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吾邑福清自唐圣历二年置县迄今,已有 1300 多年历史。自唐大和四年福清出了第一名进士林简言,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废除科举的1073 年间,从福清这片素重“诗书礼乐”、“登科第者甲于诸邑”的土地上,走出了1404位举人、710位进士,还有文学家、诗人、音乐家、书画家、理学家、史学家、天文地理历法专家、高僧大德及忠肝义胆之士等 500多人。他们秉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用血汗和智慧铸就光辉灿烂的人生,不仅为家乡福清赢得了“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也带给邑人无上荣耀、自豪与激励,至今仍不失为我们瞻仰和学习的榜样。

今天推出明代篇

林汝翥——铁面无私的监察御史

林汝翥,字大葳,号心弘,灵得里人。万历三十四年乡荐授沛县知县,后因镇压白莲教徐鸿儒起义立下战功,升四川道监察御史。

天启四年,林汝翥眼见大宦官魏忠贤,为了打击政治上的反对派,大杀东林党人,又广结党羽,把持各部权柄,把朝政搞得腐败之极十分愤慨。时任内阁首辅的乡亲叶向高孤木难支,请辞归里,所以他专程进京送别叶向高。不想,林汝翥到了京城,在北城碰上太监曹进、傅国兴二人,这两人依仗魏盅贤的势焰,处处为非作歹。他本来对朝中阉党心中就有气,苦于抓不到他们的把柄,这回刚好撞到他的枪口上,一时火起,忘了自己是外官不能处罚内监的朝规,鞭打了两位太监。结果被魏忠贤的死党司监王体乾告到皇帝那里去,按明律要处以林汝翥廷杖之刑。林汝翥知道,魏忠贤死党施行的廷杖之刑,那是要人命的。林汝翥怕连累叶向高打消了送行的念头,偷偷出了京城,到了顺天府巡抚邓渼那里,写下《劾魏忠贤疏》,请邓渼转递皇上。奏疏历数魏忠贤罪状,最后说,朝廷上下,人人都惧怕魏忠贤的淫威,不知有皇上的威灵。提请天启帝要吸取唐文宗纵容仇士良而酿成甘露之变的教训。这时的天启帝哪里听得进一个犯官的说的话,下旨将林汝翥廷杖后解职为民。

林汝翥居家时,发现个别族人利用驿道经过家乡之便,结伙打劫过往商人,即捕杀了为首作恶之徒。从此地方清靖,道路通行。过往的福、兴、漳、泉四府商民感念林汝翥恩德,筹建“颂德祠”,春秋两季祭汜。崇祯元年,新皇朱由检登基,林汝翥官复原职,不久升广东琼道,直到退休归家。

南明永历元年,鲁王从海上率军,攻克被清兵占领的连江、长乐、永泰、闽清,接着收复罗源、宁德。也就是这个时候,鲁王召见林汝翥,授他兵部右侍郎之职。这年十月,林汝翥率乡兵与吏部林主事会合,攻打福清县城,林主事阵亡,林汝翥被俘虏,坚强不屈,吞金自尽。

-----

-----

摘自:《古贤福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