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素材,其非正统的风格与反传统的结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首演之时曾引起非议:因为此曲第一乐章与终乐章都以宁静的方式表现,第二间乐章反而是快板,而且没有装饰音。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完成于1947年,这一作品是为他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室内乐搭挡David Oistrakh而创作的。

唱片介绍

本专辑收录了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该唱片曾获得英国《留声机》杂志的1995年年度最佳唱片奖。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也是本人最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素材,其非正统的风格与反传统的结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首演之时曾引起非议:因为此曲第一乐章与终乐章都以宁静的方式表现,第二间乐章反而是快板,而且没有装饰音。但也正是这样的独特的安排,充分地表现出了作曲家的优异的想象力与出色的创作意念,例如梦幻般的开头旋律`水银般流动的诙谐曲`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纤巧温柔的乐段。虽然此曲首演时并未获得热烈的回响,但之后仍很快获得认同,被公认是二十世纪中最精致`或许也是最抒情迷人的小提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完成于1947年,这一作品是为他的朋友同时也是他的室内乐搭挡David Oistrakh而创作的。由于苏联当时的政治原因,该作品直至1955年才得到公演。与交响乐一样,这一协奏曲也分四个乐章,顺序是:慢快慢快。乐章的安排明显带有肖作品中常有的象征意义。夜曲所描绘的并不是同名乐曲通常表达的夜半情侣幽会的情景,而是黑暗降临的一种时间概念。诙谐曲则表达了一种疯狂,即是主宰我们生活的每天无休止的忙碌,同时也表现了作曲家对犹太流浪音乐家在思想感情上的认同,乐曲在这里承载更多的是作曲家无言的悲痛。在乐章帕萨卡利亚中,乐曲所蕴涵的意义在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它其实也是为斯大林主义时代众多的受害者所创作的另一种形式的安魂弥撒。在最后一章中,通过小提琴演奏的华彩乐段把那些年代所有的焦虑和疯狂表现的淋漓尽致!

出生于西伯利亚的文格洛夫年仅十岁时就获得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比赛金牌,1990年时他以十五岁的年纪在卡尔·弗莱什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的最高奖,从此确立了他的世界一流音乐家的名声。在他为Teldec录制唱片的10年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嘉奖,如1994年的《留声机》年度青年艺术家和西班牙里特莫年度艺术家两个奖项。1996年,由于录制这张唱片,他获得了格莱美的两项提名:年度最佳古典唱片和最佳乐器独奏奖。文格洛夫和伦敦交响乐团的指挥罗斯特罗波维奇合作多年,具有相当的默契,这张唱片可以说是他们合作录音作品中的代表作。

西方音乐评论公众号

每晚一张音乐cd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