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人多谓河图为体为先天,洛书为用为后天,故河图与伏羲八卦相合,洛书与文王八卦相合。今本河图五行合另一隱而不现之土,其数为6,6为坤卦之数,且河图之数相合共55,55=11 x 5,11之根数为1,1在生成数中为纯阴之数,配坤卦,故曰:“洛以流坤吐地符”,其篇数为6,后天之象也。

闻道国学风欲起 易学起落几多秋

中华沉浮五千年 世人皆醒事自休

先后天八卦详解

解析洛书、河图、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之內在联系

一、前言

河图、洛书在易史上,争议甚大。

有争论刘牧所传河洛之真伪,有争论河洛之称谓,有争论河洛出世之年代,有的甚至认为河洛本身是虚妄而不可信的。

实际上,河洛在揭示易理方面,有其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河洛之争,实无损河洛于易学之重要地位。

至于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前人多谓伏羲八卦属先天而文王八卦属后天,后人亦有不赞同此说者。这问题应当如何看待?

论及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人多谓河图为体为先天,洛书为用为后天,故河图与伏羲八卦相合,洛书与文王八卦相合。亦有学者将洛书与伏羲八卦相合,河图与文王八卦相合。这两种方式,究竟孰是孰非?

在探究河洛八卦之内在联系时,少有人能以严密的理象数,作为研究的基础。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可信,不一定可靠。因为易学是“理象数”一体的,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而理寓于其间,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结合,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河洛八卦。

本文的目的,旨在以“理象数”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河洛八卦的先后天意涵,并探究河洛八卦之内在联系,进而提出这样的观点:

(1)洛书与伏羲八卦:表述的是先天之理。洛书乃伏羲八卦之图书,伏羲八卦乃洛书之卦象。

(2)河图与文王八卦:表述的是后天之理。河图乃文王八卦之图书,文王八卦乃河图之卦象。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二、先天与后天之概念

先天与后天,是蕴含在河洛八卦的最基本信息,在探究河洛八卦的内在联系之前,必须先对此有明确的概念。

“先天者”,阴阳未分,形质未成;

“后天者”,二气交互,品物流行。

《易经证释》:“先天不变,后天重在变;先天不用,后天重在用。由道言之,先天为主,后天为从;由人事言之,皆在后天,一至先天,无所为矣!故周易之用,为人道也,因时之宜,立道之极,而原始要终之事也。先天之易常静,后天之易常动,而静中有动,故先天必生后天;动中有静,故后天不离先天。二者异途同归,知其一则通其二。斯文王之圣智,乃能尽其变化,而建立周易之极,以全易之用也。”(《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全易大旨及习易要例,宣圣讲义,页四四至四五)★★★★★

先天与后天,一为体而一为用。

所谓“体用”,譬如河江海冰霜雨雾露云,皆水所化,水为“体”而河海诸物皆为“用”,无体用难成,无用体不现,体用浑然一体,非可截然分开。而天地万物,森罗万象,均先天之气所化现。★★★★★

《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

《论衡.言毒》:“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鬼臾区引《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周易.干卦彖辞》:“大哉干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所谓“一气”、“元气”、“太虚”、“干元”,同具肇基化元之义,均为先天之气之别名。

乾乃诸卦之根,乾生坤,乾坤交互生六子,合而为八卦,八卦化而为六十四卦,诸象成矣!故知古哲元气论,实有易卦为本,并非虚妄之言。★★★★★

乾乃纯阳之卦,故先天之气,亦名纯阳之气。道家典籍载之甚详──

《云笈七签。元始天王记》:“道本无名,亦无物耳!当鸿鸿蒙蒙之世。无所谓天,亦无所谓地,一囫囵炁胞耳。及气生于炁,阴生于阳,两仪始判,盘古生矣!太极成矣!万象乃垂!于是乎有天地,有万物……”

《修道办难后编参证》:“真一祖炁,历万劫而不坏,超群类而独尊,生死不拘,有无不立,为后天精气神之本,为先天精气神之主宰,乃至阳之物,天上之宝。”

《体真山人教外别传》:“一点真阳,生于天地之先,长于万物之前……”

先天纯阳一气,其数为一;后天阴阳二气,其数为二。O者,环互无端,先天阴阳未分之象也;一者,左右两端,后天阴阳分化之象也。故换个角度来看,O为先天,一为后天。角度不同,数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三、洛书、河图之数位排列

1、洛书之数位排列

洛书之数,自一至九,布列“九宫”。

五为中数居于中宫。

“一三七九”为奇数为阳数,位居四正,一在北方,三在东方,九在南方,七在西方;

“二四六八”为偶数为阴数,位居四隅,八在东北,四在东南,二在西南,六在西北。★★★★★

《黄帝九宫经》:“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兑御得失。”九数相合共四十五。★★★★★

洛书每行、每列与两对角线上之三数相加皆“十五”。朱熹谓“分合进退,纵横逆顺,无往而不相值焉。”★★★★★

2、河图之数位排列

河图之数,自一至十,布列“五方”。

“一三五七九”为奇数为阳数,亦称“天数”;“二四六八十”为偶数为阴数,亦称“地数”。★★★★★

《周易.系辞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一六居北,三八居东,二七居南,四九居西,五十居中。

《太玄经》:“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五相守而居乎中。”

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生数为阴,成数为阳,阴生阳成,生成互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生数居内而成数居外。★★★★★

河图五行流行相生之序为:三八木生二七火,二七火生五十土,五十土生四九金,四九金生一六水,一六水生三八木。

河图五行对待相克之序为:一六水克二七火,二七火克四九金,四九金克三八木,三八木克五十土,五十土克一六水。

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之间,五为根数,相减均见五。

四、洛书、河图的天文学依据

关于洛书、河图之由来,众说不一。

《尚书》记载:“河出龙图,洛出龟书,赤文绿字,以授轩辕。”

汉孔安国则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据朱震《汉上易传》所载,第一个把河图洛书图式公诸世的是北宋的刘牧。朱震谓河洛的传承,乃“刘牧传于范谔昌,谔昌传于许坚,坚传于李溉,溉传于种放,放传于希夷。”陈抟(希夷)从哪里传来没有再往下讲。依据太极图的传承,大概要上推到魏伯阳,再上推到河上公。黄宗炎《图学辨惑》:“太极图者,始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

汉前虽有关于“河洛”之论述,但历来有说无图,宋人突然把图公诸于世,这图究竟是前人所传,或是宋人所创,引发了许多争论。

从宋朝欧阳修开始,人们对河图洛书的真伪问题就提出质疑,以后愈演愈烈。起初还争论刘牧所传河图洛书的真伪,后来就发展到连河图洛书本身也成为'虚妄’而'不足信’了。尤其是清朝的胡渭,他在《易图明辨》里,大有把河图洛书辨没有了才肯罢休的气势。

对此,马恒君在《周易正宗》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可能性:“古人既然认为它是大宝,当然也就不会轻易示人,珍藏必秘,也就只能在少数人中秘密传承。朝代的变革、战争的频仍、年代的久远,都可能使它流落在野,宋朝才公布出来也是合乎情理之事,至于原物那就更难找到了。依据发展的线索,似乎先流落到道家手里(老子本人就做过柱下史),在道家学派中秘而不宣多年,然后才露出端倪。”(以上均节选自马恒君《周易正宗》一书)★★★★★

在缺乏可靠考古实物的情况下,本文不拟推究河图洛书的真实起源,也无意加入河洛真伪的论辨,而是在今本河洛实具备客观依据的基础上,直接探究其义理内涵及其与伏羲文王八卦之内在联系。

邹学熹在《易学精要》一书中指出: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45数演星斗之象。洛书的实际天象,可参看古代遗传下来的《洛书九星图》。《洛书九星图》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標志,便於斗柄在天上辨方定位。从图中发现九星的方位和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中宫五星称'五帝座’乃北极帝星之座,为五行之首,居中央而临御四方;'五帝座’下方为'北极’一星,恆居北方,以此定位;北极对宫南方是'天纪’九星;正东方是'河北’三星;正西面是'七公’七星;'天纪’之左是'四辅’四星;'天纪’之右是'虎賁’二星;北极之左是'华盖’八星;'北极’之右是'天厨’六星。

“洛书九宫之数,以一、三、七、九为奇数,亦称阳数;二、四、六、八为偶数,亦称阴数。阳数为主,位居四正,代表天气;阴数为辅,位居四隅,代表地气;五居中,属土气,为五行之祖,位居中宫,寄旺四隅。医家以土居中央而布四旁,各寄旺十八日;术数家以中宫为虚数,作零,乃观测和计算四时八节之基点。洛书数字的多寡,標志著气候寒温的变化,昼夜辰昏光热的强弱。”

“河图乃据五星出没而画成,以55数演五星之象。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五星运行,以二十八宿为区划,由於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故用以纪日。五星运行各有出没时节,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於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运行合周天360度。木、火、土三星轨道大而在外,恰合乾策216之数;金、水二星轨道小而在內,恰合坤策144之数。因五星定时出没有如下规律,故构成了河图的上述图式:

“水星於每天一时(子时)和六时(巳时)出现於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会水星於北方;每年十一月、六月,黄昏时见於北方,故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火星於每天二时(丑时)和七时(午时)出现於南方;每月二、七,日月会火星於南方;每年二月、七月,黄昏时见於南方。故曰'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木星於每天三时(寅时)和八时(未时)出现於东方;每月三、八,日月会木星於东方;每年三月、八月,黄昏时见於东方。故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金星每天四时(卯时)和九时(申时)出现於西方;每月四、九,日月会金星於西方;每年四月、九月,黄昏时见於西方。故曰'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土星每天五时(辰时)和十时(酉时)出现於中央;每月五、十,日月会土星於中央;每年五月、十月,黄昏时见於天中。故曰'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邹先生认为,五行的概念亦是由此而来。

河洛是否源於古人的天象观测,自然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有一点却是可以充份肯定的,那就是河图洛书並非隨意绘製,而是有天文学作依据,这就为河洛所载的信息,具备科学性与客观性,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凭据。

五、推演洛书、河图与伏羲八卦

《易经.繫辞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人据此认为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皆圣人本河洛而作。江永在《河洛精蕴》中,就嚐试据河洛推演八卦。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確,姑且存而不论。但是研究河洛八卦的结构、推演河洛八卦、探索河洛八卦之內在联係,却有助於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河洛数位佈列以及八卦卦象排列之奥妙,以及寓含其中之义理內涵,故实有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究其精深,宏其体用,择善扬粕,拾遗补闕,进一步將之完善化。

据笔者的研究所得,河图、洛书以及伏羲八卦,可以不依於其它图书或卦象,单独演绎出来。

1、推演洛书

方法一:

依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所载,参以己意,敘述如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先天纯阳,9为老阳之数,故以9数佈列9方,画宫列数以示先天。

2. 阳气清轻,居上而左行,故由上而下、由左而右佈列其数。

3. 1、3、7、9为奇数为阳数,阳动阴静,四数互易其位。

4. 9为数之极,示纯阳象天;1为数之始,示纯阴象地,天地定位,故外围数字顺时移动一位,將9、1移至四正位之中位即得洛书。

方法二:

江永《河洛精蕴》所载,甚为繁琐,现以江永所载为基础,参以己意,敘述如下:

1. 阳消阴长之序:太阳--少阴--少阳--太阴。

2. 以1、2、3、4四数代四象,则太阳为1,少阴为2,少阳为3,太阴为4。

3. 现欲以9数配9宫,理同上。先將四象数依阳上阳左、阴下阴右之理填入九宫四正位。与来子太极图相合会更直观。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4. 这样的排列表述的是先天之理。太阳与太阴相错而对,相合为0;少阴与少阳相错而对,相合亦为0。0即先天阴阳相融为一之绝对平衡状態。

5. 先求中数(详见后文)。

(1)阳数:13579

阴数:246810

(2)阳数以5为中数,且10二分而得5,5居10数之中位,故以阳数而言,5为中。

(3)阳数数序不动,更移阴数位置,阴数与阳数相加需为5之倍数,以示合中。中即先天万化未生之状態。

阳数:13579

阴数:421086

(4) 9为老阳之数,6为老阴之数,故《周易》以九六代阴阳,阳爻曰九,阴爻曰六。现以文字来表达阴阳之消长盛衰状態,会更明白。

阳数:1(一阳)3(二阳)5(中)7(三阳)9(四阳)

阴数:4(一阴)2(二阴) 10(中)8(三阴)6(四阴)

(5) 阴数以10为中数,且10为5之倍数。

(6)故10数以5、10为中,而10则根於5。前人谓5为天地之心,为阴阳二数之中极,亦阴阳二气之中和。天以此立极,地以此立枢,万物以此为纽。

6. 以中数5、10减四象数,以示诸数均由中数所化。

7. 先天纯阳,故阳数居四正,阴数退居四隅,5为天地之心,居於中宫即得洛书。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按:

2、4、6、8、10之序,人多知之,4、2、10、8、6之序,则人多不识。9为老阳、6为老阴,人或知之,而其源实本於河图,则人多不识。5、10为中极之数,实亦本於河图奇偶数序。现引《易经证释》详论之──

“河图之数,以二数合而成一象。故十数合为五,以成水火木金土。唯其合也,有变化见焉,以六为成数之始,又地数也;九为天数之终,又成数也,二数实天地之主数。故易乾用九,坤用六。乾天也,阳也;坤地也,阴也。阳数用九,阴数用六,此中亦有自然之序存焉。

试就河图观之,自北之阳数一始,转东之三,南之七,西之九,与中央之五,其次自然顺行,为一三五七九,是阳数始一终九,九则阳气已极,曰老阳,亦曰纯阳,故乾取之为用。

再就图之阴数观之,阳终则阴始,阳数终于西方之九,即交于同方之四,阴数自四始,转而南之二,东之八,北之六,合中央之十,其次亦自然逆行,为四二十八六,是阴数始四终六,以六为至阴,阴气亦极于六,故阴数用六。

以与阳九相接而正相得,盖以图平列其数观之,阳之数自一至九,阴之数自四至六,自成一环,不待移易。阳气方终,阴气即起;阴气甫尽,阳气即伸。阳老于西而阴即始于西,阴极于北而阳即始于北,二者相环相合,以成五行,周流无尽,以遂其生生不息之道,而天地以立,万有以生,一切物事,於以循环变化,此则大气自然之序,大道自存之规……”(《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河图讲义,宣圣讲义,页一五八至一五九)

“人不知九六之来自河图之数,而不明用九用六,与'-’之为九,'--’之为六之何义,实由不习河图,遂不解九六之为阳阴之主数。阳主九,阴主六,唯河图中已明示之。易虽言九六,未指所出,后人莫能解。故河图者,全易所本。欲明易象而忘河图,宜其惝怳于文字间,而不得圣人取象之旨趣矣。

河图之数,因阴阳之分合变化无尽,而万物之气数,由此以见。全易卦爻皆由此推移转变而来,以象天下万物万事,其始则仍是二气五行而已。图中之象虽寥寥,而生化之物不可纪极………

乾坤用九六为天地大用,亦数之总纲。由九六而生化者,不可纪极,而不外乎中极。

此图中以五为中心也。试就阴阳各数直列之。一三五七九与四二十八六,两者相偶而加之,其和皆五,此即天地之心,为阴阳二数之中极,亦阴阳二气之中和。天以此立极,世以此立枢,万物以为纽,故並育不害,並行不悖,並生存往復不失其序。此神之所存,道之所见,而为易之中极者也。故阳者顺行而奇,阴者逆行而偶,而皆集于中五,以为主宰之枢,以行鬼神而通变化。此所谓位之相得而有合者,以其建中立极,而不失其次也。” (《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河图讲义,宣圣讲义,页一六O至一六二)

“阴阳二数相抱相接,而合化以成诸数,其用则九六。以九为阳数之纯数,六为阴数之纯数,故也。

试以九乘各数,其得数不变, 以六乘之亦然……至阴数逆行,人多知之;而始四终六,则往往不解,不知此河图明明次列之序。

今试以纯阴数六,乘阳数一三五七九,其所得数即六八十二四,恰为阴数之反。从左而右,则为四二十八六逆行之序,与河图合。

又如以九乘阳数一三五七九,其得数亦恰为阳数之反,即九七五三一。从左而右则为顺行之序,亦合河图。

又如以九除阳数一三五七九,其得数亦合其余数。 若以九除阴数,其余数仍同阴数。

由此可见九六之用,与阴数逆行之序,皆属自然,毫无牵强……” (《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河图讲义,宗主附注,页一六三至一六四)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奇数数序为1、3、5、7、9,偶数数序为4、2、10、8、6,奇偶数序始终之数为一九、四六。河图十数中,唯有此四数与奇偶数序乘或除后仍可恢復奇偶数序。一四为生数,九六为成数,成数可包括生数,生数却无法包括成数,故取九六而捨一四。

以“参天两地”论之,《周易.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化於阴阳而立卦。” 十数之中,除中数5、10之外,奇数1=30,3=31,7=33(27尾数为7),9=32,根数均为3;偶数2=21,4=22,6=24(16尾数为6),8=23,根数均为2。故奇数在运算时,具有3的特性,可以3进行推算;偶数在运算时,具有2的特性,可以2进行推算,如此即可推演天地之变化。生数之中,奇数一、三、五相加得九,偶数二、四相加得六,如此即得九六之数。

又,宋邵雍云:“易有真数三而已,参天者三三而九,两地者倍三而六。”

大衍筮法中,过揲法、参天两地法(奇三偶二法),均得六七八九之数,其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与化数为爻法亦可相互参证(详参拙作《大衍筮法综论》)。

凡此均示九六之妙,亦可为1、3、5、7、9,与4、2、10、8、6奇偶数序之证,盖九六同居奇偶数序之终也。奇偶数序中,5、10居其中,是以易数以五十立其中极。

五之二、推演河图

方法一:

依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所载,参以己意,敘述如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后天阴阳二气交感,五行生克制化而成万物资生,品物流形。

2. 10为二五,阴阳二数相配以示阴阳交感,10数佈列五方以示五行制化。

3. 5、10为中数,位居中宫,余数由上方顺时排列,取法阳气顺行之义。

4. 1、7与3、9为阳数,阳动阴静,四数互易其位即得河图。

方法二: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画五宫列十数以象后天。

2. 以1、2、3、4四数代四象佈列四方,中宫为天地之心,取数0以示先天寂然不动之本体。

3. 后天太阳、少阳为阳。盖太阳为金,少阳为火,五行属阳;中医肺金、心火为阳臟。阳动阴静,故太阳少阳互易其位。

4. 以中数5、10减四象数与中宫数以示万化均由中气所化,即得河图。

按:

《易经证释》云:“图中之一三五七九奇数顺行,四二十八六偶数逆行,而其合也,遂成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各当其位,以生成水火木金土,依次列北南东西中,以示五者之所自出,本乎数之相得有合也……”(《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河图讲义,宗圣讲述,页一七一至一七二)

此所谓“一六共宗,二七为朋,三八成友,四九同道,五十相守”。天地相合二数,实由奇数数序一三五七九,与偶数逆行数序六八十二四相配而成。那么,偶数数序何以又要逆行?

《易经证释》云:“图中之数,虽自一至九,而五十二数,却在中心,故分数时,应分阳数一三七九,与阴数二四六八相对以合,另提五十二数为中心立极。依阴数逆行之例,与阴数之始四终六,则一三七九,与四二八六適恰相当,而生成之功见,生化之序明,而五十二数亦正相当。若不如是,则位与数失,阴与阳乘,不克生成万物矣!故一三七九阳数,必顺行,四二八六阴数,必顛倒而逆行,此必然之理。

人知阳数顺行,而不知阴数逆行,遂不明数之大用,此惑也。夫使阴数亦如阳之顺序而行,则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七与八、九与十,相对而论,皆不能合,更何生成之功可言?盖必一顺一逆,一依次一倒行,方能合其位,而成其用,而后一与四合,二与三合,七与八合,九与六合,五与十合,相得而皆有合,以成中极之数皆五也……

阳自一左旋至九,序位皆顺;阴自四右旋至六,序位倒逆,而恰合一六、三八、二七、四九、五十之五行数,不待移易,即此可知天地大数,不离阴阳生化之功,不外阴阳顺逆之用,而万物以生,万事以立……” (《易经证释》上经第一册,河图讲义,宗圣讲述,页一七七至一八O)

河图之中,九四相合为太阳,三八相合为少阴,二七相合为少阳,六一相合为太阴。其理安在?

奇数数序中,一为一阳,三为二阳,七为三阳,九为四阳;偶数数序中,四为一阴,二为二阴,八为三阴,六为四阴。

九四相合,乃四阳合一阴,余留三阳,故称太阳;

三八相合,乃二阳合三阴,余留一阴,故称少阴;

二七相合,乃二阴合三阳,余留一阳,故称少阳;

六一相合,乃四阴合一阳,余留三阴,故称太阴。

大衍筮法中,九称太阳,八称少阴,七称少阳,六称太阴,俱本於河图之数也。

五之三、推演伏羲八卦

方法一: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平列1至8数。

2. 按阴阳二分,先阳后阴之理画爻平列八卦。

3. 阳为上为左,阴为下为右,阴阳卦象相对而错以示先天,即得伏羲八卦。

方法二: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1、3、5、7、9,为阳气渐盛;4、2、10、8、6,为阴气渐盛。

2. 取1、3、7、9与4、2、8、6八数以画八卦,5、10为中数故不取。

3. 1、3、7、9为阳数,故初爻为阳。

4. 阳中有阳,9、7居阳盛之位,故二爻为阳;阳中有阴,3、1居阳衰之位,故二爻为阴。

5. 阳中有阳,9居阳盛之位故三爻为阳,7居阳衰之位故三爻为阴;

阴中有阳,3居阳盛之位故三爻为阳,1居阳衰之位故三爻为阴。

6. 4、2、8、6为阴数,故初爻为阴。

7. 阴中有阳,4、2居阴衰之位故二爻为阳;阴中有阴,8、6居阴盛之位故二爻为阴。

8. 阳中有阳,4居阴衰之位故三爻为阳,2居阴盛之位故三爻为阴;

阴中有阳,8居阴衰之位故三爻为阳,6居阴盛之位故三爻为阴。

9. 依上法佈列八卦,即得伏羲八卦。

六、河洛八卦之內在联係

六之一、洛书与河图之內在联係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9、4为太阳,3、8为少阴,7、2为少阳,1、6为太阴。以四象而论,洛书之四象排列见左图,河图的四象排列见右图。

2. 河图太阳与少阳互易其位,阳动阴静之故也。

3. 洛书四象之数分,河图四象之数合。洛书5居中宫而缺10,河图则5、10俱全。(其理见后)

六之二、洛书与伏羲八卦之內在联係

一、由洛书推演伏羲八卦

方法一: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8、3、4、9,为阳气渐盛;2、7、6、1,为阴气渐盛。

2. 8、3、4、9为阳,故初爻为阳。

3. 阳中有阳,9、4居阳盛之位故二爻为阳;阳中有阴,3、8居阳衰之位故二爻为阴。

4. 阳中有阳,9居阳盛之位故三爻为阳,4居阳衰之位故三爻为阴;

阴中有阳,3居阳盛之位故三爻为阳,8居阳衰之位故三爻为阴。

5. 2、7、6、1为阴,故初爻为阴。

7. 阴中有阳,2、7居阴衰之位故二爻为阳;阴中有阴,6、1居阴盛之位故二爻为阴。

8. 阳中有阳,2居阴衰之位故三爻为阳,7居阴盛之位故三爻为阴;

阴中有阳,6居阴衰之位故三爻为阳,1居阴盛之位故三爻为阴,即得伏羲八卦。

方法二: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平列1至10数。

2. 5、10为中数,去而不用。现欲配以八卦以示后天阴阳交感之理。

3. 先天卦序流行乃阳消阴盛,后天反之,故1配以坤而9配以乾。

4. 坤交乾於2、3、4而得巽、离、兑,乾交坤於6、7、8而得艮、坎、震。

5. 《周易.说卦》记载了乾坤交感而生六子之理:“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6. 以后天之数合洛书之数,將卦代入,以示由后天回归先天,即得伏羲八卦。

7. 1至5为生数属阴,6至10为成数属阳;1为老阴之数,9为老阳之数,与本法所得恰同,可相印证。

二、由伏羲八卦推演洛书

方法一: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乾兑为太阳之卦,其数为1,离震为少阴之卦,其数为2,

巽坎为少阳之卦,其数为3,艮坤为太阴之卦,其数为4。

2. 依“五之一”方法二即可得洛书。

方法二:

1. 將“六之二”之一方法二之后天数代入伏羲八卦,5居中宫即得洛书。

七、河图与文王八卦之內在联係

古往今来,对於文王八卦之生成,並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法。《周易。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记载了文王八卦之排列与卦气流行,但这样的说法又是以何为本呢?千古以来,始终是个谜。实则文王八卦之推演,必本於河图,其结构与演卦法,是极其严谨的。

七之一、河图八方数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將河图数佈列八方以成八卦之位。

2. 94,72,38,16,相合均不等於5之倍数,乃离中生化之象,唯独5、10相合为15,乃合中之数,合中无生化,故5、10之数要分开。

3. 5为生数属阴,10为成数属阳(详见六之二)。后天太阳少阳属阳,太阴少阴属阴。后天阴阳交感,5为阴数,故移至少阳与太阳之间,成二阳挟一阴之象;10为阳数,故移至少阴与太阴之间,成二阴挟一阳之象。

5. 少阳太阴位居正中之位,象先天中体,故72、16之数不分。又,少阳太阴既示先天,取先天之法观之,少阳太阴属阴,阴静故72、16之数不分。

6. 少阴太阳居於隅位,象后天生化,故少阴太阳之数要分。又,以先天之法观之,少阴太阳属阳,阳动故83、49之数要分。

7. 3,4乃生数,属阴,阴不动,故居四正位。8,9乃成数,属阳,阳动,故居四隅位。又,先天为阳,后天为阴,河图载述后天之理,以阴为主,故生数居四正,成数退居四隅。

8. 阳气顺行,故8顺时移至3与72之间,9顺时移至4与16之间,取法后天阴孚阳、坤孚乾而动之意,即得河图8方数。

七之二、推演文王八卦

方法一:

曾在国际易联论坛网站发表《后天八卦的內在规律》一文,对於文王八卦之推演,甚为精彩,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但有三个问题,並没有解决:

1. 没有解释所以如此推演之机理;

2. 推演出来之卦序乃“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无法准確定位为文王八卦;

3. 文王八卦表述的是后天五行的气机流行,始於震而终於坎,艮居始终之地。推演出来之卦序无法反映此一基本信息。

现据推演,参以己意,並合以河图8方数,敘述如下:

一、推求卦序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左为阳象先天,右为阴象后天。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后天阴阳交感,一阴一阳相合成对,重之而成四。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左二爻:爻加於上以象阳,先阳后阴以象先天;

右二爻:爻加於下以象阴,先阴后阳以象后天。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后天阴阳交感,一阴一阳相合成对,重之而成八。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左四卦:爻加於上以象阳,先阳后阴以象先天;

右四卦:爻加於下以象阴,先阴后阳以象后天。

即得“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之卦序。

二、依河图八方数定位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现以河图8方数定八卦之位。

2. 72与61居正中之位,阴阳数未分,象征先天阴阳未分之中体。推演出来之卦序,围成圆圈,唯离坎二卦相对而错,相合为O,故72配离而61配坎。又,离为坤交乾之气,坎为乾交坤之气,示后天交感,故离代乾,坎代坤。

3. 离坎定位后,余卦顺时排列,与河图8方数相合,取法阳气顺行之义。

4. 所推演之卦序,依河图8方数定位,即得文王八卦。

5. 河图8方数表述了文王八卦之气机流行:震居少阴为始,坎居太阴为终,艮为中土居始终之间。

方法二: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 5居少阳太阳之间,乃离代乾之象,10居少阴太阴之间,乃坎代坤之象,故72之位为离卦,16之位为坎卦。离坎相对而错,合72与16阴阳未分之象,象先天本体也。

2. 3、8少阴而9、4太阳。3之初爻二爻仍从少阴,4之初爻二爻仍从太阳。3、4为生数为阴数,故3、4三爻皆阴爻,即得震兑二卦。

3. 5、10乃五行中位,为体,文王八卦表述后天之理,以阴象之,故取太阴卦,阴气重浊下凝,故居1、2爻。后天以生成数定阴阳,5为生数为阴数,故於太阴卦上加阴爻而成坤卦;10为成数为阳数,故於太阴卦上加阳爻而成艮卦。

4. 8、9与5、10相对,故反之,取太阳卦以象先天纯阳。阳气清轻上浮,故太阳卦居二、三爻,与5、10相反,示先后天相对也。先天以奇偶数定阴阳,8为偶数为阴数,故取初爻为阴,得巽卦;9为奇数为阳数,故取初爻为阳,得乾卦,即成后天八卦。

5. 四正卦求得之后,亦可以刘牧用数化爻之法推求四隅卦。

6. 剩余的四卦为乾、坤、巽、艮。

7. 以阳爻为一、阴爻为二,可得卦数:乾三、坤六、巽四、艮五。

8. 以河图四方的成数,余下三作本卦,然后把余数逆时向四隅展开推求四隅卦。

9. 坎水成数为六,余下三作本卦,六减三得三,故西北配以乾。

10. 乾金成数为九,余下三作本卦,九减三得六,故西南配以坤。

11. 离南成数为七,余下三作本卦,七减三得四,故东南配以巽。

12. 震木成数为八,余下三作本卦,八减三得五,故东北配以艮。

13. 后天八卦有一个特色,即离巽震、震艮坎、离坤兑、兑乾坎之第一爻及第三爻均为二阳一阴,或二阴一阳之象,示阴阳交互而生造化。

方法三:

1.38少阴木,27少阳火,5、10中土,49太阳金,16太阴水。

2.將八卦依阴阳五行归类。

3.伏羲八卦表述先天,以初爻定阴阳;文王八卦表述后天,故反是,以三爻定阴阳。此盖因阳气昇发,自下而生,阴气沉凝,由上而降之故也。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將八卦依阴阳五行套入河图八方数(以生成数定阴阳),即可得后天八卦。

方法四:

按:据萧贺元《论后天八卦的错误之处》所载,参以己意,略作更动,敘述如下:

太乙式乃中国古代术数学中的三大秘术之一。太乙式、奇门式、六壬式同称“三式”,而太乙式又为“三式”之首。《史记.日者列传》所载术者七家,太乙家居其一。《汉书.五行志》载有《太乙阴阳》二十三卷,当为太乙家之书。

太乙八卦配数与传统后天八卦配数恰好相差一宫位。参见下图: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现欲求后天八卦卦数。

2.四阴爻居下象地,四阳爻居上象天,似地天否卦。否则万化难成,故四五爻互换,象阴阳交互通泰。八爻卦自初爻起为四阴四阳,现按太极图少阴、太阳、少阳、太阴之序,配以阴阳爻,可与八爻卦互参。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3.以每一爻为第三爻,其下之爻为第二第一爻,其中震之初爻取第八爻,兑之二爻初爻取第八第七爻,可得八卦。

4.现欲为八卦配数。

5.5、10为中数不取。

6.6、7、8、9为成数属阳,1、2、3、4为生数属阴。

7.兑坤坎巽上爻为第一、三、五、七爻,配以阳数6、7、8、9;震艮离乾上爻为第二、四、六、八爻,配以逆行阴数4、3、2、1。

8.太极图第四、五爻互换后,亦可得八卦及卦数。1、2、3、4乃生数属阴,故其数序走向右旋,与河图偶数数序走向同;6、7、8、9乃成数属阳,故其数序走向左旋,与河图奇数数序走向同,阳顺行阴逆行也。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9.所得卦数,合以洛书,將卦象代入,即得巽上乾下之八卦。

10.將巽上乾下之八卦,依河图八方数定位,即得离上坎下之后天八卦。

方法五:

按:按周治华《针灸与科学》所载,参以己意,略作补充,叙述如下: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洛书与伏羲八卦相合,参见图一。

2.以伏羲八卦坤之⑴为起点,按级数1、2、3、4依次递加如①②③④式得2、4、7、11 ,其中④式之11,照图二之十进位计算,等於1,於是伏羲八卦坤卦由⑴位进至⑵位,巽卦由⑵位进至⑷位,兑卦由⑷位进至⑺位,坎卦由⑺位进至⑴位。

3.又以乾卦之⑼为起点,按级数1x3、2x4、3x5、4x6依次递减如⑤⑥⑦⑧式得6、-2、-7、-21,其中⑥式之-2,按图二计算,由0按时针相反方向计数为负,故-2即8,同理-7即3,-21即9,於是伏羲八卦乾卦由⑼退至⑹位,艮卦由⑹退至⑻位,震卦由⑻退至⑶位,离卦由⑶退至⑼位。

4.坤卦递加,乾卦递减,意犹地气昇腾、天气沉降,后天阴阳交感之象也。《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下降,气流於地;地气上昇,气腾於天。故高下相召,昇降相因,而变作矣。”

5.伏羲八卦经此进退,即得文王八卦。

6.文王八卦合以河图八方数,可察其卦气流行,与生克制化关係。

方法六:

按:本法乃以纳支法与爻辰之说推导文王八卦之排列。然而,纳支法与爻辰之说当晚於河图洛书。但由本法中,可以发现到纳支法及爻辰之说,与河图及文王八卦有极其密切之联係,彼此相互印证,可为河图“真詮不谬”之佐证。故录於此,聊备参考。

1.纳支法中,乾卦纳子、寅、辰、午、申、戌,坤卦纳未、巳、卯、丑、亥、酉,以乾坤二卦十二爻对应一年十二个月。《周易概论》:“所谓'爻辰’係指乾坤两卦十二爻当十二辰,又將此十二辰分十二月。即乾初九爻当子,为十一月;九二爻当寅,为正月;九三爻当辰,为三月;九四爻当午,为五月;九五爻当申,为七月;上九爻当戌,为九月。坤卦初六爻当未,为六月;六二爻当酉,为八月;六三爻当亥,为十月;六四爻当丑,为十二月;六五爻当卯,为二月;上六爻当巳,为四月。”根据十二爻辰的原则,所以乾初爻起子,隔位而定爻次;坤卦初爻起未,隔位而定爻次,但坤卦的爻次排列与古论不符,这是因为坤卦是阴卦,它的初爻排列是逆转而至,其地支值月並没有变。(节录自邵伟华《周易与预测学》)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2.十二地支之五行属性可参见下表: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3.值得注意的是,河图1为太阴水,3为少阴木,7为少阳火,9为太阳金,5为中央土。以阳数而论,地支五行属性均合於河图之数,阴数则全易其位。盖先天纯阳,阳数不动而阴数动,乃示体不易而以交易为用也,亦周易崇阳抑阴之意。

4.现为乾坤卦爻配八卦。

5.坤卦水火居上下卦中位,象体,故配以一卦,以示一而不二之先天本体。余卦均配以二卦。

6.依“七之二”方法三,將八卦依五行归类。

7.谈2(丑)、5(辰)、8(未)、11(戌)四地支之配卦。

(1)辰土寄於少阴春木、未土寄於少阳夏火,四季流行春夏属阳,故配以阴土坤卦以示后天阴阳交感。

(2)戌土寄於太阳秋金、丑土寄於太阴冬水,四季流行秋冬属阴,故配以阳土艮卦以示后天阴阳交感。

8.將八卦代入乾坤六爻,再合以河图之数,可得: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9.乾为纯阳,象先天;坤为纯阴,象后天。值得注意的是,乾卦河图之数阳数的排列由初爻而上恰为1、3、5、7、9,上爻为极位,配以极数10。现取坤卦以示后天气机流行。

10.坤卦阴数依序排列,再按先生数,后成数,即先阴后阳之法,可得以下排列: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11.后天气机流行先阳后阴,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故合以伏羲八卦少阴-太阳-少阳-太阴之卦位,依次配上八卦,即得文王八卦。

12.所得与河图8方数同,可相印证。后天八卦真正的气机流行依河图之数而定,始震终坎而艮居其中。

八、伏羲八卦为先天,文王八卦为后天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八之一、伏羲八卦

以八卦而论,乾坤、兑艮、离坎、震巽阴阳爻画相错而对,相合为0。

以四象而论,乾兑为太阳,坤艮为太阴;离震为少阴,坎巽为少阳,亦是相错而对。

以两仪而论,乾兑离震为阳仪,其卦气流行为阳消阴长;坤艮坎巽为阴仪,其卦气流行为阴消阳长,亦为相错而对。

相错而对,相合为0,代表的就是阴阳涇渭分明,离决不交,如此则造化不生,形质难成,是阴阳的绝对平衡状態。伏羲八卦不立土卦,正以示其生化未成也。是故其所表述的是先天绝对本体。

八之二、文王八卦

四正卦相对卦象,即坎离、震兑呈错综而对之排列(即卦象相错又互综);四隅卦上下卦象,即巽艮、坤乾亦呈错综而对之排列。

故知四正卦取相对之位,四隅卦取上下之位;四正卦中,坎离相错,震兑不相错,四隅卦中,乾坤相错,巽艮不相错。伏羲八卦均合相错之法,文王八卦则均合错综之意。此皆文王八卦二而不一之象,乃示一体一用,一阴一阳的后天之象。

再者,文王八卦五行俱全,是造化已生,形质已成之象。其排列表述的是后天五行之气的气机流行:木-火-土-金-水-(土),循环不已,轮转不休,在阴阳的消长变化中,维持相对的平衡状態。而文王八卦均有其相错之卦:艮与兑、震与巽、离与坎、坤与乾,这就是相对平衡中復有绝对平衡的道理。是故文王八卦所表述的是后天相对妙用。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九、洛书为先天,河图为后天

洛书每行、每列与两对角线上之三数相加皆十五,主要是用数来显示宇宙的绝对均衡態、绝对稳定態。均衡才能稳定,稳定才有秩序,有秩序才能形成规律。但绝对均衡与绝对稳定,则不能变化发展,故须突破均衡,不断生发,才能生成诸般变化。而河图所展示的,正是阴阳五行的相对变化態、相对生成態,《繫辞传》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一为静而一为动,《老子》:“静为躁君”。故洛书为体为先天,河图为用为后天。

由上文推演,可知:

(1) 洛书与伏羲八卦,表述的是先天之理。洛书乃伏羲八卦之图书,伏羲八卦乃洛书之卦象。

(2) 河图与文王八卦,表述的是后天之理。河图乃文王八卦之图书,文王八卦乃河图之卦象。

现將上文要点详列於此,復於河洛中寻其內证,以为洛体河用、洛先河后之佐证。

1.洛书以9数佈列9宫,9为纯阳之数,乃先天纯阳之象;河图取10数,10为二五,数分阴阳两仪,阴阳生成数相合得5位,乃后天阴阳五行之象也。

2.洛书阴阳、生成数相合仅四对,乃五行不全、形质未成之象,刘牧所谓“陈四象而不言五行”,乃形上之道;河图阴阳、生成数相合有五对,乃五行已生、形质已成之象,刘牧所谓“演五行而不述四象”,乃形下之道。

3.洛书的阴阳、生成数相邻而不相合,乃阴阳未交之象;河图的阴阳、生成数相合,乃阴阳交互之象。

4.洛书缺10,阴阳、生成数不齐,乃阴阳未生之象;河图有10,阴阳、生成数齐全,乃阴阳己化之象。

5.洛书之中有5无10,乃一而不二的先天之象;河图之中5、10俱全,乃二而不一的后天之象。

6.洛书纵横斜相加均为15,对宫之数相加均为10,皆5之倍数,合中之象也,故为先天。

7.洛书之数相合共45,45=9 x 5,9在奇偶数中为纯阳之数,阳象先天;河图之数相合共55,55=11 x 5,11之根数为1,1在生成数中为纯阴之数,阴象后天。先天以奇偶数定阴阳,后天以生成数定阴阳,此又一证也。

8.洛书阳数25,阴数20,天有余而地不足,阳之象也;河图阳数25,阴数30,地有余而天不足,阴之象也。

9.(1)依前“五之一”方法二,可知:

阳数:1(一阳)3(二阳)5(中)7(三阳)9(四阳)

阴数:4(一阴)2(二阴) 10(中)8(三阴)6(四阴)

(2)9合6为15,乃5之倍数,亦四阳合四阴,相合为0;

7合8为15,乃5之倍数,亦三阳合三阴,相合为0;

3合2为5,亦二阳合二阴,相合为0;

1合4为5,亦一阳合一阴,相合为0。

(3)现將阴数逆排,取法后天阳数顺行、阴数逆行之意,可得:

阳数:1(一阳)3(二阳)5(中)7(三阳)9(四阳)

阴数:6(四阴)8(三阴)10(中)2(二阴)4(一阴)

(4)9合4,7合2,3合8,1合6,相合非5之倍数,阴阳相合亦非0,离中生化之象。河图五行之数即是依此方式相合,故其为后天。

10.洛书太阳与太阴、少阴与少阳相对,相合为0,乃生化未生之象;河图少阴与太阳、少阳与太阴相对,相合非0,乃生化已成之象。

11.先天四象中,少阴、太阳为阳,少阳、太阴为阴,洛书法之,故少阴、太阳居左居上,少阳、太阴居右居下;后天四季中,少阴春木、少阳夏火为阳,太阳秋金、太阴冬水为阴,河图法之,故少阴、少阳居左居上,太阳、太阴居右居下。

12.洛书阴阳二数之走向呈交叉的返中之象,河图阴阳二数之走向则呈不交叉的离中之象,返中无生化,离中方有生化

13.河图有生有克,洛书仅克无生。

一、河图

(1)河图寓五行生克之理: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2)河图生克之理本於五行之数。后天以生成数定阴阳,阳象先天,阴象后天,故取生数阴数观其生克。

(3)按文王八卦,坤土居火金之间,艮土居水木之间。艮土之数本10,然此处以生数观生克,故以5代10,此乃隱而不现之数也。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4)相邻二行,相加为阳数者为生,相加为阴数者为克。凡五行生克经艮土者,需再加5。

(1)3 + 2 = 5 :木生火

(2)2 + 5 = 7 :火生土

(3)5 + 4 = 9 :土生金

(4)4 + 1 = 5 :金生水

(5)1 + 5 + 3 = 9 :水生木

(6)3 + 5 = 8 :木克土

(7)5 + 1 = 6 :土克水

(8)1 + 5 + 2 = 8 : 水克火

(9)2 + 4 = 6 : 火克金

(10)4 + 5 + 3 = 12 : 金克木

(5)水木本相克,艮土居中调节而成相生;金木本相生,艮土居中调节而成相克;水火本相生,艮土居中调节而成相克。

(6)江永河图8方数顛倒了5、10之位,今知其必错无疑。

二、洛书

(1)洛书寓五行相克之理:

(2)先天以奇偶数定阴阳,五行生克为后天之理,故取偶数阴数观其生克。5土以10代之,乃隱而不现之土。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3)相邻两行,以及隔一位之两行,其数相加均为阴数,故知洛书纯克无生,乃先天生化不成之象。

(4)古今诸儒每言洛书与河图同寓五行生克之理,实是大谬。

按:洛书陈四象而不言五行,故其数有5无10,有生无成,土数不全,伏羲八卦亦不立土卦。实际上,洛书之中,不仅不具五行相生之意,严格而论,亦不备五行相克之理。今人为的补入10,復依5为生数阴数归太阳金与少阳火之间,10为成数为阳数归少阴木与太阴水之间,纯为与河图对比,观洛书四象合土数之生克制化情况而已。真正来说,洛书不具中土,亦不备生克之义,曰:“洛书有克无生”,是人为补入10之后情况,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这点是必须明確清楚的。

14

.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洛书为体,河图少阳火、太阳金属阳,阳动阴静,故金火易位而成河图之象。

设若河图为体,洛书少阴、太阳属阳,阳动阴静,易位后的洛书理应成此图象: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然而实际上並非如此,故知洛书为体,河图为用,明矣!

15.或曰河图为五行已生之象,洛书为五行变而成九宫之象,示后天生化日繁,如此则河洛均后天,先天安在?又何以括先天,賅后天,而为易经之本乎?

十、结论

《春秋纬》:“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

刘牧《易数鉤隱图》:“河图陈四象而不言五行,洛书演五行而不述四象。”

刘牧所谓河图,即今本洛书,而其所谓洛书,即今本河图。其所言河洛的先后天意涵与《春秋纬》同。

今本洛书以9数佈列9宫,9为乾卦之数,且洛书之数相合共45,45=9 x 5,9在奇偶数中为纯阳之数,配乾卦,故曰:“河以通乾出天苞”,其篇数为9,先天之象也;今本河图五行合另一隱而不现之土,其数为6,6为坤卦之数,且河图之数相合共55,55=11 x 5,11之根数为1,1在生成数中为纯阴之数,配坤卦,故曰:“洛以流坤吐地符”,其篇数为6,后天之象也。

刘牧对河洛的理解是准確而深刻的。今人所以易置河洛先后天的意涵,当自朱熹起。朱熹易置刘牧图书,復顛倒二者先后天意涵,遂致河洛奥旨沉晦数百年,终不得其解。

汉儒如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俱云伏羲得河图而作易,倘若这样的传说是可信的,那么,结合上文分析,可知汉儒所谓的“河图”,当是刘牧所谓的河图,即今本洛书。

由上文可知,今本河图可以以理象数之法单独演绎出来,而文王八卦却必须依於河图方能演绎出来(其卦气流行必须依於河图方能成立,也才有其坚实之数理基础)。由河图可以推演文王八卦,而由文王八卦,却难以反推河图。由此可知文王八卦问世之时间,必后於河图。据此可知,文王则河图而演文王八卦,是极其可能的,有充份的內证可寻。

如此说来,圣人则河图洛书而作八卦,就不是什么荒谬怪诞的传说了,而是有充份理象数作依据的、较为可信的传说了。这很有可能是由先圣起,代代口耳相传於民间的传说。

河龙图发,洛龟书感,龙马负图於黄河,神龟负书於洛河,所负的图书究竟是刘牧河洛,抑或是今本河洛,这实在是一个应当重新思索与考证的问题。或许这是一个无从稽考的难题吧!但至少我们对於前人错解河洛之处,必定要加以纠正。

今人亦有谓伏羲八卦、文王八卦排列有误,而实际上二者的演卦法与內在结构,理象数俱全,严谨不苟,绝无谬误可言。

(1) 洛书乃伏羲八卦之图书,伏羲八卦乃洛书之卦象,表述的是先天之理。

(2) 河图乃文王八卦之图书,文王八卦乃河图之卦象,表述的是后天之理。

愿有识之士能共继此往圣之绝学,斯不负先圣演易作卦之苦心,斯足以探中华文化理象数之源也。

附图一:相传龙马负图於黄河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附图二:相传神龟负书於洛河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主要参考书目:

1.《易经证释》,列圣齐注,正一善书出版社

2.《周易正宗》,马恆君,华夏出版社

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

“河图、洛书、八卦”之关系:“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则”者,为规则、为规范,为仿照、为模仿。于是,图有“方圆”。

“方图”,模仿“河图”之“四面”;“圆图”,模仿“洛书”之“八方”。方圆既成,河洛未弃。始有河图、洛书、八卦共“天心”。★★★★★

河图:关系人体与宅穴。

洛书:关系宅穴与形势。

八卦:唯气,气在流布。

卦气:关系形势与元运。

《三合图》、《河洛八卦共一天心图》、或《八九不离十图》是图的名字,也做思路。

要说明的是:在这个图中,还应该有一个图,就是《伏羲64卦方圆图》中间的“方图”。由于“方图”,完全是与“圆图”中间的洛书、河图重叠着的,平面图不大好表现出来,所以没有让你画进去。有兴趣研究这个图的易友,应该把方图也考虑进去的。

最初的《易》,就是说伏羲创造易经八卦时期的《易》,有两个不存在:

河图洛书配先后天八卦之论述

报告人︰施良剑

周易系辞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历代有不少人认为“河图洛书为八卦的根源”,从先秦的文献认为河图洛书为祥瑞宝物,汉代学者认为是襳伟图书,直到宋代刘牧等人才提出“河图、洛书为九数图、十数图”。★★★★★

刘牧认为,“五行生成图,即十数图为洛书,九宫图即九数图为河图”。

与刘牧同时代的阮逸不同意刘牧的说法,化名为关朗作了“关氏易传”,认为“十数图为河图而九宫图为洛书”。★★★★★

南宋蔡元定同意“关氏易传”的论点,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主张“河图之数为十而洛书之数为九”。南宋大儒朱熹赞同此论点,并将蔡氏的河图洛书载于“周易本义”的卷首,从此结束了此项争议。★★★★★

而从宋以来,以河图洛书解释八卦,说明八卦源于河洛,是宋以来大部分易学家的共识。★★★★★

本文将从河图洛书配先后天八卦,来说明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的关系。

一、河图配先天八卦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一六共宗居北方,二七为朋居南方,三八为友居东方,四九同道居西方,五十相守居中央。

1 6 7 2 8 3 4 9

坤 艮 坎 巽 震 離 兌 乾

太陰 少陽 少陰 太陽

陰儀 陽儀

南宋朱熹、蔡元定之“易学启蒙”主张:“将河图分为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两组数字,其中奇数为二十、偶数也为二十,以乾坤坎离居四正位,以兑震巽艮居四隅之位,并且将两组数字分为老阳、少阴、少阳、老阴。先将一六配坤卦、二七配乾卦、三八配离卦、四九配坎卦,再将艮兑震巽加入”,如上图所示。

在清代李光地奉圣旨所撰“周易折中”,附有“先天卦配河图”之图式。

而清代江永所着之“河洛精蕴”则有不同的说明,江永说明河图数与先天八卦的上中下划有密切关系。江永首先归类一、二、三、四与六、七、八、九的八个数字,认为十减九为一,所以四九为太阳;而十减八为二,所以三八为少阴;十减七为三,所以二七为少阳;十减六为四,所以一六为太阴。依照以上的分类,江永认为一、二、三、四,由中宫之五、十所生,隐藏于四方八数之中,从太阳而少阴至少阳而老阴。有此分类之后,再从阴阳老少之中,加上一奇一偶,自然加上奇数者归类于奇数,加上偶数者归类于偶数,举例来说,老阳为四九,加上奇数则为乾卦,加上偶数为兑卦,则九为乾卦,四为兑卦,以此类推,将八数配于先天八卦。

于朱熹、蔡元定的解释方法,并未清楚说明为何九四为老阳而一六为老阴,于江永之“河洛精蕴”则清楚解释配卦的方法,从阴阳老少四象的分配,至四象再细分至八卦,均有清楚的解释。★★★★★

二、洛书配先天八卦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兑四 乾九 巽二

离三 中五 坎七

震八 坤一 艮六

南宋“易学启蒙”认为“先天八卦”以“乾坤离坎”为四正之位,左边阳内阴外、阳长阴消,右边阴内阳外、阴长阳消,象“阴阳”二气之交运,但是并未清楚说明洛书如何配先天八卦。★★★★★

洛书之中,一九、二八、三七、四六对待,此为四象之数,而四象之数之“奇数”配“乾坤离坎”,“偶数”配“兑震巽艮”,又阳上阴下,所以九配乾、一配坤,从九逆数八、七、六,分别为震、坎、艮,为乾老父生三阳,从一顺数二、三、四,分别为巽、离、兑,为坤老母生三阴,从而决定洛书配先天八卦。

江永之“河洛精蕴”以为洛书左边为阳仪,以“九、四、三、八”配“乾、兑、离、震”,洛书右边为阴仪,以“二、七、六、一”配“巽、坎、艮、坤”。

有学者认为:河图与洛书配八卦同出一辙,认为圣人取法“河图”以划八卦,取法“洛书”以列八卦,划卦之序附于河图之下,列卦之位见于洛书之中,因此认为“河、洛、卦、画”,互为经纬,互为表里,合而观之,图与书通,卦与数合。★★★★★

三、河图配后天八卦

巽八 离二七 坤十

震三 兑四

艮五 坎一六 乾九

“周易折中”之“启蒙附论”载有“后天卦配河图”,在此论中解释“一六为水居北为后天之坎位,二七为火居南为后天之离位,三八为木居东为后天之震巽之位,四九为金居西为后天之兑乾之位,五十为土居中即后天之坤艮”。此以五行之象而顺布。★★★★★

江永之“河洛精蕴”载有“河图变后天八卦图”,以河图为先天八卦之本,水北、火南、木东、金西,已含后天八卦之位。以五行论其常,则水火木金土各二,五行若论其变,则水火以精气为用,故专于一,木金土以形质为用,故分为二。所以,一六为水配坎卦居于北;二七为火配离卦居于南;三八为木配震巽,震为阳木配三,巽为阴木配八;四九为金配兑乾,兑为阴金配四,乾为阳金配九;五十为土配艮坤,艮为阳土配五,坤为阴土配十。以艮坤二土为界,二金、二木相克,水与火相克。

四、洛书配后天八卦

巽四 离九 坤二

震三 兑七

艮八 坎一 乾六

水上火下,故九为离、坎为一,燥火生土,故八次九为艮;燥土生金,故七、六次八为兑为乾;水生湿土,故二次一而为坤;湿土生木,故三、四次二而为震、巽。从坎离开始,以五行相生来解释洛书配后天八卦。★★★★★

五、河图洛书同为八卦的来源

南宋朱熹、蔡元定于“易学启蒙”中以“十数图为河图、九宫图为洛书,河图之数为十,为数之全、数之常、数之体;洛书之数为九,为数之变、数之用”。★★★★★

朱、蔡并认为---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其方,为河图示人以道之常、数之体也;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系以阳统阴而始其变,为数之用也。★★★★★

河洛二图生数一、三、五所处之方位相同,二、四所处之方位不同,说明“阳不可变易而阴可变”;“生数之阳不可变易而生数之阴可变,成数之阳可变易而成数之阴不可变”,说明“阴阳相互而生”。★★★★★

朱、蔡的这些观点系为说明河洛同为八卦之根源。

闻道国学:先后天八卦 详解(下)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

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兑易风水《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先天64卦》共用

河图》以五为中心,《洛书》也是以五为中心。因此《河图》与《洛书》是共同有一个中心点。

《河图》只有四面,做方形看待;《洛书》有四方四维,既有八面,就做圆形看待。

内《河图》,外《洛书》,把《河图》、《洛书》套在一起用。就形成了中国传统阴阳宅上的“内方外圆效应”。就是无论阴宅穴内,还是阳宅上的“四合院”,都追求“方”的效应,即“《河图》效应”。而外环境,则追求“圆”的效应,即“《洛书》效应”。

《河图》、《洛书》,内外对应(数字上),大约就是《天惊三绝》所讲。

同时,《河图》内方套《先天64卦方圆图》中的方图;《洛书》外圆套《先天64卦方圆图》圆图。套圆图部分,大约就是《秘传64卦分金》与《妙派玄空》的内容了。

河图洛书方位一致,中心点一致,即上面为南方,下面为北方。在中间正中心上的数字,都是5这个数。

一个共同的中心点,也就是我们传统风水理论中的“五黄点”。中五立极,临制四方。《河图》、《洛书》做一个图用,有了同一个中心点,它的用处就在于外环境与内环境的对应作用。如在阳宅上,用传统风水理论讲--“1、2、3、4要高,6、7、8、9要低”。当然,我们现在已经都清楚了,这个观念只能作为“房屋模型”对待。它讲的“1、2、3、4要高,6、7、8、9要低”,讲的就是对《洛书》这幅图上的数字的应用。做传统风水的人们,把《洛书》数字,既用在外环境上,也用在内环境上。比如阳宅,既用在房屋的外部自然环境的大致整体概念式分析上,也用到了院子内部房屋甚至室内家具的摆设上。

河图洛书同用,做一个图用,就要“外环境用洛书,内环境用河图”。对外环境来说,1、2、3、4要高,6、7、8、9要低;对内环境来说,就要1、2、3、4要低,6、7、8、9要高。内环境用《河图》,对内环境来说,1、2、3、4要低,6、7、8、9要高。这就已经完全是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的结构了。在《河图》数字中,外围的6、8、7、9代表四合院中有房子的部分。6表示北屋(正屋、堂屋),8表示东屋,9表示西屋,7表示南屋。房子中间的院子,即天井,是《河图》里边的那几个数字1、2、3、4部分。★★★★★

有了阳宅的“河图结构”,传统风水理论中讲的“山主人丁水主财”,用在阳宅上,就是“房主人丁、院主财”。 ★★★★★

易经以及传统风水理论中讲的:“乾为老父,坤为老母,震为长男,巽为长女,坎为中男,离为中女,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用数字表示时,无论是洛书中的数字,还是河图中的数字,一样看(只是用洛书数字看房子外面的外环境,用河图数字看院子里面的内环境),这样就成了:1为老父,8为老母,4为长男,5为长女,6为中男,3为中女,7为少男,2为少女。有了阳宅的“河图结构”,看院子里面的房屋情况,也由此看一户人家的人丁盛衰。“四合院”即“河图”,“河图就是四合院” ★★★★★

移步到评论区留言与小道讨论

吾辈皆为发扬中华文化精髓,勿恶言相赠,若是批评指教,虚心受教,多多益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