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黎平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有黎平会议会址、地坪风雨桥、述洞独柱鼓楼等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内的翘街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黎平处于侗疆腹地,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侗族人口聚集最多、现存侗族鼓楼最多的县,有“侗乡之都”之称。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地处黔、湘、桂三省区交界,东邻湖南怀化市,南接广西柳州市,西面和北面分别是黔东南州榕江县、从江县、锦屏县、剑河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可谓一县跨三省,是贵州东进两湖、南下两广的桥头堡。
黎平,宋朝开始建制,设置福禄永从长官司,治所在今黎平永从,元朝时先设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后又沿用宋朝土司制度,设上黎平等长官司。明朝初期沿用土司制度,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黎平、新化两府,1434年,新化并入黎平。黎平府自1413年设置始至1913年废除,有500年的历史。
黎平之名,取自“黎民百姓、平安幸福”之意。
黎平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有黎平会议会址、地坪风雨桥、述洞独柱鼓楼等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内的翘街仍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黎平生态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6%,尤其是原生态森林众多,被称为植物基因库,盛产茶叶、中药材等特产。
黎平处于侗疆腹地,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侗族人口聚集最多、现存侗族鼓楼最多的县,有“侗乡之都”之称。全国最大侗寨、中国首座侗族生态博物馆、被誉为鼓楼之宗的述洞独柱鼓楼均位于黎平境内。
黎平县全县总面积4444平方公里,人口56万,其中侗族人口4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1%,是全国侗族人口第一、全省面积第二、全州人口最多的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