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义在三国正史上是个昙花一现的人物,而在三国演义中,则是一个名字只出现过一次就被赵云一个回合所斩杀的武将,与被赵云所杀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等武将没啥区别。

三国上的人物,往往分为正史和三国演义两种不同的人生,麴义也是如此,在正史中,麴义原是冀州牧韩馥部下将领,因韩馥无能,麴义因此背叛了麴义,当袁绍来到冀州时,为了争夺人才和地盘,与麴义交好,因此麴义就投靠了袁绍。

麴义本就是一介武夫,行军打仗还行,为人处事则多有不敬,袁绍之所以能在十年时间中击破公孙瓒统一了整个河北,麴义居首功,而所谓的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在正史上的军事能力,远远不如麴义。

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河北最为关键的一战就是界桥之战,此战中公孙瓒有3万步兵,还有5千骑兵,而袁绍只有一万多步兵和八百弓弩手,当时的麴义作为袁绍的前锋兼弓弩手统领,率领8百弓弩手,埋伏在盾牌后,等公孙瓒骑兵冲到近前,才开始一跃而起与公孙瓒骑兵近战,同时强弩齐发,大破公孙瓒大军,麴义在战场上斩杀了公孙瓒大将严纲。

此后,公孙瓒对袁绍的战争开始败多胜少,而作为袁绍手下头号猛将的麴义更是在鲍丘之战再次大败公孙瓒,一系列的胜利和战功让麴义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人性就是如此,一骄傲就会得意,一得意就会忘形,一忘形就会骄恣,而袁绍又不是一个能容天下难容之人的人,最终袁绍看不惯麴义的骄恣,杀了麴义。

这差不多就是麴义正史中大概的形象,正史中的麴义作为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打了不少胜仗,比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强多了,麴义在正史上有具体的战功,但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在正史上没有任何跟随袁绍作战的功绩。

麴义在做人方面显然差远了,因为得罪了袁绍,因此而被杀。但是在正史中作战如此勇猛的麴义在三国演义中成了打酱油的存在。

在三国演义中,麴义在磐河之战中率领八百弓弩手和一万步兵迎战公孙瓒,首先是麴义单挑公孙瓒大将严纲,一个回合挥刀斩杀了严纲,并击败了公孙瓒大军,但在最后冲击公孙瓒大军时遇到了赵云,被赵云一个回合斩杀了。

也就是说在三国演义中,麴义的武功仅仅比严纲强,除此之外,麴义谁也打不过,这种武功在三国演义中,只能处于四流水平,与武安国、吕旷、吕翔、孟达处于同一水平,比李典、乐进、于禁低一个档次,比颜良、文丑、徐晃低两个档次,基本属于不入流的水平了。

再来看许褚,许褚在正史中武艺也是杠杠的,尤其是力气大,能拖着牛尾巴行走一百多步这事在历史上是真的,诸褚也因为力气大,作战勇猛而闻名于当地。

许褚同时还是曹操的同乡,曹操占领淮地时,许褚投靠了曹操,一是因为与曹操是同乡,二是因为许褚作战确实勇猛,因此被曹操破格提拔为都尉,同时担任曹操的警卫。

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曹操的警卫,至少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忠诚,对于领导来说,忠诚远比武功人品重要;二是武功要好,当保镖没两把刷子,是能让领导产生安全感,不是一个合格的保镖,显然这两点许褚都做到了。

作为曹操的保镖,许褚还有心灵感应,官渡之战期间,有个叫徐他的准备刺杀曹操,并且专门挑选了许褚轮班休息的时间带着兵器去见曹操,而许褚虽然休息回来,但感到心神不宁,于是折回曹操处,而徐他等人并不知道,当徐他进入曹操大帐看到许褚时大惊失色,许褚立即就杀了徐他。

潼关之战中曹操被马超杀得大败,是许褚一力救了曹操,这事在正史上也是存在的,并且许褚在曹操身边,就连马超也是畏惧三分,不敢上前刺杀曹操,可见许褚之勇不亚于马超。

正史上的许褚算是一个合格的保镖,偶尔也会参加曹操所指挥的战争,作战也极其勇猛,但终究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论个人勇武,许褚确实厉害,但是说到行军打仗,许褚应该还是差了不少。

说完了正史上的许褚,再来看三国演义中的许褚,许褚在三国演义中算是一流武将,是曹魏阵营中仅次于典韦的头号猛将,说到许褚的战绩,首先就是许褚与曹营头号猛将典韦的单挑。

许褚与典韦大战两次,数百个回合,结果是不分胜负,许褚同时也是曹营中能和天下第一武将吕布单打独斗的唯一武将,许褚曾经与吕布大战20个回合,不分胜负,想想武安国之类的,十个回合就被吕布砍断了手腕,许褚之勇能值吕布的二十个回合。

许褚还能和天下武功排名第二的赵云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许褚还能与天下武力排名第五的马超大战二百三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许褚一个人能够独自对战泰山四寇的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个人的围攻而不败,并且击败了泰山四寇,以一敌四。

若是论许褚在三国演义中的武力排名,处于第一个档次,也就是一流武力水平的中间位置,差不多算天下排名第八的位置,仅次于黄忠的武力,但是与麴义比起来,许褚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以三国演义中许褚的武力值,大概等于三个麴义的武力之和。

所以论武力,许褚远胜麴义,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三国演义中,但是说到行军打仗,那可就不一定了,显然行军打仗还是麴义比许褚强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