。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一直在强调睡午觉的重要性,是否想过,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睡午觉?

人类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需要睡眠的时间来进行休息,但注意,这是大人睡觉的原因,孩子可不是这样。

有研究指出,年龄小的孩子之所以睡觉的时间长,不是因为大脑劳累,而是因为大脑神经的发育还未成熟,需要在睡眠中来进行补充,也就是说,其实睡觉就是为了给大脑神经留出发育的时间。

是否有困意,取决于自己的大脑,孩子不想午睡,代表孩子的大脑并没有给出指示,也从侧面说明了,不爱午睡的孩子,大脑神经是相对成熟的。

孩子可以在不午睡的情况下,保持活力,也是一种聪明的表现。

当然,孩子不午睡还与人类的睡眠方式有关,人的睡眠方式按年龄分为:多阶段睡眠、双相睡眠、单相睡眠。而3岁以上的孩子很多是单向睡眠,单向睡眠的孩子,只要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足够,就基本不需要午睡了。

孩子是否需要午睡,因人而异,家长可以可以参考下面这三点

1.孩子晚上的睡眠时长

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曾根据年龄,发布过一组数据:

在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失眠时间基本都是可以保证的,不能保证的是睡眠质量。

2.孩子的情绪是否平稳

保证睡眠时间只是一方面,睡眠的质量更加关键。可能大家会有疑惑,时长是可以定量的,睡眠质量怎么判断?

这就要看孩子的情绪,如果在白天的时候,孩子经常烦躁、脾气执拗、莫名其妙的发脾气,那可能就是没有睡好。

3.孩子是不是有午睡的习惯

孩子吃了饭之后是不是有“闹觉”的行为,如果有,就说明孩子确实需要午睡,家长就可以培养孩子午睡的习惯。

如果孩子吃完饭后神采奕奕、活力十足,家长就可以随着孩子来,不用让孩子睡午觉。

这里要注意,家长强制孩子午睡的话,不仅对孩子的发育没有好处,还会有负面影响。

家长强制性让孩子睡午觉,会打破大脑的运行机制,不仅不会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还会给它增加负担。

除此之外,对于孩子的心理也是一种伤害,强制性的行为会让孩子担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项研究显示:午间睡眠时间和晚间睡眠时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即3-6岁儿童午睡时间越多,夜间睡眠时间越少。

科学家解释说:

有的孩子一旦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回到家就晚到很晚才想睡觉,有的甚至凌晨才开始睡觉。

这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孩子在晚上身体里会分泌生长激素。如果错过这是时期,孩子就容易长不高。

而且身体的各个器官也都会在晚上进行修复,错过了晚上的睡眠时间,身体里的器官到不到休息,就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而生物钟是经过大脑和身体机能的运作,得出来的时间规律。

孩子不困就代表他的身体和大脑此刻不想休息,强制让孩子躺在床上,身体不想休息,自然就会做一些别的事,例如咬手指,咬被子。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会出现尿频的情况。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幼儿园强制孩子睡午觉,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有的孩子的睡眠时间确实足够,家长就没有必要强烈的要求孩子一定午睡。家长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不能强制性的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不仅仅是睡午觉,孩子的所有习惯都应该是,得是他自己想要养成,而不是父母强加给他。换句话说,想要孩子养成睡午觉的习惯,应该让孩子接受睡午觉这种形式,而不是逼着孩子睡。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