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球风物

(接下来的文章中存在诸多科学争议,本文只是讲述下地史的大事件,不讨论细节)


Humanity must colonize another planet within 100 years if we are to survive .

(人类必须在100年内殖民外星,以避免灭绝)

2018年3月,霍金大师脱离了轮椅的局限,去了他一生向往的宇宙,和星辰为伴,与黑洞对话。

昨天晚上9点,看到了黑洞的照片。霍金大师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天气预报》的论文中,推翻了自己穷尽半生的研究的黑洞理论。论文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不存在的。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几乎每年都会就人类的命运发出警告,内容包括外星文明、人工智能的威胁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等等。2017年5月3日他发出了最后的警告。也就是开头的那句“人类必须在100年内殖民外星,以避免灭绝”。

地球霸主传(上)

100年,一个迫在眉睫的大限。但愿,这次警告。和那篇论文一样是错误的。

回顾地球生命的历史

人类的祖先的生死存亡大关,至少经历过5次

当地球上98%的物种已经灭绝的时候,人类却存活下来,并且登上了地球霸主的王座。

我们能否再一次摆脱劫难?继续制霸这个海蓝色的星球?(向天再借五百亿万年)

地球霸主传(上)

首先的,我们都是幸运的孩纸的后代。真的,必须从我们老祖的好运,以及这星球上其他历任大佬的坏运气说起。

共同祖先-单细胞

大约在冬季,哦不,是大约在40亿年前。一位大佬乍现在地球之上。那时候地球爷们也很年轻刚刚6亿多岁。

是它!是它!就是它!它是地球上面所有所有的绳命的共祖!它就是-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 。(好吧,只是个单细胞的家伙,并不威风凛凛。)

迷一样的大佬,怎么来的.......真的不知道了......(大石头里蹦出来的?)

地球霸主传(上)

始皇-奇虾

在地质年代表中, 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分水岭,它界于隐生宙与显生宙之间。所谓“显生宙” , 从字面上可以看到, 是现代生物显现演化的跨度空间。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多细胞动物“门”类, 最早就形成于寒武纪初期。就是从寒武纪初期的几百万年起, 纷繁驳色、丰富多彩的生物喧闹充满了全球各地的海洋,如同旭日东升, 隐生宙的旷古沉寂在生命喷薄而起的昂扬凯歌声中散尽了。古生物学家将此称为“寒武纪大爆发” , 确实, 与46 亿年漫长的地球生命历史比较, 几百万年只是短暂的瞬间, 仅相当于1 天24 小时中的1 秒钟而已。

地球霸主传(上)

奇虾

对“寒武纪大爆发” 之谜的破解, 已经有了收成原理说、含氧量上升说、发育调机制说、细胞说、重组生殖说等多种解释, 但是不论那一种说法都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实据。目前古生物学家更关注寒武纪动物普遍具备的一个代表特征, 那就是三叶虫、海绵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它们都具有硬部件。

奇虾在演化上与节肢动物有亲缘关系, 是寒武纪时的巨型食肉类动物, 最大的个体可以长达2公尺以上。这在当时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长的动物群中, 它与游弋于现今海洋中的大白鲨颇为类似, 都具有令人生畏的庞大躯体、狡诈凶残的冷酷生性。奇虾的身体呈流线型, 背腹扁平,善于游泳。由于腿部不发育或已经完全退化, 不善于行走, 平时以扁平的身体潜藏于海底软泥中, 要窥视附近游动的猎物时, 则悄然将头前侧的一对带柄巨眼从软泥中伸出。奇虾口部直径可能达25公分,足以咀嚼当时的任何大型生物。而且口器不仅具有环形排立的外齿, 有些种类还有一排排的内齿, 其强而有力的肢解能力, 甚至能够威胁到具有矿化硬壳的三叶虫。奇虾的前附肢固着在口器两侧的前边缘, 这是它捕食猎物的利爪。当猎物毫不知觉地靠近时, 奇虾便一跃而起以巨钳般的前附肢将其紧紧抓住。

地球霸主传(上)

寒武纪早期, 海洋生态体系就已经具有相当完整、金字塔式的能量传导系统, 并且会有奇虾这样的巨无霸稳居“金字塔”的顶端。利爪巨嘴,加之以成功率极高的突袭方式, 奇虾成了寒武纪动物的恶梦。

灭门惨案-第一次物种大灭绝

月黑风高夜,也就是在中奥陶纪-志留纪之间一场灭门案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生了。雄姿英发的始皇-奇虾就此深埋地下,被灭了“九族”(奇虾所在的叶足动物门直接灭门了)。

此次大灭绝地球上百分之八十五的物种被灭绝......(会不会有人说奇虾那么阔爱,怎么能被灭呢?)

奥陶纪近末期环境变革的一个过渡阶段。其过渡性质,除Manosia群落被Hirnantia 动物群替代外,还可从上奥陶统各段地层所含化石门类的变化来解释。五峰组除大量笔石外,生物多样性十分贫瘠,这与海底严重缺氧密不可分,尽管磷酸盐质腕足类鲜有出现,但它们不是原地所产。凯迪末期,在Manosia层及之上的间隔层内发现了10余种生物类群,说明当时环境开始出现重要变化。进入赫南特期后,除Hirnantia动物群极其繁盛外,大量正常海域的生物(如棘皮动物、苔藓虫、双壳类、翼足类)占领海底,种类与前一时期相比较,超过一倍多(达27个),表明海域环境恢复到正常状态(氧含量、流通度、盐度等),但水温降低了5~10℃,整个生物群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这次环境的大变化,与奥陶纪末冈瓦纳大陆冰盖开始形成、全球气候和海水温度开始变凉、海平面开始大幅下降密不可分。本文需要强调的是来自南方大洋冷水团进入华南板块,有一个“先浅水、后深水”的过程。

地球霸主传(上)

冈瓦纳大陆冰盖带来的冷水团(轻、充氧)大量涌向温、热带海域,进入扬子海域表层,波及浅水海底,是始于凯迪末期(D.mirus亚带),于是Manosia在上扬子海域大量繁盛。这个大变化表现在从非正常、滞留、缺氧水体,向正常、流通、贫氧状态的演变。随着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全球气候和海水大幅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海底不断充氧,上扬子海域水体明显变浅,深度在BA3底界(约60m)之上的凉水充斥整个上扬子陆表海域,使得冷水型、机会性Hirnantia动物群大举入侵,并成为海底生命世界的优势类群,取代上扬子浅水海域的Manosia 群落,这是在赫南特早期。

另一种说法是超新星爆发了,摧毁一半臭氧,它们被紫外线杀死了(话说.....没了一半臭氧还有15%的物种能活诶!)。

未完待续......

(下一集将会讲述后续霸主以及第二次大灭绝,关注本号,阅读后续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