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到底谁才是F22的头号对手?没有想到的是,俄军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苏35。2018年7月初,俄官方表示:现在俄罗斯有被认为世界上最好战机之一的苏35战斗机,因此没必要非得加快第五代战斗机的大规模量产工作。

俄方居然说苏57不如苏35,提出要暂缓采购,或者说,想弃购国产五代机,要继续加大对苏35的采购,F22竟没被当回事?为何俄军会有如此言论呢?到底是一种忽悠,还是一种实话?

说是忽悠,可能性真不小,绝非什么空言。俄方有关苏57战机的消息一直在含糊不清,左右矛盾之处不少。自从这个项目出现之后,有关苏57的负面消息一直就没有中断过,比如:结构强度不够,隐身不过关等等,有关下马,取消的说法接连见报,其中很多都是俄罗斯自己传出来的,结果该项目一路发展到今天,进入预生产型阶段,不管怎么说,都是研发成功了。

说是实话也有可能的,也就是说俄方认为五代机在技术上,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美军在叙利亚频繁使用F22对苏35进行拦截,许多人说结果显现了F22的优势,可惜这类言论多为媒体的猜测或传言,F22与苏35进行的不是真正的交手,叫喊谁胜谁负,过于简单了吧?

美国军方从没有嘲笑过苏35,更重要的,俄方从中收获了什么?俄军在叙利亚部置了不少力量,比如:雷达等单位,自然有机会收集到许多与F22有关的信息,也许破解了F22的秘密,找到了对付F22的办法。

如果俄军真的破解了F22的秘密,尤其是当发现它没有想象中的战斗力,也许真会有如此选择,俄式作战理念与美军不同。俄军讲究大规模作战,有打消耗战的倾向,故而关注的焦点,不是苏35能否击败F22,而是交换比如何?如果苏35对F22的交换比为3:1,即每损失3架苏35,可以击落一架F22,那么俄军绝对会认为是一个合算的比例,只因装备3架苏35的成本比一架F22更便宜。

当然了,俄方忽悠大家的可能性更大,毕竟苏57的生产线已经开动了,仅仅生产12架就停产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俄罗斯的情况,一款全新机型,量产第一年也就个位数的产量,其后几年能维护12架左右的水平。

如今俄方压根不急着签生产合同,等到2019年,再签第二批订单不迟,反正工厂生产不过来。有意把大家忽悠一把,非常符合俄式的风格,俄罗斯人一直注意保密工作,如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几乎没法保密,于是散布假消息,让大家无法判断真伪也算是一个保密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