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以海湾战争为标志,新军事变革席卷全球。在这些战争中,优势方凭借制空权,用空对地精确制导武器攻城略地,而我们曾经幻想的地面战争几乎是行不通的。


那时的中国海空军,已经装备了几型空射反舰导弹,但并不适合用于攻击地面固定目标。

因此,空军提出要研制中远程空对地导弹,能够攻击地面固定高价值目标,并具备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射程也不要与战斧相比,200千米以上即可。同时,研制时间要尽可能缩短。


想要在短时间内研制空对地导弹,继续用空射反舰导弹改进是较为稳妥的方法。当时已经装备空军的空射反舰导弹有2种——鹰击8型和鹰击6型。海鹰机电研究院的设计人员认为鹰击8型虽然研制时间较晚,但过分强调轻量化设计,导致其弹体、战斗部均受到限制,打击地面目标威力不足。而鹰击6型则有体积大,方便改装等优点,于是,设计人员便决定在鹰击6的基础上,研制一款新型远程空地导弹。


首先,将鹰击6型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更换为涡喷11型发动机,通过换发,导弹的射程轻松突破200千米大关。

其次,针对陆地低空气流特点对导弹的气动外型做适当修改。并对其弹载飞控系统进行了修改,使用了数字式飞控装置。

但发动机和飞控软件并不是最大的难点,研制工作最困难的是导弹的制导系统。这方面我国较为落后,当时只有单脉冲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和冷却红外制导系统较为成熟,单脉冲主动雷达制导系统主要用于反舰导弹,海平面的环境比陆地简单得多,用单脉冲主动雷达制导系统就可以,陆地的低空杂波环境远比海面复杂,单脉冲主动末制导雷达无法有效搜索与锁定目标。至于红外制导也不合适,地面环境温度温度普遍较低,红外制导不切实际。


空对地巡航导弹需要的是地形匹配制导系统,这也是战斧导弹使用的制导系统,地形匹配需要卫星定位系统和高精度电子地图绘制技术,我国那时候根本没有掌握这两项技术。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空军的迫切需要,

海鹰研究院决定另辟蹊径,借鉴从俄国引进的KH-59型空地导弹上所采用的电视制导加人工遥控制导模式,采用惯性/无线电指令制导加末段电视制导的复合制导模式。


将电视制导系统应用在巡航导弹上,最大的技术难点就是如何实现目标搜索,诸元装定和末制导段的操控问题。一般情况下,电视制导导弹采用的制导方式是目标影像匹配制导,但这种制导模式对前期侦查工作的要求很高,一旦前期战术侦查出现差错,就会导致整个打击任务的失败。

另外,KH-59的最大射程不超过120千米,而我国的新型空对地导弹的射程则需要超过200千米,设计制造的难度远超过KH-59。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在新型空对地导弹上使用“人在回路”的遥控末制导模式,即在末制导阶段,由载机武器操作员遥控操作导弹进行最后的目标锁定与攻击。


新型空对地导弹的作战流程为:载机在使用雷达发现目标的大致方位以后发射导弹,导弹采用自由落体发射,导弹脱离载机下落约70-120米后,发动机点火同时校正航向开始巡航段飞行。巡航段既可以依托弹载惯性制导系统实施自动控制,也可以人工控制。巡航飞行速度900千米/小时。巡航高度7-1000米,典型任务巡航高度600米,根据发射和巡航高度,导弹最大动力射程240千米,最大有效射程180千米,最小射程20千米。


当导弹飞抵目标区域范围后,开始启用电视制导系统对目标进行最后的截获和锁定,该系统对于机堡、工事等典型目标,最大目标截获距离18千米,最大锁定距离12千米,最小制导距离6千米,自动状态下对目标的截获概率为98%,人工状态为99%。锁定目标后,导弹随即转入俯冲对目标实施攻击,理想气象条件的命中概率为90%以上,命中精度可达2-6米。


在研制导弹的同时,载机平台的研制工作也同步展开,平台还是六爷。西飞将轰6D机头的轰炸导航雷达和交联的轰炸瞄准具拆除,加大了机头雷达罩以容纳新的多功能数字化雷达。同时,在机尾增加一个圆形数据链天线罩,用于对导弹进行制导和接收弹上电视摄影机传输的图像。机上的23毫米机炮全部被拆除,增加了新的有源、无源自卫电子干扰系统。增加了武器操作手的工位和相关控制系统,改用大型挂架用于挂载空地导弹。最终,改进型轰六于1998年底首飞成功,于2002年定型投产。改进型轰六被命名为轰6H,配套的新型空对地巡航弹被命名为K/AKD-63型空地导弹。


空地63导弹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终于在21世纪初迈进了中远程精确打击的门槛,具备了防区外精确火力投射的能力。

虽然,这种能力的实现过程中透出了诸多的无奈,空地63毕竟脱胎于鹰击6,在材料、发动机、制导技术等方面与美国同类型导弹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作为我国空军所装备的第一型中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其对我军打击能力的贡献仍然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