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唐朝的诗人元稹就成了“花心渣男”的代名词。

唐朝有“四大女诗人”,其中两个都与他纠缠不清。

一个是薛涛,一个是刘采春。

薛涛原本也是官家千金,只是父亲在官场上得罪了权贵,一家人被流放到了四川,薛涛也因此沦落风尘。

她容颜秀丽,精通音律,又工于诗赋,所以受到很多才子的追捧。

薛涛在遇上元稹的那一年已经是42岁,步入中年,而元稹却是31岁,而立之年,相差11岁的两人是姐弟恋。

在热恋期间,薛涛曾写下《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两人浓情蜜意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薛涛将元稹当成终身托付,元稹却只是一时新鲜。

不到三个月,元稹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四川,徒留薛涛一人在浣花溪痴痴地等候。

后来薛涛渐渐死心,脱下了红装,换上了道袍,了此余生。

而比起薛涛,刘采春更悲惨。

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她的丈夫不如元稹有才,也不如元稹帅气,但两人也是琴瑟和鸣。

可元稹不知怎的竟看上了刘采春这个有夫之妇,于是便花钱从她的丈夫手中将她强卖过来。

若是他能好好地对待刘采春,那也罢了,可惜他对刘采春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玩腻了之后,便抛弃了刘采春。

无家可归的刘采春最后只能投河自尽,一代才女就这样陨落,也是凄凉。

除了薛涛和刘采春,元稹还曾为了前途,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初恋——崔双文,也就是《莺莺传》中的崔莺莺。

而在这些女子中,被辜负、伤害最深的当属他的发妻——韦丛了。

韦丛是出生名门的千金小姐,她和元稹的结合是真真正正的“下嫁”。

当时的元稹只是新科进士,即使前途可期,可是一开始的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穷小子。

韦丛嫁给元稹后,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大小姐,也开始为家务操劳。

她20岁下嫁元稹,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在27岁那年不幸病逝。

关于她的死因,后世推测应该是生产。

她在七年的时间里为元稹生下了6个孩子,频繁地分娩,再加上古代医疗水平的落后,韦丛的死也不算意外。

甚至可以说,元稹要为韦丛之死负很大一部分的责任,这也是后世说他渣的原因之一。

在韦丛死后,他曾写下最深情的悼亡诗,千年来打动无数人。

《遣悲怀·其三》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全文如下: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诗歌开头的“悲”字贯穿始终,将他对妻子的深情写到了极致,读来催人泪下。

他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人生的无常,即使是活了百年,对于永恒的时间来说,也不过是须臾。

接着颔联他接连引用了两个典故,道出了无子、丧妻的无限哀痛。

邓攸是西晋人,在八王之乱时,他带着妻儿、侄儿逃命。

当时胡兵追得紧,而食物又吃光了,于是他便和妻子商量将亲生儿子遗弃,带着弟弟的遗孤继续难逃。

他原本以为他和妻子还年轻,还会有自己的孩子,而侄子却是弟弟唯一的遗孤,所以他弃儿保侄。

可是没想到的是,后来他的妻子再也没怀上孩子,而他也因此绝了后。

而元稹我们之前也说过,韦丛曾生下6个孩子,但是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关于元稹孩子的记载。

那么是否说明他的孩子都夭折了呢?不然他也不会举“邓攸无子”这个例子。

而潘岳我们也知道,是魏晋出了名的美男子,同时也是难得一见的痴情人。

他在妻子死后,写下《悼亡诗三首》,而自他之后,“悼亡”便成了夫悼妻的专用题材。

元稹引用潘岳的例子,可见他对妻子的深切怀念。

正因这样悲痛,所以在接下来的一联,他才会写到“同穴窅冥”。

可是他也明白,即使死后同葬,也不代表来生真的还能再续前缘。

最后的他不禁发出了“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一联也是最为人称道之处,将他对妻子的一片真情写到了极致。

他在向妻子表明心迹:我将永永远远地思念你,以“终夜长开眼”,来报答你生前的付出。

全诗写的很是哀婉缠绵,尤其是最后一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读来催人泪下。

可惜的是,即使他的悼亡诗写得再感人,也改变不了他是渣男的事实。

在韦丛死后不到一年,他便另娶新人。

原本妻子死后,丈夫续娶,无可厚非,但是一般人都会等到一年后,可是元稹嘴里说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却转头便恋上他人。

如此说一套做一套,后人说他渣不是没有道理的。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